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茶业通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 34-1079/S 国内刊号
  • 1006-5768 国际刊号
  • 0.2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茶业通报是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学术期刊。茶业通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茶业综述、茶叶机械、茶叶化学、茶叶加工、茶文化

茶业通报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茶业通报杂志历史文化
茶传阿萨姆路线图99-101

摘要:茶树起源于云南热带季雨林西双版纳一带,古先民们在林中采食发现茶树叶片啮食后有助消化、提神、解毒疗疾的作用。遂将之引出林外进行人工栽培,由是,开启了茶树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转化过程。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化,它为人类健康送来了福祉。先知先觉的中华民族为人类造福的发明、

李斌省长对安徽农业大学提出的茶产业发展建议作重要批示发挥茶产业科技人才优势造福于民101-101

摘要:2012年7月17日,安徽省省长李斌对安徽农业大学两名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安徽省茶业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和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夏涛,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下称“建议”)作重要批示。

茶业通报杂志加工
坦洋工夫标准的传承与应用102-103

摘要:2005年坦洋工夫已经有福建省地方标准,2007年坦洋工夫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2009年福安市及时制定并颁布坦洋工夫国家标准。坦洋工夫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体现了标准的与时俱进,为指导当地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汉中炒青茶标准化初制技术104-105

摘要:汉中炒青是汉中茶区加工量最大,消费群体最多的大宗绿茶。因“香高、味浓、耐泡、保健”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广泛推广,历史上沿革的“手揉脚蹬太阳晒”的落后制茶工艺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的发展,

夏涛教授、张正竹教授入选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委会茶叶加工分技术委员会105-105

摘要: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传达了《农业部关于成立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农质发(2012)6号)。

茶业通报杂志历史文化
《茶学知识读本》读后有感108-109

摘要:近日,王镇恒、詹罗九两位老先生合著的《茶学知识读本》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两位老教授均是茶学专业毕业,又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开始从事茶叶教学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此书是两位老师在古稀之年合作完成的又一本很好的茶叶科普著作。

茶业通报杂志加工
汉中仙毫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109-110

摘要: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大巴山腹地,是陕南的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久负盛名。尽管民间流传着“雌鸡岭上茶,白河井中水”的佳话,历史上镇巴县并无名茶,与紫阳县并称“中原茶区”,以紫阳毛尖为历史名茶。1984年陕西省首只名茶“秦巴雾毫”研制出来通过鉴定,随后一时间市场名茶林立,品质参差不齐。

茶业通报杂志历史文化
论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茶业经济的初起111-113

摘要: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茶业经济是中国茶叶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秦汉茶业经济发展体现在茶业文献面世,茶区扩大,名茶产生,茶叶市场出现等方面。江南、东南沿海、巴蜀和荆楚、云贵等地茶叶产区的拓展及其茶叶市场的发展。表明三国两晋茶业经济有所进步。至南北朝时期,江淮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茶业得到较大发展。

论宋代茶叶市场管理中的榷茶法116-118

摘要:宋朝榷茶中的民有官收官销的官鬻法、民有官收商销的间接专卖法、民有官督商购商销的专卖法各有其严格的法律体系,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茶法条文加强对茶叶市场的控制,试图把茶利一网打尽。榷茶法对茶叶市场的管理弊病丛生,官府最终不得不以通商法加以取代。

茶业通报杂志栽培
利用当地资源,选育茶树良种121-123

摘要:陕西省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茶树良种选育初见成效。“陕茶1号”是陕西省第一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建议大力推广,同时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建立良种选育推广体系,进一步做好茶树良种选育工作。

茶业通报杂志历史文化
安徽茶歌舞及采茶戏浅评124-127

摘要:安徽采茶戏主要有茶歌、茶灯、茶戏等形式,内容大多反映安徽茶区的茶事活动,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安徽采茶戏是安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弘扬安徽采茶戏艺术,有益于推进文化建设与繁荣。

茶业通报杂志栽培
石门县有机茶开发的现状及措施129-131

摘要:本文分析了石门县有机茶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山区有机茶开发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山区有机茶开发的行政和技术措施。

茶尺蠖延迟交配对寿命及其繁殖力的影响131-134

摘要:本文研究了茶尺蠖成虫延迟交配对其产卵量、孵化率和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配时间的延迟,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延迟3d以上,下降趋势明显,延迟6d产卵量最低,且卵的孵化率为零。随着延迟天数的增加,成虫寿命显著延长,雄虫最高可达15.82d,雌虫可达13.97d,较之对照显著增加。茶尺蠖雌虫具有较短的交尾期,其生殖活力随着日龄增加而显著减弱。因此,采用性“迷向法”,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在此时间段干扰交配,将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茶业通报杂志经营管理
基于钻石模型的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分析137-140

摘要:茶产业是浉河区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该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做强做优茶产业,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业战略、相关支持性产业、机遇和政府六个方面对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茶业通报杂志栽培
茶网蝽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和为害程度的分级141-143

摘要:茶网蝽是我国西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南茶区可查证的历史资料中没有记载,更无大面积暴发的先例。近几年来,在川东地区大规模暴发后,由邻近的万源市传入镇巴的盐场、赤南等产茶地,并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暴发成灾,成为新入侵的危险性害虫。为此,镇巴县茶技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害虫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并展开了防控茶网蝽的试验。对害虫虫口密度的调查以及对受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是基础性研究的重点内容,两项指标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率团参加第24次国际茶叶标准会议F0003-F0003

摘要:2012年6月26日-28日,ISO/TC34/SC8第24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来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土耳其、日本等产茶国和英国、德国等消费国共4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由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任团长,代表团有福建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