当代经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 22-1232/F 国内刊号
  • 1005-2674 国际刊号
  • 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当代经济研究是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当代经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资本论研究与应用、外国经济理论书评、争鸣与探索、财经园地、改革开放论坛、农业经济研究、理论探讨等

当代经济研究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资本论》研究与运用
论超额利润的界定标准、类型与本质5-13

摘要:学术界关于超额利润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剩余价值、利润与超额利润有不同的界定标准。对超额利润的不同认识,根源在于不同界定标准,应将标准统一为"按商品价值出售";超额剩余价值和级差地租都只是超额利润,而不是剩余价值,其本质是虚假的社会价值;绝对地租只是剩余价值,而不是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的超额剩余价值,才是真正意义的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论》逻辑起点商品的性质:三种代表性观点述评14-19

摘要: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又可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舍弃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一般商品,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辩证法的应用。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问题的思考20-28

摘要:改革必须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重视所有制问题,不能淡化。所有制不是指物的隶属关系,它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当今条件下,公有制的内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任何国有制都是公有制,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才是公有制。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一是指量上占优势,公有资产应该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数应该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总就业人数中占优势。二是指质上有控制力,即国有经济应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应该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就经济运行来说,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保证经济的运行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来说,国有经济有能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越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

西方主流宏观调控政策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29-37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宏观调控,对促进GDP高增长与物价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它未能有效防范社会生产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最终酿成了全面产能过剩、过度负债、库存积压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片面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社会再生产是价值形态运动与实物形态运动的统一,是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的统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模式应当是价值形态调控与实物形态调控相结合,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相配的协调系统。因此,以马克思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为指导,改进宏观调控方法是中国当前及今后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当务之急。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外国经济思想研究与借鉴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38-45

摘要:现阶段,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越来越倾向于总体性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强调资本主义概念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关系与形式,而是一种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社会形态。他们否定了美国型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标准资本主义的观点,肯定资本主义有多种选择与多种形式。这些学者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与分析,认为资本化、全球化以及自由主义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与阶级对立问题日趋尖锐,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性危机,典型表现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他们在质疑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可以通过调节与调和方式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生的可能。

明斯基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46-55

摘要:"大衰退"之后明斯基经济思想的复兴,与其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密切相关。秉承着方法为图景服务的方法论原则,为了研究自己所设想的复杂而不断演化的发达金融资本主义经济图景,明斯基从整体上采用了制度的、演化的和历史的分析方法,依靠深入实践的参与观察,运用文字语言的叙述性方法,以辩证的视角来捕捉和阐释。具体而言,针对图景当中的要素特征,明斯基遵循了一条宏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进路。首先从宏观着眼,运用非均衡分析法来讨论图景当中内在的非均衡力量和趋势,并运用现金流分析方法将该图景抽象成一个现金流网络,然后从广义理性行为模式出发,剖析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现金箱状况,最后探讨其宏观上的金融不稳定效应。这些与主流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明斯基思想长期被忽视和压制,但在未来的经济学重建中却亟需大力重视和发展。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争鸣与探索
我国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的非线性关联机制分析56-63

摘要: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间存在一个常态化的适度负相关关系,即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有助于维持较好的金融稳定状况。我国金融稳定状况的改善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的水平值和波动率。我国金融稳定指数与价格指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联,所产生影响的强度和波动的大小存在显著的不同,这说明我国在维持价格稳定时应该考虑金融稳定,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也应该加入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

“资本逻辑”中人与自然的存在悖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分析64-69

摘要:建立在人与自然抽象对立前提下的绿色理论或生态政治具有非历史的马尔萨斯主义倾向,往往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生态中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批判了马尔萨斯将人类与其自身再生产条件相对立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过剩"、"稀缺"等经济范畴遮蔽了资本与劳动二元主体的对抗性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的内生性矛盾,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新陈代谢的断裂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并且构成了资本生态系统(资本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危机根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具体化贯彻,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理论联盟的思想基础。

城乡一体化战略驱动的逆城市化流动及政策支持——基于1978~2015农村政策分析70-77

摘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1990~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5%,远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3.1%;2003~2013年市辖区人口比重逐渐下降,镇街区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呈现明显的逆城市化趋势。城市户籍虽然有吸引力,但是人口小城镇转移已成为较好的现实选择。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执政理念越来越科学化以及城—镇—村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结果。实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间有序流动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做好城—镇—村一元协同规划;转变职能,提升各级政府协调管理水平;准确定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聚经济;强化基础,提升小城镇生活质量;生态修复,提升小城镇文化品位。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改革开放论坛
新经济下制造业与互联网的体验式融合发展78-83

摘要:体验式融合发展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依靠网络技术,以消费者内心感受为依据,彼此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最终形成大规模定制的动态过程。新经济下体验式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与发展基础,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将为我们研究和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维视角。为此,我国应以部分产业为先导,形成体验式融合发展的生态;推动大规模定制浪潮,引导功能型消费转变为体验式消费;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开拓体验型制造业务;注意"体验"度的把握,真正实现体验式融合发展。

资本积累、技术变革与农业生态危机——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84-89

摘要:资本通过衍生出节约成本的农业技术、控制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农业技术,将农业变成了剩余价值的"提款机",诱发更多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资本渗透农业形成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假象,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成效甚微。因此,应该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观,谨慎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坚持以多维的视角看待农业的功能和内涵。

中国农畜产品虚拟耕地流动趋势及发展战略90-96

摘要:我国各地区农畜产品虚拟耕地量差异明显,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其中人均粮食产量虚拟耕地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最低的为上海;肉类虚拟耕地量最大的为内蒙古,最小的也是上海。虚拟耕地流动基本上形成了"北土南运"的格局,农业资源要素分布、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多因素导致了这种格局的产生。针对目前虚拟耕地的流动格局,我国应实施节约耕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耕地管理体制的创新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虚拟耕地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