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 22-1232/F 国内刊号
  • 1005-2674 国际刊号
  • 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当代经济研究是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当代经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资本论研究与应用、外国经济理论书评、争鸣与探索、财经园地、改革开放论坛、农业经济研究、理论探讨等

当代经济研究 2011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资本论》研究与应用
论《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1-7

摘要: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同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使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它还是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基本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这具体体现在《资本论》这本著作上。

试论马克思的资本历史使命理论及其当代意义8-14

摘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并阐述的“资本的历史使命”思想,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功能提供了理论钥匙。资本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与社会成员实现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实现从“第二大社会形态”向“第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真正基础。

近五年西方《资本论》研究状况15-19

摘要:近五年来,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热潮,尤其是《资本论》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面对危机,西方学者意识到要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西方学者开始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以期能从中发现危机产生的根源,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的“《资本论》热”,并不意味着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争论将从此尘埃落定。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外国经济理论述评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个批判性的评论20-25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经济分析中时间维度处理方法研究26-31

摘要:如何处理时间维度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由于植根于不同的方法论哲学,不同流派对时间维度的处理方法有很大差异。奥地利学派由于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他们将社会和经济过程视为在时间中展开的运动,并在其财货理论、需求理论、价格理论和利息理论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处理时间维度的方法。后世经济学家对这种处理方法进行了继承与改进。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争鸣与探索
“剥削”与“剥夺”辨析及其中国社会转型中两种现象的再认识32-37

摘要:在剥削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对于“剥削”与“剥夺”的概念是不加区分的,往往把一些“剥夺”现象作为“剥削”问题加以讨论。这种理论上的误区,不仅不利于剥削问题的讨论,而且在现实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剥削”与“剥夺”分别反映的是“生产性的占有”与“非生产性的占有”关系,二者在价值形成、产权关系、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在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区分一定历史阶段下的两种现象,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特定时期中国特殊的经济现象,而且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38-41

摘要: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讲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仍然处在马克思所讲的“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意思,而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意思。马克思是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问题,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是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问题,从而得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从“核心是什么”到“核心何以可能”: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之路——评邱海平与胡世祯二位教授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的争论42-45

摘要:深化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需实现关注重心的转移——从“核心是什么”到“核心何以可能”。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道路,要注意区分“修正”与“补充”这两种方式的区别。研究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何以能够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何以能够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何以能够确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等问题的理解。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价值取向的批判46-50

摘要: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可以用“简单市场化”、“过度市场化”和“市场化不足”来概括。“简单市场化”改革是导致医疗服务行业出现“以药养医”问题的关键。“过度市场化”改革是引发“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原因。至于“市场化不足”则表现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资不足和社会性政府管制错位。这说明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存在以“利”为主旨的价值取向问题。为此,我们应深刻反思这种“泛市场化”改革之弊端,在认识到医改决策纠错机制尚未建立和肤浅模仿国企改革及照搬美国医改等主要问题的前提下,实施以“人民健康为本”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市场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改革开放论坛
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启示51-55

摘要: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它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和主要着力点,要在积极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不断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以民生为本转变,是现阶段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推进56-59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破传统的发展观念,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的价值取向;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在扩大需求和增加供给两个方面拓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培育、运转和完善深层次的动力机制,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供动力;建立与经济发展新理念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地考量和评估已经实施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举措。

我国私营企业非劳动收入问题探析——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形成理论为基础60-63

摘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形成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理论为我们研究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收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除了一部分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非劳动收入。这部分非劳动收入是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是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在我国现阶段这部分非劳动收入的存在是有客观上的必然性,与社会主义远大目标并不矛盾。但在一些私营业主的收入中还存在一部分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对这部分收入必须加强管理,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法律制裁。

利益分析视角下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定位思考64-70

摘要:劳动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劳资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劳动关系形态演变的动因。如何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性质进行清晰地定位,关系到国家劳动立法的出台、产业政策的调整,是涉及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利益分析作为视角,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可以界定为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市场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可以界定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可以初步定位为利益依附型劳动关系。对不同利益形态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评价和反思,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对策,是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宏观经济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71-75

摘要:由于人民币流通范围逐步扩大,国际交易量增长迅速等原因,使得其国际化趋势明显。鉴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离岸市场不发达、资本开放度不高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增强经济实力,完善金融制度和体制,扩大开放合作,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途径。

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76-82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解读这一”非典型”事实,其基本判断是,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特定生产关系所对应的分配关系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转化。对应以上两个方面,分析1995年以来统计数据可以得出,隐性部门的扩张与两部门积累模式的形成共同导致了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运用1995—2007年间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

20世纪以来资本主文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83-87

摘要: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次大危机。作为历次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里根经济学”和“奥巴马新政”,对危机进行了应对。在资本主义反危机实践中,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始终是其主旋律。不断修正作为指导思想的自由主义,强化国家干预——弱化国家干预——再强化国家干预,正是资本主义反危机政策的演变逻辑。然而,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还是对国家干预的调整,都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在,资本主义就无法摆脱危机的命运。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对策88-92

摘要: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立以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逐步承认再到正式确立流转制度的发展过程。但是与各个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需要修改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文件,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限制,科学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胡钧F0002-F0002

摘要:1928年生,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邀研究员。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48年12月入河北正定华北大学学习,1950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