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资本论研究与应用、外国经济理论书评、争鸣与探索、财经园地、改革开放论坛、农业经济研究、理论探讨等。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 国际刊号:1005-2674
  • 国内刊号:22-1232/F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39
  • 创刊时间:199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
  • 综合影响因子:0.85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特稿

准确解读《资本论》的原理和方法

摘要:《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志于2012年6月19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首先考察了经济学院的《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考察后,发表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讲话。他说: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党,所以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5-10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资本主义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尽管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其发展模式却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多样性现象,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的同质性,另一方面,通过重构并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的理论,才能够科学解释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差异性或多样性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多样性。
11-16

国际价值量形成的机理与效应

摘要: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以各种不同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准所衡量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都可以用以计量出口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这说明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世界必要劳动在出口商品体内的物化或凝结。但是,由于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和国际垄断同时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国际竞争促使发达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从欠发达国家获得相当于其个别价值量与其国际价值量差额的价值转移,而国际垄断则导致较高劳动强度和较高劳动生产率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从较低劳动强度和较低劳动生产率国家按照劳动复杂程度获得相应比例的价值量的转移。
17-22

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摘要:19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灵活积累"调节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人们的时空体验和价值观念。"消费"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当代消费文化批判依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分析,借助于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揭示了"符号-商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及其经济学意义。马克思将消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与逻辑延伸,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构成了剖析消费社会中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同构性的理论基础。
23-28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改革发展论坛

社会信任感与生活满意度——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却在不断加深。社会信任感是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数据研究发现,与"认为大多数人不可信且需特别小心谨慎"的人相比,"认为大多数人可以信赖"的人报告对生活满意的概率较高(3.3%),报告对生活不满意的概率较低(0.9%),在1995年、2001年和2007年的三次调查中,除东部地区和高收入人群亚样本无显著影响外,这一结论都成立。
29-34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基于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的分析

摘要: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35-40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在华FDI区域选择倾向分析

摘要:在华FDI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并不尽如传统理论所言,特别是区域市场、城市化、劳动力价格等因素都有着与一般理论相悖的结果。区域市场对在华FDI的作用逐步淡化,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FDI有着消极影响,对中等发达城市的影响尤为显著。FDI具有流入劳动力成本较高区域的倾向,政策因素对在华FDI的域位选择影响显著。
41-44

中国体面劳动水平测量及变动趋势分析

摘要:基于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重新修订的体面劳动衡量指标,选取客观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及SPSS软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影响权重,对2000-2011年中国体面劳动水平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体面劳动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提升并趋于稳定,这主要归因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及劳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45-49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产业经济学

生产性服务业外资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影响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通过直接为东道国制造业提供服务,促进东道国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发展,吸引制造业外资进入等多种途径促进东道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促进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高了我国服务外包的竞争力,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无明显促进作用,甚至可能造成制造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力度,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与制造业的空间和产业关联度,大力利用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50-54

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探析——基于长三角经验的启示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两业"相依在互动中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源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在互动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制定并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模式。长三角"两业"互动发展经验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启示是:更新经营理念、增强服务外包意识是摆脱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的首要条件;此外,还要合理规划与区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培育竞争力强大的产业集群等。
55-59

吉林省第二产业外在性交易费用测算的实证研究——基于2003—2012年数据的分析

摘要:借鉴Willas和North的交易费用测算方法,对2003~2012年吉林省第二产业外在性交易费用进行测算;引入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变量,构建吉林省第二产业交易费用决定模型,对吉林省区域类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第二产业绝对交易费用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度极高,验证了吉林省属经济发展型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是吉林省交易费用节约的有效途径。
60-63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生态经济学

适度需求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雾霾迫使世人将目光再次聚焦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践行生态文明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同时还要关注"软件"建设。市场机制唤醒的巨大生产力所必须直面的客观约束是资源瓶颈,资源的绝对有限性与需求的相对无限性的冲突是人与自然的根本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观念上或许在于自觉意识到"无度欲望"的危害及"有效需求"的局限,进而逐步确立"适度需求"理念。
64-68

国际主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度量

摘要: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与芝加哥气候环境交易所的碳交易市场都有正的风险溢价,且下跌的信息对于市场的影响更明显。强制性交易市场更有效率且风险相对较低,现有的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度量政策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中国应颁布二氧化碳强制减排政策以及总量控制政策,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监管机构,在试点初期不要引入碳信用的期货交易,以保证市场稳健发展。
69-74

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论——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框架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两大主题,但是两者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框架,改变现有经济观念。建立一整套以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公平分配生态资本及多种手段配置生态资本为核心的经济理念与政策体系,并理顺各政策目标间的次序,从而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75-79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争鸣与探索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及其主要贡献

摘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开启了人们的思想之门;为人们理解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打下了基础;为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使其中国化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初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大方向;指明了未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落后国家经济跳跃化的思想;提出了中国式道路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应大力发展生产的观点。
80-84

国外原产国效应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自Schooler开创性地提出原产国理论之后,原产国问题一直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讨论最广泛的议题之一。近期,国外学术界关于原产国效应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2007~2013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原产国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其多侧重于对消费者行为某个阶段的关注;二是原产国效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其基于多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产品、品牌、消费者、市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微观和宏观因素综合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其在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三是混合来源国效应的相关研究,其重点在于考察不同来源国维度对产品质量感知和购买行为以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以上关于国外原产国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对于国内原产国理论研究及原产地品牌与区域品牌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85-91

货币替论述评

摘要:只有使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实施,使居民充满信心的面对货币收益率和人民币的币值,才能降低公众对本币价值的疑虑,防范大规模地投机性货币替代现象产生。我国政府应施行反通胀政策,并提高本币的可信度,完善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市场,减少本币的预期贬值率,从而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
92-96

当代经济学人邱海平

摘要:邱海平,1962年生,湖北云梦县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资本论〉导读》课题组主要成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F000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