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海洋安全

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

摘要:2014年5月2日~7月15日之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建南海上作业风波,是南海主权争议历史性的新发展。导致越南对中国合法作业的“981”钻井平台采取冲撞行动背后,是南海争议问题上已经显著化的大国战略竞争和小国利益博弈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两者相互影响,正在给南海局势和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对此案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战略高度审视中国在南海的“维稳”和“维权”战略。
3-17

战后冲绳处置与钓鱼岛争端——美国对冲绳与钓鱼岛问题的战略考量

摘要:战后美国主导对日媾和,通过《旧金山和约》获得冲绳等岛屿的托管权,但同时给予日本对这些领土的“剩余主权”。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把纺织品贸易谈判和归还冲绳谈判相关联,同日本达成《归还冲绳协定》,换来日本在贸易问题上的妥协。归还冲绳期间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一并归还日本,但在中方抗议压力下美国表示对钓鱼岛主权持“中立”态度。毋庸置疑,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美国既制造矛盾又推卸责任的外交行为,成功在中日之间塞入楔子,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8-30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首先界定了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其次,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的基本界定指标和竞争性界定指标,从空间距离、交通距离、人文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资源距离以及H—F距离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大北极范围和大北极国家网络的节点国家。最后,将大北极作为区域化概念,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网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大北极国家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大北极战略,借以为北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31-44
东北亚论坛杂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

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之比较

摘要: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国际审判都体现了人类正义和国际法的尊严。两大审判既有通过惩罚战争犯罪而震慑战争犯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也有因德、日两大侵略国罪行的特征不同和盟国对德、日政策的不同表现出一些差异。两大审判既体现了重大的法律意义,又体现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审判之后德、日对待审判和历史认识的不同态度,使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52-64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美国的汇率政治与人民币汇率之争

摘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汇率问题日渐凸显,美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美国的汇率政治不断发展。这种汇率政治在弱势美元政策时期成为导致汇率保护主义加剧的重要原因。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这种汇率政治,即不同的政策主体或角色之间围绕汇率政策的出台所进行的博弈、斗争、折冲樽俎以及妥协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最近十多年来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既不是货币金融问题,也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汇率政治问题。尽管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汇率政治的影响,但是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加强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磋商、协调以及合作。
65-75

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策略选择——国际货币权力结构视角

摘要:在中国新一届政府进行外交大战略布局之时,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强调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这对迟滞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对货币权力、国家间货币关系的演变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外交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演变,为中国将国家实力转化成货币权力及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有益的启示。
76-84

丝绸之路经济带:支撑“中国梦”的战略,还是策略?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关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历史为现实服务,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海上时间,以陆权优势平衡海权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它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和深邃的策略构想。
85-92

“一带一路”基点之东北亚桥头堡群构建的战略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形成了我国对外开发战略的新格局。彰显了我国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多年的对外开发决定了它在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东北亚桥头堡群定会在对外开放中取得巨大成效。因此,东北地区应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切实找准在国家“一带一路”建立中的战略定位,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省份使命。一是以珲春为中心,依托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面向朝俄,打造环日本海经济圈桥头堡;二是以丹东为中心,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朝韩日,打造环黄渤海经济圈桥头堡;三是以满洲里中心,依托腹地面向蒙俄,打造内陆经济协作圈桥头堡,其战略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把握好重点任务发展的切入点,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助推器。
93-102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空间、挑战及应对

摘要: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实施周边依托战略、平衡美国的战略围堵有着积极意义。中韩关系深化过程中将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应积极作为,推进中韩FTA建设,纠正贸易、投资的不平衡,并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先重点落实货币直接兑换项目,再渐进地把韩国拉到AIIB的建设中来。在朝核问题、朝鲜半岛统一等问题上,引导韩国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缩小立场差距形成合力,推动这些问题早日解决。中国应尝试从历史文化的“区域特性”入手,消除历史争议,化解民间对立情绪。在深化中韩关系之时应注意舆论陷阱,积极推动中朝关系同步发展。
116-126

ABSTRACTS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