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摘要: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目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3-25

中国与日本“静脉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静脉产业”被国家政府作为战略性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日本比较,我国在废旧物资回收置利用、回收率、回收结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再生产品产量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总结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从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体系、调整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技术体系以及营造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快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
26-30

蒙古国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摘要:蒙古自摆脱休克式转型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以来,经济逐步复苏,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在此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畜牧国家特征正在消退。服务国家特征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的冲击。蒙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异于世界多数国家,呈现特例性、逆工业化、“非自律性”等特征。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较强。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蒙古经济快速下滑。因此,在今后的中泉经济合作中,应在进一步加强中泉交通运输合作的基础上,增强中国对泉消费产品的出口,促进中国对泉产业转移。同时。中蒙环保合作也应予以关注。
31-39

美日FTA/EPA:进程、焦点、前景

摘要:拟议中的美日FTA/EPA对两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竞争性自由化”的体现,也是13本推进农业自由化和加速国内规制改革的重要机制,对于亚太地区的日美同盟以及推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相比与第三方的经济合作协议,美日FTA/EPA谈判进程仍相对滞缓,目前尚停留于国内政策讨论的初始阶段。农产品市场开放等焦点问题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美日FTA/EPA谈判还受到两国国内政局变动的深刻影响。推动美日FTA/EPA的若干积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两国产业界的支持、较为完善的既有谈判架构、日本国内对美国经贸外压的善意接纳等。
40-47

东北亚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趋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48-54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反思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

摘要: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在总结历届政府处理和解决对朝政策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朝鲜半岛形势和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维护和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对朝“和解、合作”政策。在朝韩共同努力下第一次实现了两国首脑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使南北交流与合作得到一定程度的进展,并稳定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局势。
55-63

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

摘要: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是俄核政策的核心,它随俄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由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发展过程。尽管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在完成政策目标方面的效能有限,但却是俄维护其核心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中国与俄罗斯有某些类似的安全境况,因此,俄罗斯核威慑政策实践对中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64-70

俄罗斯新一届政府反腐败措施及其预期成效

摘要:自转轨以来,腐败一直困扰着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政府2008年5月上任后。大力推行反腐败措施。相继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反腐败计划》和《国家反腐败法》。新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构建了反腐败的法律基础和预防机制,赢得了俄罗斯舆论界的广泛称赞。但是对于此轮“反腐风暴”能否取得预期前景,俄罗斯各界普遍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71-76

俄罗斯在八国集团中的异质性评析

摘要:2002年俄罗斯艰难地加入八国集团,但是它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矛盾重重。在八国集团中的异质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八国集团的目标是“自由贸易和民主”,根据欧洲智库外交政策中心制定的评估体系进行考核可以发现: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不利于其加入G8;根据1975年G6成立宣言中列出的承诺与原则,俄罗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不算是民主和自由的;俄罗斯成为G8成员国是不符合常规的;其他的G8成员国也必须制定出具体的政策。以促使俄罗斯实现其承诺。
77-81
东北亚论坛杂志国别问题

日本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惯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新进展

摘要:日本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惯例的形成与日本的经济、历史和文化有关;该惯例有利于劳使双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在工人之间和劳使间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终身雇佣相似于重复博弈,容易诱发合作关系;随着日本经济的变化,对解雇实施规制有损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互补性迟延了该惯例的演化;未来的日本雇佣工资制度将是终身雇佣惯例和流动性劳动力市场体制的有机结合。
82-88

韩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及其战略选择

摘要: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进一步暴露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的脆弱性。韩国因自身能源消费特点和比较竞争弱势,其脆弱性最为突出,其战略选择也最值得关注。东北亚地区局部高强度能源竞争压力、能源竞争的零和属性、朝鲜半岛复杂地缘政治局势、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以及能源进口对特定地区依赖性过高等因素成为韩国能源安全脆弱性的根源。韩国应对能源安全脆弱性的战略选择科学务实。在国际层面,推动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实施兼顾地缘政治的能源安全战略;在国内层面。推行摆脱能源安全脆弱性的一揽子计划。
89-96

战后日本人自杀行为分析

摘要:自杀盛行是日本社会的顽疾,战后日本人自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位居世界前列。战后日本人自杀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三次大的波动,在年龄、性别及自杀方式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除了健康问题外,崇尚自杀的文化传统、经济危机引发的失业率增高和贫富差距扩大等也是日本人自杀的诱因。近年来,受欺负、网络集体自杀等新的自杀诱因和自杀方式的出现,使得自杀现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以来,每年自杀死亡人数高达3万人左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97-103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经济振兴

关于强化大连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的竞争地位论证

摘要:国家已经做出了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战略部署,并且在落实进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而着眼于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现实进程,以大连为核心城市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带相比,却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大连必须带头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强化和提升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的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为此,需要认证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时代背景,分析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综合因素,明确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利益取向,创意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推进对策:打破传统行政界线,提高区域合作意识;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抓紧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打造城市品牌;准确进行港口定位,促成联动发展格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坚决克服地区封锁,造就市场利益关系;构建区域商贸体系,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大连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为邓小平确立的“东北之窗”使命和创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做出循名贵实的努力。
104-114

区域差异比较与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摘要: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制约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但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并且历史上对外交往颇多。因此,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贸、旅游经济,以“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为主。东北地区在自然、经济基础、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差别,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林资源丰富,传统产业基础较好,在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方式,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为主渠道,并利用现有科技条件发展相关产业,加强区域内协作,把产品做大做强,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115-121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历史与文化

美国教育战略重塑与维护霸权的国家意向

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教育战略,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战略性报告之后,又制定了“2061”计划。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3位总统都高度重视教育:老布什总统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8项目标,小布什总统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主张。这一系列教育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解决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阶段质量低下的问题,企图通过提高学生课业标准、加强科学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坚定品格等措施,实现教育的“全面卓越”。其目的是把一个强大的美国带入21世纪进程。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