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安倍再度执政后的中日关系展望

摘要: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3-14

俄日两国“北方四岛”领土纠纷问题的博弈分析

摘要:博弈论和国家利益等相关理论对于研究俄日两国"北方四岛"领土纠纷问题,有较强的解释力。日本不会放弃对"北方四岛"的索要,而俄罗斯也不会轻易归还或部分归还"北方四岛",甚至必要时会加强在"北方四岛"乃至远东地区的军力部署。俄日两国在资本和自然资源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中:俄罗斯选择"据守",日本选择"索要,合作"。"北方四岛"问题将会变得长期化。该领土问题的解决,将取决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取决于俄日两国彼此之间权力的消长,取决于两国之间的新的博弈均衡。
15-24

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历史地理学考证

摘要:琉球群岛与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这种地缘关系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历史上琉球群岛的"分岛改约"涉及我国的切身利益,今天琉球群岛不但是围堵中国的所谓"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制造东海争端的地理依据。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对琉球群岛地缘战略意义的认识渐渐淡漠。学术界关于琉球群岛区域地理学基础研究积累的缺失,导致我国对于琉球群岛地域构成的认知模糊不清。数百年来,随着琉球群岛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琉球群岛历经沧桑,几易其主,其地域构成几经变迁。但是,历史上承载着琉球王国的琉球群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依然如故,并不因日本、美国单边因素的变化,或日美双边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正确认识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对于今后我国涉及琉球问题的对外交涉具有重要意义。
25-34
东北亚论坛杂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栏

历史视角下日本学界对东亚共同体的审视

摘要:日本学界通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审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并设定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积极看待古代东亚历史的日本学者,主张吸取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教训,日本应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强调东亚历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日本学者,主张日本应该借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东亚区域外的政治力量,进行东亚区域合作。而延续近代日本"脱亚入欧"历史视角的日本学者,坚决反对日本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
35-42

日本“金解禁”政策史论

摘要:为建立与西方列强相同的金融制度,日本明治政府于1897年建立了金本位制。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于各种考虑,以禁止黄金出口的方式,暂时停止了金本位制。一战之后,日本执政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放弃了恢复金本位制的这一极好机会。"金解禁"问题经过20世纪20年代的长时间酝酿,民政党内阁终于在1930年1月完成了"金解禁"。"金解禁"虽然对当时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这时"金解禁"却是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实施的,日本经济遭到双重打击。继而波及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给日本历史造成深远影响。
43-50

东北地区消费过度敏感性分析

摘要: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传统经济范式使得消费的拉动效应较弱。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东北三省消费过度敏感性检验可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都较高,当期消费与当期可支配收入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较高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水平,限制了消费对经济的推动力。东北地区要维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扩大本地区的消费水平,因此要改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和行为,完善消费信贷市场,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措施,并维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51-58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日韩货币合作研究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65-79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与中国的FTA策略选择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采取多维灵活的FTA战略,积极稳妥渐进地开展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在地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89-97
东北亚论坛杂志国别研究

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货膨胀问题的货币解释

摘要:对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持续高通胀的解释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在转型时期有更复杂的决定因素,其中,制度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是基础,货币政策选择发挥着关键作用;俄罗斯不同时期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复杂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难以相互协调,是高通胀得以持续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由汇率目标制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过渡是俄罗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功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这些发现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
106-115

ABSTRACTS

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