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构想与问题

摘要:在2007年随着“六方会谈”出现进展,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的构建被提上了日程。目前,有关国家对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发展路径和参与谈判的主要成员是2+2,还是四方仍然存在着分歧。从持久的和平需要看,应该最终签署四个协定:《朝韩基本协定》、中美朝韩四国协定、美朝关系正常化协定和美朝韩军事信任措施协定。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需要确立一套能够普遍遵守的原则或行为准则。它的运行模式,既不能完全照办欧洲的经验,也不是绝对排斥欧安组织有参考价值的一些做法和相关的目标。该机制的功能定位不能过低,它必须介于论坛和高度组织化的机制之间,要就广泛的安全与合作问题进行协商,要向机制性监督约束的方向发展。
3-15

日本战后新日本主义叙论

摘要: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日本主义”为旧日本主义,而战败后的“日本主义”则为新日本主义。两个时期的“日本主义”都以“日本论”与。日本人论”为标识。自省-自信-自负。成为新旧“日本主义”共有的心路历程。总体而言,新日本主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性质也随时而异,其早期的对战争的反省与中期的对“成功”的思考,曾给予历史以重要的启示,而后期的“自负”、“膨胀”意识的产生,则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16-2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环境

摘要: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盔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25-31

论GMS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利益的实现

摘要:GMS地区虽然是一个历史文化多样、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地区,但GMS地区主义的多样性在GMS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为成员国共同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GMS地区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克服GMS地区主义发展中的各种阻碍,抓住发展机遇。维护和实现其政治价值观念、国家安全利益及国际经济安全。
32-37

试论宪制变革的国际维度——基于俄罗斯的实证考察

摘要:后冷战时期不断变幻的国际环境,对长期存在的许多威权主义政体提出了挑战。国际环境之民主化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形式。民主理念和制度并没有在全球得以均衡地传播,相反却因地缘和文化的接近雨带有许多偶然性。在俄罗斯,无论是与西方的联系还是西方的影响,都是相对程度较低的,外部民主化压力的影响也是十分有限的。通过经济发展和民主之间的因果机制研究,以丰富和完善当下的民主理论。
38-45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新形势下中国东北振兴战略同俄罗斯东部发展战略的互动合作

摘要:俄罗斯经济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能源和原材料的国际价格大幅下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为了稳定经济,俄政府出台了多项救援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计划,饿罗斯政府发展东部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新形势为饿罗斯东部发展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双方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油气合作、传统贸易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长期跟踪研究机制,成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以排解双方合作的制度性障碍,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俄相互理解和信任,深入推进中俄区域合作。
46-52

当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经济本质剖析——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学暨政策思考之一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深刻揭示了当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本质特征之一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负债运行是当代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常态,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与制约保障。信用经济本质上是债权债务经济,并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信用经济的核心功能是以时间交错、空间重组的方式极大限度地将现有的暂时闲置的社会资源动员起来,使原有的经济实体规模在本不可能的基础上得以扩张;但这种经济的运行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断裂并引发环环相扣的整体信用关系功能性断裂时,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经济的连锁反应,使其原来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推动作用反方向运行,并由此产生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的破坏张力。发挥信用经济正效应,抑制负效应,需要遵循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平衡公式,保障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约束条件。即债务人的受信在数量、质量、时间上与债权人的授信相平衡,并以此构建监管体系。
53-59

贸易对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对中日韩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双边贸易强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强度的大小。产业内贸易强度大,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正相关;产业内贸易强度小,则双边贸易强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为负相关。另外,中日贸易中纺织纱线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服装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中韩贸易中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等6种行业的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周期协动性。而塑料等2种行业的贸易降低经济周期协动性。
60-66

国际社会对朝鲜发展援助探寻

摘要:国际发展援助对于援助国来说通常被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工具,而对于受援国来说,发展援助可以为本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诸多帮助。因此,发展援助对于援助国和受援国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一种具有互利和双赢效益的国家间经济合作方式和国际关系模武。根据朝鲜的要求及现实需要,国际社会对朝援助正由人道主义援助向发展援助转变。国际社会对朝发展援助目标是促进朝鲜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援助领域将更多地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如何筹措对朝援助巨额资金、如何提高对朝援助透明度和效率等课题。
67-75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摘要: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穗发展的演进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武转交为开放武,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巳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发展潜力。
76-83

中朝经济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摘要:中国对外开展经贸合作的方针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应当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朝鲜企业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在世界金融危机到来期闻,中国国内民营经济也受到一定冲击,中国一些以出口加工为主业的民营企业纷纷歇业、转产,民间出现大量游资.很多民营企业家将目光瞄向了朝鲜——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利用2009年“中朝友好年”的良机,促进两国经济关系的合作,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东北亚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
84-90

欧元模式与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作为两种典型的国际货币合作模武,欧元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模式适应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动因、路径选择、“锚货币”确立及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二者之闻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诸多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货币合作的优长和不足之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快前行的方向所在。
91-98
东北亚论坛杂志国别问题

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摘要:女性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能使女性拥有公平的就业起点;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稳定发展,是保证女性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实行弹性工作制,能够使更多的女性实现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推进社会环境建设,有助于失业女性自我谋业和自主创业。
99-106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俄罗斯有价证券市场

摘要:证券市场的楚立和发展是俄罗斯实行经济转轨的必然要求。自俄罗斯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其发展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波折迭起。俄罗斯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其经济转轨进程中出现的积极因素,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正发生着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给世界证券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由于饿罗斯股市与世界股市高度联动,因此,饿罗斯股市对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得更加敏感。
107-114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构想及评价

摘要: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115-122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经济振兴

美国金融危机与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策略

摘要:当人们对虚拟资本(比如次级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丧失信心时,将纷纷抛售虚拟资本,追逐货币,货币内在矛盾激化,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根源在于货币和资本内在矛盾的激化。东北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不高,金融机构发展迟缓、银行不良贷款水平较高、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美国金融危机对东北地区经济和金融业的冲击不大。在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策略包括防止不良贷款产生、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加强企业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