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东北亚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7411
  • 国内刊号:22-1180/C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23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5
  • 综合影响因子:1.9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北亚论坛 200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

摘要:俄罗斯政府2008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开发战略,引起了我国国内和国际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东部开发的第一阶段(2008—2013年)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该地区迁入外来移民;开展强强区域主体合并工程;在国家的干预下重点开发油气资源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认为,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为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跨国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务实思考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研究和探索提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通过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7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FTA战略选择:基于CGE模型的比较研究

摘要: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与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全球贸易50%以上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下进行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占据了东亚整体经济规模的90%。然而,中、日、韩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步履艰难,三国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建立任何自由贸易区。这种情况与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地位及相互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不相符的。从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实出发,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东北亚中、日、韩之间不同FTA合作模式对三国潜在的经济影响,重点包括不同模式的FTA对三国福利、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及各产业产出的各种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三国FTA将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福利收益。但是综合中国福利、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中国优先与韩国建立FTA将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8-13

美元的信用下降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摘要: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美元则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可以看到,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美国物价上涨的速度有时会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随着美元购买力的下跌,美国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收入实际上在下降,他们不得不用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相同的东西,相对落后的收入增长却无法弥补价格的膨胀。在国际贸易上,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且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经济中的泡沫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滑坡,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无法就此刹车,美元的国际信用下降是不可遏制的。美元信用下降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对此做出策略选择。
14-18

国际机制理论与东北亚能源外交

摘要: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19-24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奥运会对东北亚国家的影响——以北京奥运会为中心

摘要:奥运会历来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体育盛会。它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体育的范畴,而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领域产生着多方面深刻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是继东京、汉城之后,亚洲国家主办的第三次夏季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这三次奥运会对东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社会进步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创新特色,为世界奥运史和文明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将使我国踏上蓬勃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25-31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摘要: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32-36

梅普共治 开启中俄关系新时代

摘要:目前中俄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梅德韦杰夫的访问,是对普京执政期间中俄关系基本思路和做法的重申。我们对“梅普共治”抱有极大的信心。同时,梅德韦杰夫的访问显示,中俄合作正向着更加实质化和对等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梅德韦杰夫表示,俄中协作成为保障世界安全的关键因素,应被视为两国未来关系的新基础。与此同时,中俄之间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宽,这才是双方合作的更深层次表现,也是双方互信加深的集中体现。为未来几十年双赢的双边关系及持久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开启了两国合作的新时代。
37-40

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

摘要: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使制度更加体现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认同与价值观念,更加促进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文化作为一种共有观念,对于国际制度创新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通过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形成全球集体认同,或在地区层面建构制度创新的共识等方式表现出来。通过文化与权力的结合、文化与利益的结合,并通过国际社会的长期实践,在一定的危机或者偶然因素的促动下,文化就有可能实现制度化,推动国际和地区的合作进程。
41-45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地区振兴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摘要: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演变的基础过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反映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障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
46-52

东北振兴中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摘要:东北振兴的过程,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注入工业、文化经济的含量在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也存在“老化”现象。因而,东北文化产业的深度拓展,既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
53-58

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育成长的经济环境——企业家视角的分析

摘要:东北地区的民营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经济环境是影响其发育成长的重要因素。“融资难”是其中最大的问题,税费负担重、人才短缺也构成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他诸问题还包括项目审批的繁琐及暗箱操作、产权不明晰、经营范围受限、市场壁垒、技术的引进及开发困难等等。对上述诸问题,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是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同时,政府还应该致力于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的行业机构,推进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变革等等。
59-63

图们江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因子分析

摘要:图们江地区具有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布局;农业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水产品的养殖和灌溉、多元化的土地类型,有利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同时,图们江地区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实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也说明图们江地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良环境。因此,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应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64-67

东北文化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解析

摘要: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经济地理特征及文化、体制背景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对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刻画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成长发育的影响。东北地区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制度环境所形成的东北区域文化决定了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家产生与发展的特殊环境及其特殊性。企业家群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是企业家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68-72
东北亚论坛杂志俄罗斯问题

俄罗斯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俄罗斯由于能源贸易蓬勃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吸引FDI流入的能力也不断增强。2007年俄罗斯更是以同比增长70.3%的成绩在所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中名列第七。从FDI的区域流向来看,出现了FDI集中于削造业、采掘业和加工业等行业的现象。对当前俄罗斯FDI区位流向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影响俄罗斯FDI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73-76

论俄罗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果显著,中小企业成为俄罗斯经济走向复苏的增长点。俄罗斯的中小企业既有许多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同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作用和潜力,俄罗斯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创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并提高整个经济体科技潜力以及在制造业加强创新活动。
77-84
东北亚论坛杂志韩国问题

论韩国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变迁

摘要: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把韩国纳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该体系的“边缘区”;经过漫长的经济积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终于进入“半边缘区”,直至今日。目前,韩国在追赶美国、日本的同时,也在被“北方国家”追赶。在这种“多层追赶”的态势中,韩国必须寻找最佳的对策,确保并提升自己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85-91

“参与式政府”的构筑——韩国卢武铉政府行政改革综述

摘要:行政改革曾经是卢武铉政府执政伊始即推出的众多雄心勃勃的施政目标之一。早在2003年2月25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卢武铉即提出了建立“参与式政府”的愿望,为此新政府将严格奉行“原则与信任、公正与透明、对话与妥协、分权和自律”四大原则进行施政。为了将“参与式政府”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卢武铉政府设立了五大行政改革目标,即效率的行政、服务的行政、透明的行政、清廉的行政和参与的行政。构筑参与式政府实质是卢武铉政府在新世纪初通过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通盘考量,将民众要求完善民主、参与国家政治、获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的要求与政府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目标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
92-98
东北亚论坛杂志日本问题

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日本公共外交

摘要:冷战结束后,与人类共同利益密切相连的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公共外交以政府主导、面向公众、公开性、真实性为主要特征,以塑造国家形象为最终目标,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广泛的施展空间。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实现政治大国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它通过公共外交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但其传统外交的制约及外交政策的功利性也使日本公共外交失色不少。日本公共外交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对我国的指导意义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外交。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