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专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3-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为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意义,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五位学者以笔谈方式,分别讨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理论创新以及对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和"大国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思考,以飨读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与时代意义8-11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的中国面对时代变化和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进行的战略顶层设计,也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解决复杂性的世界新老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对中国新时展理念和实践高度凝练和深刻阐释。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与现实意义12-16

摘要:一、周边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地区 2011年9月,“命运共同体”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国的和平发展》自皮书中。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两岸关系和合作共赢等问题时,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多次阐述,将其提升为中国走向强国大国时代的最重要的理论旗帜和战略目标。

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多向度”历史变迁与战略构建16-21

摘要:“向度”既是哲学理论之中的一个概念,也是文化学常常提出的一个内容,从国际政治学角度来看,“向度(Dimension)”主要是指一种视角,是从国际体系、地区格局以及国家立场等多层次,从空间、时间、角色等多方位,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领域框架下,对于一个国家战略的取向、目标、内容、路径与布局等方面做出的判断、评价。

构建大国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与外交使命21-25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概念,而大国作为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关键”所在,必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着契合,中俄命运共同体、中欧命运共同体、中英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也被陆续提出。这说明构建大国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难度也是巨大的。因为大国之间更容易有战略矛盾,形成共同体的难度也更大。所以,构建大国命运共同体需要明确辨识其历史逻辑,充分认识到推进的动力和存在的阻力,进而探讨其赋予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对策26-38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倡议的提出,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已经成为海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的不同,所引发的法律风险类型主要有法律政策变动风险、政治因素法律风险、环境保护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和劳工权益保障法律风险;面对这些法律风险我国企业也并非束手无策,本文从如何转变海外投资立法指导思想、健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三方面入手,对海外投资法律风险进行化解,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美国特朗普政府视角下的对朝政策:多元背景下的基本共识39-55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东北亚区域体系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56-66

摘要:在解释国际秩序的构成上,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权力的基础地位,自由主义传统认为权力不能单独起作用,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则重视"说服与承认"关系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东亚区域国际秩序的发展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中华帝国(1)长期拥有权力优势和慎重使用权力的传统,并在东亚区域中心和边缘地区形成了明确的秩序原则和灵活的妥协空间。权力结构——协商规范间的平衡共存使古典东亚区域秩序长期维系。西方殖民列强打破东亚区域的隔绝性后,传统帝国秩序下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解体,既有协商规范也失去了吸引力,协商规范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也由平衡转向依附。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没有找到新的平衡,使东北亚区域格局陷入长期动荡。如何在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间找到平衡,成为解释东北亚区域秩序发展的重要视角。

美俄在白令海峡的较量与合作67-79

摘要: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航道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白令海峡作为取道北极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白令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其沿岸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较量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一方面,两国对法律地位认知、北极航道利益追求以及军事安全方面存在对抗和摩擦;另一方面,两国在冷战时代低政治合作持续存在的基础上,随着北极冰融,白令海峡的关系较之前有回暖之势,两国较量趋于有限缓和,合作会更加常态化。同时,随着北极多边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有望在白令海峡实现多元治理,这也将深刻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对白令海峡共同治理的参与。

特朗普的“外交革命”与自由国际主义的衰落80-94

摘要: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淡化自由主义世界的领导者角色,背弃了美国长期推行的自由国际主义外交战略,引发一场引人注目的"外交革命"。这是美国在霸权相对衰落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调整,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色彩,其要义是将美国从世界领导责任中解脱出来,以规避国力透支。这一战略调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自由国际主义外交实践的危机、国内社会分裂的加剧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外部敌人的缺位是其核心导因。美国的这一战略调整造成严重的国际领导缺位和国际责任赤字问题,促使国际政治及安全体系进一步分化重组,致使全球治理进程步履维艰,以自由国际主义为基石的国际秩序遭遇重大危机。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变化及其参与的可行性95-111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是周边,"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要吸引发达国家参与。日本是中国重要邻国,且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营时间长、积淀深,因此争取其参与开发"一带一路"市场的意义重大。面对"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超过预期、孤立中国的政策收效甚微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日本对参与"一带一路"的认知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否定与质疑到模棱两可,再到考虑参与,再到寻求有限合作和试图对"一带一路"走向、规则制定等增加影响,日本政界也多次释放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信号,中日关系亦重现改善趋势。本文分析了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中日具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合作理念、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未来中日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如何转变认知以减少误解和误判,增进沟通和理解,找到两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等方式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将对中日关系、地区和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的经贸效应研究112-126

摘要:中亚是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中国与中亚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制约着双边贸易畅通,贸易便利化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将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从产业层面来看,贸易便利化对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轻型制造业及重型制造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

东北亚论坛杂志英文摘要
ABSTRACTS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