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0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论中国在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与对策3-7

摘要: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探略8-12

摘要: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是在东亚地区流行疫病不断暴发、危机四伏、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情况下产生的。并在积极探索新的多边对话与磋商机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东北亚区域或次区域组织也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公共卫生合作领域,积极加强与西方大国、国际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东北亚合作的时空维度。但由于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导致各国对公共卫生安全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公共卫生合作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东亚各国必须抓住机遇,合理调动各种资源,适时制定东亚公共卫生合作的战咯与对策。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力量辨析13-16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但是,过去由日本主导或作为“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模武,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的腾飞已荡然无存.东亚在经济合作中主导力量缺位。谁又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领导的作用?当前,中日尚不可能,东盟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发挥统招者的作用。东亚各国以及其他参与国亦惟有借助于东盟这个主导平台,才能更好、更快、更顺利地走向区域经济合作和奔向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光明大路。

东亚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7-20

摘要:随着国际环境和东亚区域内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东亚各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东亚合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然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仍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通往东亚共同体的道路上仍困难重重。东北亚各国应认清目前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态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历史机遇,东亚合作大有可为。

欧盟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改革及其对东北亚区域劳动力合作的启示21-24

摘要: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存在许多障碍,缺乏对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的统一评价标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将尤为困难。2002年,欧盟开始实施对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改革,新的欧盟职业资格认证系统包含三个子认证体系:职业资格认证的一般体系、以工作经验作为证明的自动的资格认证体系、特殊行业的自动职业认证体系。欧盟职业资榕认证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对东北亚地区劳动力合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新形势下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25-28

摘要: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领先发展的四个优势,并居于基础性地位,具有先行带动的示范作用以及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作用。同时,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也存在四个主要制约因素,影响它进一步快速发展。对此,提出了加大研究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完善经济一体化组织机制体系、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步伐、着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融资等五项具体发展对策。

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2次国际学术会议综述29-30

摘要: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日本鸟取大学共同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2次国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2~13日在长春举行。会议期同,有28位中外学者做了大会发言,就中国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国际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经济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31-36

摘要: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出发,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到日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论新兴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战略意义37-41

摘要:在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有人认为工业是东北的特色,应该扬长避短。几次调整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值。根据国际和国内一些政治经济核心城市发展的规律,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已经形成互动机制,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是融合发展的关系。这也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特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顺应这种趋势。

运用BOT方式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思考42-45

摘要: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种新型投融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传统投资方式难以满足其建设需求。在我国当前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运用BOT方式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者进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汲取国内外运用BOT方式的经验教训,结合渤海海峡地区的具体情况,注意解决跨海通道建设中的诸如立法、政府保证、环境保护等若干重要问题。

析吉林省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46-49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合作规模及市场均不断扩大,但在总体上还存在着劳务合作波动较大且收益偏低,劳务合作对象及合作领域集中、合作渠道单一、劳务人员素质偏低以及劳务合作风险较大等问题。

吉林省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问题与对策50-52

摘要:以多国合作为特征的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项目近几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各成员国加强了务实开发的力度。中朝“路港区”工程、中俄“路港关”工程、中蒙“两山”工程等开始启动,并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对于吉林省来讲,当前又遇到了对外通道未能真正顺利打开、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没有形成完整的互动机制、市场贸易主体也未得到真正确立等问题。为此应加快推进图们江区域国际经济合作。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中国外交新理念——和合观53-57

摘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和而不同和互利共赢,倡导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新发展观,主张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合观发轫于中国和平发展备受世界关注之际,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不仅指导者中国外交,也逐渐成为引领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合观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代表了中国外交的主流方向,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倡导的这些重要思想和主张继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新形势下加以丰富发展,形成了具有特定内容的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合观。和合观念由来已久,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内涵,目前对和合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日本“政治大国”走向与自主防卫58-61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地位,历届内阁开始要求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大国地位。日本政府在寻求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以军事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成为军事大国带动政治大国目标的实现。具体体现在强化日美同盟、建立和完善有事法制、保持自主、高效的自卫力量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四个方面。

中美在东亚安全结构中的冲突——2006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一种解读62-66

摘要:2006年2月6日出台的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首次称中国是“最具有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潜力”的新兴大国,并指责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称中国对安全事务采取了“遮掩的态度”,“中国军力扩张的速度和范围巳使区域军力面临失衡的危险。”五角大楼对中国的这种战略定位,折射出中美冲突的实质,即美国作为霸权护持国,采取一切有效手段防卫“挑战者”,从而引发的竞争、矛盾和斗争。由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既定战略是明确的,在这一变量确定的情况下,未来中美冲突的发展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

解读俄罗斯新一轮的公共行政改革67-70

摘要:与以往的行政改革相比较,俄罗斯新一轮公共行政改革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当前世界行政改革前沿相接轨,改革所强调的责任性、回应性、参与性以及放松规制等都体现了当代行政改革的潮流;二是俄罗斯新一轮的公共行政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多种改革措施配套进行,同时,也更加注重改革的法律保障。

东北亚论坛杂志日本经济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及其原因分析71-77

摘要:新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结束了停滞和下降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连年衰退和中日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之所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乃是由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工业化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新阶段等因素所决定的。这意味着中日关系出现的“政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热”,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热”的局面。

日本对华援助(ODA)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78-82

摘要:日本对华援助是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要促进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相处的背景下产生的,20多年来,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大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国内情况的变化,中日关系在逐步倒退。日本开始改变初衰,即对华援助从过去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转向以政治利益为目的。日本对华ODA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援助”金额逐渐减少,而且,日本政要多次表示对华经援“总有一天要毕业”。日本方面出现了与初衷不同的做法,给两国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