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外交思想研究
论中国全球化认识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10-27

摘要:进入21世纪,一些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开始盛行,导致贸易摩擦不断、经济发展失序、政治对立丛生、安全问题频发等全球化困境与全球治理的失衡。全球化挫折与全球治理困境正在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了中国的全球化认识观与全球治理观已经形成。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中国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吸引力及挑战28-39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连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国同参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提供了展示其国际领导力的平台,尤其是在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衰退之后,其影响更加明显。但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不仅需要远见,还需要严谨的经济规划和有力的外交行动。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使'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商业的可持续性,平衡中国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创造共同的价值观,激励其他国家与中国共创美好未来。

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东亚——中日合作的空间与潜力40-54

摘要:融入全球价值链是东亚实现强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相较于欧盟及北美一体化趋势而言,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展及效果并不显著,但由于各国采取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政策措施,尤其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代表,使该地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全球生产加工的中心。然而,受英国脱欧、'特朗普冲击'等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全球价值链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作为东亚生产网络的'双核心',且在经济上形成紧密关联、互惠共赢的中日两国,其未来合作将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东北亚论坛杂志“一带一路”研究
从“一带一路”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与前景55-67

摘要: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东亚地区局势变化、日本拓展海外市场的诉求增强、'一带一路'先期成果显著的情况下,2017年春季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势头,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变化。中日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氛围升温,开始进入务实性探讨和初步合作阶段。2018年10月,安倍首相正式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金融、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将逐步开展合作。今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如美国因素干扰、中日关系不稳固、中日制度性差异、第三方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促进中日关系良性运行,在合作中求同存异,携手共促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投资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68-89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爆发出的多起海外合作投资失败案例,迫切需要我国投资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度挖掘与分析影响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合理识别与评估东道国的投资风险,提升国家间投资协作效益。基于此,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取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且具有代表性的沿线35个国家。从经济条件、负债能力、社会稳定、执政能力与双边关系五个方面,筛选37个指标计算其分项与综合风险系数。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参照综合风险系数排名结果,将35国分为5类风险等级。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较适宜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应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金砖国家呈现较高的投资风险水平,我国应加强纽带联系,密切关注东道国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中亚五国的投资风险呈现两极分化,我国应增进政治互信,发挥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示范效应;高度关注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风险隐患,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合作路径探析90-101

摘要:受中日政治关系改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果等因素影响,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使得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的政治经济基础更为夯实。中日两国正在积极探索以第三方市场合作为重心,以东盟合作为起点,以基础设施、物流、节能环保、金融等领域为重点进行深入合作的可行路径。但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中日关系回暖的可持续性、日本政府与企业对待'一带一路'建设的'温度差',以及沿线国家现实风险等问题的困扰。需要两国政府继续对中日关系予以精心呵护,不断为中日关系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需要日本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消弭'温度差';需要中日双方通过信息共享来规避投资风险。据此来开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合作的新时代。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特点、效能与前景探析102-113

摘要:'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的现状、特征与未来战略构想114-126

摘要: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且生产力持续发展,资源对人类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经历常年的开发之后,陆地资源不可避免地逐渐枯竭,海洋资源开始成为开采的重点对象。因此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海底区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并具有很高的科考和开发价值。就中国而言,国际海底区域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空间和战略资源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域。自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主要在法律、外交、科技和商业四个领域参与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下加大对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投入的力度。

东北亚论坛杂志默认
东北亚论坛129-129

摘要:2019年选题参考1.中国大国外交战略与周边外交研究;2.国际秩序转型与全球治理研究;3.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前景研究;4.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5.世界大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研究;6.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交流研究;7.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8.东北亚重大热点问题研究;9.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地缘关系研究;10.海洋权益、国际争端与安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