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二战中的国际大屠杀与民众受难

摘要:2014 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 周年.二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对各国平民所犯下的罪行,虽然在形式和手段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属于反人类的暴行,是世界各国必须共同承载的惨痛历史.人类的正义不可被践踏,历史的良知不可被侮辱.面对当下日本国内出现日趋保守化的倾向,将德日两国二战中暴行和战后态度进行比较,我们揭露其侵略暴行以及民众受难的真相,开展积极有效的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斗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2

日本人历史观的深层分析

摘要:近年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逆流不断升级,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日本的错误历史观,既根源于战后处理的不彻底,也受到政治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与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有着内在关联.抵制批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翻案活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13-20

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华知行的演变(1895-1905)

摘要: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中,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认知从形成到固化直线发展,其优越型自我认知因“三国干涉还辽”一度受挫后,又经历了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之后的两次“提升”.基于上述“自他认知”,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以庚子事变为界,前期以守为攻,表面上对华“示善”,以巩固既得的在华权益,实际上与列强“协调”,以共同蚕食中国主权;后期为了铲除其对华领土扩张的头号绊脚石,傍上英国,震慑中国,发动日俄战争并打败俄国,从而把中国东北南部纳入了其殖民统治范畴.
21-31

日本“尊皇爱国”教育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以明治时期的修身教育与战后历史教育为例

摘要:修身教育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明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不断强化修身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随着《教学大旨》等教育法令的颁布实行,国家主义思想、尊皇思想、忠君爱国思想不断渗入到修身教育中,尤其是天皇被神话以及明治宪法对天皇“神圣性”的保障,使得修身教育完全变成了“尊皇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由于战后日本没有一个清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国际环境,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完全打碎,使得其在历史教育中,基本延续和秉持了“天皇神圣”、“尊皇爱国”的思想,从而不断出现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略战争的现象.
32-40

乌克兰事件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及对外合作战略走向

摘要:乌克兰危机爆发、继而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冷战以来最低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指责俄罗斯“侵吞乌克兰”的同时,联手孤立并制裁俄罗斯.
50-53

蒙古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走向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蒙古国一直较为重视并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是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和大图们倡议合作机制积极参与者.东北亚次区域跨境经济合作需要蒙古国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国积极推动的多条欧亚路桥通道均需通过蒙古国,因此我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也必须充分考虑蒙古国的相关战略与政策走向.
53-56

关于我国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路径的战略思考

摘要:受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一段时期,东北亚区域合作既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原已存在的一些制约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因素也在进一步凸显.在这种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我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与对策展开新思考.
56-59

关于中俄两国加强海洋合作的战略推进构想

摘要:美国逆世界海洋时代已经到来的时代潮流,悍然把战略重心东移滋事,不断唆使日本、菲律宾等国对中国海洋权益发起挑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中国不仅要致力于建设海洋强国,还应与俄罗斯加强海洋合作,进一步充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为此,中俄两国应当在充分认定加强海洋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海洋合作重点领域,并且针对现存问题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循名责实,共同为建设和谐海洋、和平海洋做出贡献.
60-70

中俄能源合作:进展、动因及影响

摘要:普京执政以来,中俄能源合作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俄能源合作发展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两国要素需求的互补性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二是中俄之间的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机制是能源合作的保障;三是地理位置毗邻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刚性优势;四是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基本体现.乌克兰变局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势及其影响.未来10 年,中俄能源合作保持发展是基本态势.从经济基础、政治利益以及区位优势等因素看,中俄能源合作是互利双赢的选择,中国政府和企业更需思考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形式与合作模式.
71-82

国内囿域下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

摘要:当前的乌克兰危机由其国内和国际两个囿域下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酿成.其中其国内的历史恩怨、东西分裂、政治腐败、经济不振等根源为内因,周边强权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出于自身地缘战略利益强力干预等因素为外因.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分别从乌克兰历史、地理(地缘)、民族、文化、国内政治与经济等国内囿域下的六个维度探讨了乌克兰危机的内部根源,并分析了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在应对该影响时应该坚持的原则立场.
83-98

再论俄罗斯国家转型中的“普京主义”: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摘要:作为俄罗斯在渐进改革阶段的主要产物,“普京主义”适时应对了叶利钦末期上演的经济转型危机与社会转型危机,逐步建构起大众支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国家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政治能力有所增强,同时致力于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重转型目标.借助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有助于超越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固有争论,化解俄罗斯转型时期难以回避的威权色彩与民主因素之间的内在张力.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新一届总统之后,“普京主义”继续折射出多种国家治理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处于渐进改革时期的俄罗斯必须寻求一种基于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均衡.
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