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弘扬条约精神,推动中日关系重返正常发展轨道3-13

摘要:1978年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条约形式确认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并使之法律化,为此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与法律保障。中日缔结和平条约具有重大国际战略意义,也对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立的各项原则与精神对中日关系发展、分歧与矛盾的处理具有根本指导与规范意义,同时,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日关系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并不断发展,最终汇成“条约精神”的总内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缔结40年,但其重要价值并没有随时光流逝而淡去。相反,条约精神历久弥新,在新形势下更显生机与活力,其深刻内涵有待中日双方进一步共同挖掘、深入领会、忠实恪守、继承发扬。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与中日关系的法律基础14-25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和平共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然而,尽管中目之间发表过《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但围绕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究竟是什么?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对此,日本同中国的立场观点并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中日国际秩序观矛盾”。日本政府从未强调遵守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处理两国关系和领土问题,而一直坚持以《旧金山和约》作为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这必然影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确有必要就中日关系的法律基础做一比较系统的研究与说明。

历史认识与历史教育:过去的事实是什么?——如何在教育中发挥历史认识的作用26-33

摘要:在考虑相关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从“现实”这一时点进行回顾并加以观照,即为“历史认识”。从“历史认识”这一概念出发,非常容易地得出了“战后处理”和“战争责任”等术语,而把上述两个术语说成是前述的“历史认识”这一概念的主要构成要素也不为过。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可以允许引入极端的所谓的“历史修正主义”来歪曲历史事实或是篡改历史材料。真正的历史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历史语境感觉”,以使其对“历史修正主义”“自由主义史观”等极端观点形成免疫力。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教育包括国家历史与世界历史,其不应停留在对过去事件的无偏见的普遍理解上,而应对待记述以及被解读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具备何种程度的客观、学术的证据,并有意识地发挥它辨识真伪能力的所谓的“历史语境感觉”。毫无疑问,把这种辨识历史事件真伪的能力赋予学生们,具有迫切的现宾意义和深远的萤粤影响。

东北亚论坛杂志专题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笔谈34-59

摘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对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新时代内政外交战略布局和总体政策思路确定了前提性依据。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是求和平和谋发展,但是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多,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泛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趋严峻。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为中国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展开研讨,并选择部分文稿摘要发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韩国“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对接分析60-69

摘要:本文研究了风力机塔架在风和近断层强烈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倒塌特性。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塔架和叶片耦合结构进行了精细的建模,通过与一座小型筒体塔架的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选择了两个地震波集作为输入,其中一个包含20条具有不同脉冲周期的速度脉冲型近场地震动,另一个包含20条普通的远场地震动;以一座轮毂高度为60m的风力机塔架为分析实例,计算了在这两个地震波集的地震动和瞬态风荷载耦合作用下该塔架的动态响应;最后还计算了该风力机塔架的地震倒塌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速度脉冲型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塔架顶部的平均水平位移比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大33%;该塔架具有良好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全球贸易治理体系重构70-82

摘要: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一带一盟”视阈下中俄农业合作发展研究83-95

摘要: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基础深厚并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后中俄两国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深化,中方“一带一路”与俄方“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得更加紧密,在“一带一盟”的战略安排下,两国农业合作将创造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中俄农业合作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一带一盟”对两国农业合作的正向推动作用,阐述了两大战略对接的重要性、相关支撑关系、对远东地区及中俄两国的影响,并探究了通过两大战略对接促进两国农业合作的策略。

中美贸易谈判的权力结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96-108

摘要: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三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一国内一决策者”三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

东北亚论坛杂志全球气候问题
特朗普时期美国气候政策转变与中美气候外交出路109-126

摘要:与奥巴马时期的“绿色型”国家定位不同,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气候政策呈现出“工业复兴”的特点,其不仅颁布了大量“灰色型”气候立法,重国内经济发展而轻国际气候合作,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作为“美国优先”国家政策下的产物,特朗普政府的上述举动不仅导致中美气候外交的利益互动模式失灵,使得中美气候外交的既有合作成果面临颠覆之危险,而且严重阻碍了中美气候外交预期目标的实现。对此,我国宜谨慎寻求中美气候外交的新出路,也即在立场上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思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方法上采取“协作共进”式的气候外交策略,提升我国的气候治理话语权,进而提出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在形式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中美两国间次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交流合作,倒逼国家层面的气候合作;在内容上以两国碳市场的连接为主要发力点,并以清洁煤炭技术合作为突破口和辅助手段,进而撬动中美气候合作与对话。

ABSTRACTS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