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热点聚焦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创新形成的多重利益链条使次贷危机深化,金融全球化则是次贷危机国际传导的背景条件。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金融版图面临重绘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3-11

美国与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动因及影响

摘要:由于错综复杂因素的交织,东北亚的安全两难一直是该地区国家寻求密切合作的最大障碍。并非区域内国家的美国却在东北亚安全关系中扮演主角,然而它深刻介入东北亚安全事务的结果是使地区安全困境愈益显现。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矛盾角色自有其复杂的内在动因,即通过轴心-辐条的安全格局把美国霸权利益凌驾于东北亚地区安全之上。东北亚畸形的安全态势对地区一体化进程及其安全构建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2-19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信息化进程中国际体系与秩序特征探析

摘要:人类文明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立足于不同的国情,秉持迥异的发展理念与施政方略,在国际舞台上共同演奏了民族国家竞争角逐、合作互惠、兴衰失衡并存的交响曲,共同造就了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秩序的全新态势。美国作为信息化浪潮的发源地与最为积极踊跃的推动者,赢得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博弈的最大红利,依托厚重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单极霸权;而其他从两极格局中分离出来的诸强国以及为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所催生的多种国际行为体在把握机遇、发展实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也于不同的领域与层次上对美国霸权形成一定的平衡与制约。单极主导、多元并存无疑成为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初国际政治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但随着信息化浪潮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在飞跃与调整的交替中不断前行,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从传统的“国家阅政治”向世界政治乃至“全球政治”转变等趋势初现端倪,作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蓝图正逐渐呈现于世人眼前。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周期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30年持续的攻势态势,已经呈现出疲惫的征兆,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很可能要进入一个战略休整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20-27

同盟视野探析

摘要:同盟视野是指缔结同盟的国家通过同盟所要追求的以安全、军事为主的关切范围,它主要通过同盟条约中的同盟覆盖区域的形式体现。关切主要是一种基于利益之上的主观判断,覆盖区域主要是基于利益之上对地理空间范围的主观判断,因此,同盟视野既具有客观的地理性,又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同盟视野不同于同盟目标和同盟针对对象。同盟视野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同盟这一概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丰富同盟理论。同盟视野是同盟得以存在的实质性内涵和逻辑支撑之一。同盟视野重合程度高,则同盟持续的时间长,运行更有效;反之,则同盟持续的时间短,运行效率低。同盟视野的类型分为地区性与全球性、静态性与动态性,同盟类型的不同及其转化对同盟存续意义重大。
28-35

创新与超越:新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

摘要:运用地理关系谋划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的本来使命。以扩张、对抗和谋霸为核心的传统地缘政治存在逻辑缺陷,不能合理解释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也无法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此,需要创新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以新地缘政治观来重新审视和谋划国家安全。中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实践,表明新地缘政治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和现实应用价值。
36-42

俄格冲突的根源探析

摘要:近来俄格围绕南奥塞梯的激烈冲突绝非仅仅是涉及其双边关系的一个孤立事件,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格鲁吉亚的“亲西方”政策、俄格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历史积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以及俄美对里海地区能源的争夺乃是俄格冲突的根源所在;此外,俄罗斯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是催生俄格冲突的一个因素。
43-49

论李明博政府的实用主义外交

摘要: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推行实用主义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服务于“先进化国家”为宗旨,强化韩美同盟关系、开启对日关系“新思维”、调整对朝政策、奉行有限度的“平衡”外交、积极开展对华经贸关系、对俄能源外交以及全球外交等。实用主义外交是基于国际和国内、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等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实用主义外交面临着美韩同盟利益与韩国民族利益的冲突、韩日之问的结构性矛盾、对朝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李明博政绩认可度等挑战,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50-58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途——基于中俄战略构想比较分析的视角

摘要:战略利益决定战略构想。战略构想的相同或相近,体现了其共同或相似的战略利益。战略构想不同,是由其不同利益或利益分歧决定的。上合组织是否有前途,是否有生命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中俄两国战略构想是否一致或大体吻合。如果战略构想相差甚远,体现了其战略利益的背道而驰,那么建立在其上的国际组织是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前途的。中俄关于上合组织的战略构想中,相同、相似或交叉之处远远大子或多于不同或分歧之处,说明上合组织虽然是一个新建的、年轻的国际组织,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上合组织是有生命力的,是有发展前途的。
59-65

将锦州港作为蒙古国直接出海口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锦州港是我国地理纬度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而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开发利用蒙古国丰富的资源,扩大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蒙古国政府提出首先要解决转通的问题,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便捷的出海口。锦州市人民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锦州港是离蒙古国直线距离最短的海港,非常适合作为蒙古国的直接出海口,于是向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这一项目,并提交了比较系统的建设计划。
66-70

天津与釜山现代物流业的交流与合作展望

摘要: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并巳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港口在物流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日趋重要。天津与釜山同是港口城市,在国际物流中具有重要且不同的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运作全球化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满足全球化的物流服务,天津与釜山物流业的合作应以强强联合、集约化、协同化发展为取向,以增值服务、规模效益为基本策略,积极探索港口以及现代物流业的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与合作。
71-77

中蒙合作面临良好历史机遇

摘要:中蒙两国领土相连,两国合作具有很强的地缘优势。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不断变化,两国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中泉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对蒙古国的投资和资金援助力度不断加大,两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空前高涨,在矿产、能源及建筑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两目的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中蒙合作仍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长期历史文化因素的消极影响以及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两国合作前景广阔,如何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应对现实中的挑战,将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主要课题。
78-83
东北亚论坛杂志日本问题

日本环境产业的发展

摘要:环境产业是改善环境和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促进日本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激活其地区活力的强大动力。目前,日本的环境产业已从少数产业部门扩展到几乎所有产业部门,未来将同汽车业和建筑业并驾齐驱,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促进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强化环境法规的限制,推动经济政策的绿色化,完善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发展绿色消费。
84-90

新一轮改革后的日本经济评析

摘要: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后,为实现经济复苏,开始了一轮新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日本经济在2002年走出低谷,实现了复苏,改革成果显现。可以说,日本经济的复苏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的,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日本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势必会随世界经济的起落而起落。但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经济转型的延续,日本经济不会出现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大的滑坡,应从发展的眼光把握日本经济今后走势。
91-95

从《防卫白皮书》看日本对华安全政策

摘要:在世界各国的官方出版物中,日本《防卫白皮书》被认为是对中国国防关注最多的系列文件。白皮书中公布的部分资料是目前系统研究日本对华安全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根据对这些资料的研判,可以了解日本政府在各个重要时期在对华安全问题上的认识特征,并从总体上把握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即日本的安全政策从在冷战时期的反华到中日复交后的联华制苏;再到冷战后的对华疑虑观望,关注戒备;最后发展到21世纪初的防范明确化。
96-103
东北亚论坛杂志俄罗斯问题

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平的悖论——来自俄罗斯的启示

摘要:经济转型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效率,确保社会公正,然而在转型经济国家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转型与社会公平失衡的现象。虽然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目标预期、起点以及某些举措并没有完全违背公平原则,但却应验了“转型与社会公平不可能同时实现”的悖论。俄罗斯的“权力资本家”通过主导经济转型政策的供给,利用制约“权力市场化”制度的缺失和其他利益主体在经济转型博弈中的弱势,形成自我加强和自我循环的“有权势者通赢”的畸形制度,严重地影响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平的和谐结合。实现“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型,建立不同群体的平等诉求、平等博弈、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利益集团的“掠夺之手”,是保证经济转型和社会公正和谐结合的重要条件。
104-113

当前俄罗斯银行体系发展战略评析

摘要:面对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转轨国家不断调整其金融开放政策,特别是制定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发展战略成为转轨国家最为重要的过渡安排。俄罗斯银行体系发展总体呈现趋好态势,然而直到目前,一系列内外因素依然抑制俄罗斯银行部门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银行体系稳定发展面临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挑战:银行信贷扩张问题和银行的资本化比率提高问题,这也是俄罗斯制定银行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问题。总的来看,2005--2008年,俄罗斯银行部门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银行部门运行的效率;提高银行部门在经济中的作用也是国家制定银行战略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14-122

论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的有效性

摘要: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普京执政以来转轨顺利,经济发展迅速。这是因为普京政府在转轨方式选择上符合俄罗斯的国情与传统,经济转轨战略规划上详尽明确,政府调控上有力而适度,法制建设方面适时且到位。同时,政府的权威使得各项措施执行有力,多元思想的统一为民众对于政府决策实施的支持提供了思想保证。所有这一切使得普京政府在俄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123-128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