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北亚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Northeast Asia Forum

  • 22-1180/C 国内刊号
  • 1003-7411 国际刊号
  • 1.9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东北亚论坛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东北亚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政治与外交

东北亚论坛 200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区域合作
构建东北亚IT共同体的设想及影响其制度化的因素3-8

摘要:如果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产业的共同体,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合,最终走向全面地联合,从而提升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层次.东北亚国家已经开始在IT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共同体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东北亚IT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东北亚能源安全与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探讨9-12

摘要:尽管近年来东北亚各国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意向或者协定,有的甚至是政府间协定,但总的看来,执行情况并不尽人意,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为区内各方所接受的合作框架.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构建包含组织协调体系、信息咨询体系、投资融资体系、生产储运体系以及共同市场体系的能源共同体.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13-17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一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建立中俄朝图们江自由路港区的构想18-20

摘要:图们江的国际合作?关键是解决好交通运输瓶颈问题.建立中俄朝图们江自由路港区是解决交通运输瓶颈的惟一正确选择.所谓图们江自由路港区,就是在图们江下游地区,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将海上航线、港口、陆路运输线、口岸设施及通关查验结成一体化,实行统一的自由口岸通关查验制度和交通运输制度,实现商品、运输工具、人员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从目前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分析看,已具备建立自由路港区的条件,因此,建立中俄朝自由路港区,将加快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进程.

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21-25

摘要: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日韩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山东政府顺应这一趋势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将通过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县,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制造业新格局.

牵手东北亚 双赢共繁荣——“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国际会议纪要26-27

摘要:首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由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继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厦洽会'、北京'科博会'、广西'东盟博览会'之后的第六个部级综合性展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北地区举办的最高规格、规模最大的博览会.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亚政治
从中日关系的深层矛盾看“东亚共同体”的未来——兼论东亚合作中的矛盾与竞争28-31

摘要:日本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构想以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从中日关系近年来的走势以及日本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冷淡态度来看,在中日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根本性冲突没有解决之前,日本不会加入有我国参与的任何形式的自由贸易协定.因此,日本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我国在该地区日益扩大的影响力.

对东亚模式的几点政治经济分析32-35

摘要: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中找出共同之处,是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发展模式的归纳是有意义的.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综合发展模式.它是在既不全盘否定传统东方文明,又不照搬西方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

冷战后的世界地缘政治形势评析36-40

摘要:冷战后的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界线比较清晰的四大地缘政治板块.这其中单极与多极竞争是冷战后时期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调整的主要内容.'9·11'事件与反恐战争使传统地缘政治观的影响有所淡化,但地缘政治本质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国际法视角下的六方会谈41-45

摘要:缔造和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迁就和适应不同的目标及其轻重缓急次序的过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遵循法的规范、发挥高超的谈判技巧、提出创造性的方案、保持良好的谈判势头.六方会谈旨在调停美朝冲突、推动多边会谈、遵循协商原则来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它法理上的作用和其政治上的作用一样,都是国际争端解决的关键,都是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东北亚论坛杂志东北经济振兴
中国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46-50

摘要: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日本、韩国还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当然,目前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主要周边国家贸易关系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利用日本和韩国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单个项目规模较小等问题.目前,既存在着东北地区加快发展与周边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机遇,同时也存在许多短时间内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和投资关系既需要抱有合理的预期,更需要采取可行的对策.

把握机遇 破除藩篱 在分工合作中振兴东北大农业51-55

摘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区域整体概念,振兴农业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层面.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兴农富民提供了难得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大区域观的视角提出破除行政区划的界限,发挥各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就可以在分工合作中配置好农业资源,不断增强东北大农业的整体实力,同其他产业一起共谋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业.

欧盟中小企业政策对东北地区就业的启示56-59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根据数据分析显示,目前东北地区农业、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均不能有效地带来就业的增长.欧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利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大规模就业,这也是我们应该选择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探析60-63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下,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与该地区大中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发展缓慢有密切关系.加快大中城市发展是推动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方向.为此,应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参与东北振兴,推动大中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及其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

东北亚论坛杂志日本问题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64-68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从已经经历过这一过程的发达国家道路看,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与我国的情况最为相似,因此,对日本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进行回顾,并对影响转移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回顾和分析,使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基本轮廓和基本经验渐渐清晰起来.对比日本的情况,结合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日本的经验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日本近代刑法变革简述69-72

摘要:刑法是国家之中的重要法律部门.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的刑法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发生了数次变革,这种变化发生的历程深刻体现着日本社会发展和法制发展进程中的被动性,而这种被动性中又有着很强的独立性.

东北亚论坛杂志俄罗斯问题
论列宁对社会主义“官”制的探索73-76

摘要:列宁十月革命前夕曾设想新政权实行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进行了大胆试验,结果很快失败.转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其中的'官'制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委任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列宁对巴黎公社原则的创新和发展,在当时及以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高度集权下的委任制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出现权力的腐败.列宁为了完善和改革社会主义的'官'制进行了不懈探索,有些思想成为宝贵的遗产.但因种种原因,列宁终未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俄罗斯参与构建欧洲新安全结构的阻碍因素77-80

摘要:俄罗斯参与构建欧洲新安全结构进程中存在三个主要的阻碍因素:国内问题;缺少同盟军的支持;俄罗斯选定的欧洲安全结构核心框架--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本身具有致命的缺陷.以上阻碍因素使俄罗斯在该进程中很难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