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草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ataculturalScience

  • 62-1069/S 国内刊号
  • 1001-0629 国际刊号
  • 1.9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草业科学是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草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草业琐谈、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业界信息、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

草业科学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海拔带青藏公路取土迹地恢复草地植物群落的特征601-611

摘要: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高度、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虽然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杂类草(Weed)植物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却呈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Graminea)植物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植物高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中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无明显差异。说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随海拔升高,总群落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各个经济类群的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变化不一致。

东祁连山金露梅灌丛不同恢复期碳储量和土壤养分变化612-622

摘要:为科学评价灌丛不同恢复期碳储量和土壤养分变化规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从1997年至2018年20年来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灌丛不同恢复期碳储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金露梅灌丛的逐渐恢复,灌木碳储量增加1.4~6.2倍,灌丛下草本碳储量减少0.9~1.7倍,灌丛群落碳储量增加1.1~2.0倍;0–10cm土层容重减小,10–30cm土层容重则呈先减后增趋势;0–30cm丛间土壤全磷含量减小0.7%~6.0%,速效磷含量减小6.3%~28.8%,速效钾含量总体减小53.9%~61.0%,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全钾含量则呈先减后增趋势。丛内各层土壤有机质、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丛间的变化相同。综上,随植被恢复,碳贮量增加,但部分土壤养分呈减少或先增后减趋势,故建议以放牧利用为目的草地应适度控制金露梅灌丛大尺度扩张,以环境效益为目的的草地应促进进展演替。

河西干旱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分析623-631

一株巨菌草内生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测序分析632-639

摘要: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sp.)内生细菌为试验材料,利用平板对峙法筛出对玉蜀黍平脐孺孢(Bipolarismaydis)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巨菌草内生菌,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150 对该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分析、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直系同源簇[COG]聚类分析等。结果表明,抗菌作用最强的内生菌JK7-2 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290 Conrigs,整个基因组大小约8.4 Mb,GC 含量为73.17%,序列已提交至NCBI 数据库SRA BioProject 获得登录号:PRJNA451251。同时,预测其编码7 432 个基因,并发现多个与链霉素、青霉素和四环素产生等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巨菌草内生生防菌的抗菌机制以及挖掘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相关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两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640-650

摘要: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g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g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ga.i.·hm^–2、1.5倍推荐剂量51g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金盏菊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651-657

黄连花的光合日变化及干旱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658-665

摘要:为了明确黄连花(Lysimachia davurica)的光合特性,揭示干旱胁迫对黄连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以黄连花幼苗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自然条件下的光合日变化以及自然干旱5、10和15d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黄连花净光合速率(Pn)在一天中呈“单峰”型变化,14:00时达到最大值[9.18μmol·(m^2·s)^-1)],无“午休”现象。与自然条件相比,干旱胁迫下,黄连花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表观量子效率(AQE)降低,光补偿点(LCP)增加,光饱和点(LSP)先增加后减小,且净光合速率在胁迫15d时降为负值,说明黄连花的抗旱能力一般,可以承受10d的干旱胁迫。

褪黑素预处理提高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机理分析666-676

摘要:前期试验证明一定浓度褪黑素(melatonin,MT)预处理可以提高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抗旱性。为进一步分析褪黑素预处理影响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机理,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旱胁迫条件下25μmol·L^–1MT预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和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T预处理显著延缓了多年生黑麦草草坪质量、光化学效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速率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的上升速率。MT预处理通过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维持细胞内膜系统的稳定性。MT预处理也可能通过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异亮氨酸、脯氨酸、鸟氨基、赤藓酮糖和葡萄糖胺等相关代谢产物的积累,增强多年生黑麦草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性。

植物篱及过滤带防治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677-691

摘要:坡耕地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坡面构建植物篱或过滤带可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增强土壤入渗、拦截径流和泥沙、过滤氮磷及污染物,是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不同植物篱和过滤带对径流、泥沙、氮、磷,以及污染物的阻控效果,分析了该技术阻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深刻阐述了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阻控机理,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植物篱或过滤带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丘陵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依据。

运动场草坪坪床稳定性研究进展692-703

摘要:运动场草坪的核心功能是为其承载的运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运动表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提高运动场草坪坪床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根际层中沙粒的选择及加固材料的使用、混合草坪系统建植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草坪养护管理等。文章同时还探讨了当前运动场坪床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运动场坪床加固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柱花草SgSTOP1和SgSTO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704-712

草业科学杂志植物生产层
乌兰布和沙漠油蒿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其光响应曲线动态713-719

外源6-BA对紫花苜蓿盛花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结荚率的影响720-728

基于SSR标记的柱花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729-743

摘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为复杂性状关联分析提供基础。本研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8份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个多态性SSR标记在68份柱花草种质中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867个,每个SSR标记的Shannon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76~1.690和0.363~0.764,平均为1.195和0.577。根据SSR标记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将68份柱花草种质资源分为6类,群体结构分析中在ΔK达到最大时,K=6,因此将68份柱花草材料划分为6个群体,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将为柱花草遗传背景研究、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依据。

氮素水平对宽叶雀稗生理生态的影响744-753

海拔梯度对新疆梯牧草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754-7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草地类型牧草营养品质动态763-771

不同混播方式下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特征772-784

摘要:为阐明混播方式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型豆禾混播草地混播优势的影响,在新疆昭苏盆地采用同行混播、异行混播与不同豆禾比的播种方式建植混播草地,利用牧草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分析混播方式对生产性能优势的影响,以不同混播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与生产性能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探讨生产性能优势获得的途径。结果表明,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获得混播优势,其中同行混播+豆禾比50∶50、异行混播+豆禾比50∶50和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组合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优势明显,生产性能较高。2)混播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影响较小,单播燕麦具有较高的土壤浅层速效磷含量,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而同行混播方式则有利于土壤碱解氮的积累。3)以混播群体结构作为控制因素时,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依赖土壤氮素养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以混播比例作为控制因素时,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下(80%和100%),土壤氮素养分可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牧草产量优势,否则则为正向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负向影响牧草和粗蛋白产量、产量优势,正向影响种子产量优势,与混播比例无关联。因此,在冷凉牧区进行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草地建植时,采取同行混播+豆禾比75∶25的混播组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收获牧草产量和品质较优的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