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经济振兴
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政府职能3-8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面临着世界其他老工业基地不曾遇到的困难,也面临着其他老工业基地不曾有过的历史性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也需要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特别需要注意的部分是地方政府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强化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职能的倾向。目前,需要尽快地编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统筹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等具体政策措施。

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东北振兴战略研究的整合9-13

摘要: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研究领域里取得的最近一次重大理论突破的成果。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进“企业家精神”资本来解释后工业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机制的思路,从理论上为东北振兴战略研究的整合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出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的东北振兴方案提供支持。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14-19

摘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振兴,必须实行城乡互动发展战略,即促进城乡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塑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强化城市功能,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用工业化的思维搞农业。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促进城乡发展在现阶段,以农补工阶段结束、但以工补农阶段尚未到来,因此,城乡差距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东北地区工业旅游开发研究20-24

摘要: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建国之初重点建设的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初期承担了历史的重任,创造了光荣的历史。这里不仅诞生了新中国工业的许多个第一,还为全国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燃料和原材料,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工业丰碑。东北工业规模庞大,分布集中,门类齐全,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优良条件。通过工业旅游开发,必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集群式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25-27

摘要:集群式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集群式创新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实现条件,如集群需达到一定的规模与集中度、群内企业实施合作创新和网络创新横式;此外还需要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支持,并努力营造区域创新文化。

延边朝鲜族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28-31

摘要:人口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十年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严重影响了延边人口可持续发展。延边经济滞后是延边朝鲜族人口低出生、高死亡、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尽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延边地方经济,是现阶段解决延边人口负增长、保证延边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亚流物体系的变化趋势分析32-35

摘要:东北亚地区已与欧盟、北美一起成为三大国际贸易圈之一,而我国又是东北亚经济增长的中心。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体系与各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规模密切相关,并随着跨国公司物流体系的变化而急剧变化。为了应对进出口货物量的增长和竞争东北亚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各国纷纷制定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市场和成本要素来看,我国具有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优势,加上跨国集团巳把我国视为“世界加工厂”,纷纷建立国际采购和加工中心,这些非常有利于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东北亚物流体系;但还有很多制约我国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因素。需要尽快克服。

亚洲石油秩序的演绎:浅析三次石油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36-42

摘要: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血液。石油显然是一种战略商品,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涨一直被视为能够显著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负面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其内部的石油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既有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框架巳无法应对持续高油价的现实,因此,对于亚洲能源需求大国而言,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博弈来代替完全的市场定价接受者地位至关重要。

加强山东与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分析43-46

摘要:山东与韩国和日本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加强山东与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应是在有效弥合双方差异的同时加大克服自身缺陷的力度,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区域一体化新机制;着力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中国纺织企业在俄罗斯跨国经营的探讨47-52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品一直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主要类别,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对全球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巳达951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6%,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由于受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先是美国对中国棉制针织衬衫等七种纺织品设限,后是欧盟无视中国一再采取的加征关税等措施,对中国T恤和麻纱采取设限措施。在这种示范效应的带动下,目前已有54个国家的98个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置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纺织企业应认真思考和寻找更多的出路和市场。

中韩农业结构特征与一体化合作研究53-57

摘要:依据农业生产和贸易层面对两国农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及其变化情况的考察发现,两国农业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成为农业一体化的促进因素;但两国农业生产的同质性以及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单边出口贸易结构又制约着一体化进程。中韩农业一体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两国应作为中长期目标来推进;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各自农业结构,在调整中开展多方位的深层合作是两国农业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

加快吸收日韩资金的新对策研究58-61

摘要:近年来日韩投资重心不断南移表明,地缘优势对外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在降低。在新形势下要加快利用日韩资金的步伐,就必须提高引资竞争力。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切实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降低商务成本,增强外企的成本竞争力;以强化服务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数字鸿沟与国际关系知识霸权62-66

摘要:霸权是国际关系的伴生物。农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军事强权特性,工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工业强权特性,信息社会霸权国家初步显形知识霸权的特性。数字鸿沟的浮现使得国际关系中的知识霸权凸现,成为发达国家获利、强国和称霸的利器,科学的认识和探讨知识霸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日集体(团)主义理念的异同及其成效之思考67-72

摘要:中日两国具有东方传统特征的集团主义理念。两者都具有重视社会本位和集权主义的特征,也都有其利弊的两面性。同时也因两国有着各自的民族性、文化性的不同,在集团主义的理念上也有其差异性。这些都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过不同的作用。

从苏/俄政治转型看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73-77

摘要:俄/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了一党统制。但这条路终究没有走通。苏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而走到其历史的尽头,俄共则随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而浴火重生——虽然处境艰难,却也不失为俄罗斯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苏/俄政党政治的演变说明,只有基于合法竞争的适应政治民主潮流的政党政治,才有生命力;政治权力的垄断不仅会侵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权力的垄断者也是绞索。

东北亚论坛杂志朝鲜半岛问题
韩国金融账户自由化的经济效应研究78-81

摘要:伴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账户自由化成为大势所趋。考察韩国金融账户自由化政策的演变历程以及金融账户的变动情况,可以对其金融账户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及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韩国对中国投资的现状及展望82-87

摘要:韩中两国建交14年来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发展和变化。初期,韩国对中国投资侧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出口加工项目。进入成熟发展期后,韩国有必要在投资项目规模、投资战略,投资区域、投资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今后中韩的经济交流会有相当大的转变。

韩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探析88-92

摘要:为了克服垂直一体化公有垄断经营的韩国电力体制的缺陷,在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韩国政府从电力民营化和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推进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并在此过程中,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目标,制定了详细而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虽然韩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