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草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ataculturalScience

  • 62-1069/S 国内刊号
  • 1001-0629 国际刊号
  • 1.9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草业科学是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草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草业琐谈、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业界信息、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

草业科学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放牧对内蒙古荒漠草原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的影响1323-1331

摘要: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生长季内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试验设置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减少,且生长旺季(8月),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比禁牧分别降低了7.47%、41.96%和51.75%;草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P〉0.05);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无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矿物元素分布特征1332-1342

摘要: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0.05)。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常见的20种植物中,Ca在蓬子菜(Galium verum)中含量最高,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中含量最低;Mg在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中含量最高,在针茅(Stipa capillata)中含量最低;Mn在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中含量最高,在马蔺(Iris ensata)中含量最低;Zn在针茅中含量最高,在披针叶黄华中含量最低。针对家畜营养需求,采用适宜的草地利用方式、牧草品种和矿物元素补饲措施,有利于维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施氮对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氮素含量、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1343-1351

摘要:本研究以武功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施氮量75kg·hm^-2;N2:施氮量150kg·hm^-2;N3:施氮量300kg·hm^-2)下草甸土壤氮素时空变化规律和草甸植被根系形态特征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各施氮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时间推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7-9月间平均值降到最低(N0:111.7 mg·kg^-1;N1:140.6mg·kg^-1;N2:162.7mg·kg^-1;N3:1 169.0mg·kg^-1);各处理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3(10.27mg·cm^-3)〉N2(10.02mg·cm^-3)〉N1(8.0mg·cm^-3)〉N0(6.28mg·cm^-3),根长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3(20.1cm·cm^-3)〉N2(20.09cm·cm^-3)〉N1(17.2cm·cm^-3)〉N0(14.3cm·cm^-3),其中N0、N1和N2这3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0-150kg·hm^-2的施氮范围内,根系对氮素的积累(N0:13.7kg·hm^-2;N1:23.3kg·hm^-2;N2:31.2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武功山草甸施用氮肥时应注意其氮肥施用量(推荐施氮范围为0-150kg·hm^-2),避免氮素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鄂尔多斯高原灌草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1352-1360

摘要: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起着决定作用,探讨灌丛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高原天然分布的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过渡区的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植物群落,采用环刀法采集土壤样品,分析6个不同群落0-5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氏针茅向油蒿群落过渡的过程中,1)0-50cm土层土壤质地发生显著变化(P〈0.05),由砂质壤土变为砂土,土壤砂粒含量由阶段Ⅰ的77.5%上升到阶段Ⅵ的89.2%,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分别由阶段Ⅰ的0.59%和21.9%下降到阶段Ⅵ的0.21%和10.6%;表层土壤含水量由阶段Ⅰ的6%下降到阶段Ⅵ的4%,土壤容重由阶段Ⅰ的1.58g·m^-3上升到阶段Ⅵ的1.77g·m^-3;2)土壤全氮、全碳、全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5cm表层土壤的全氮、全碳、全磷分别从阶段I的0.08%、0.77%、0.41%下降到阶段Ⅳ的0.03%、0.25%、0.23%,土壤全钾整体上波动较大。3)土壤表层肥力下降,质量降低,水分含量降低,限制了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深根系的半灌木植物油蒿的入侵。在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应注重提高表层土壤质量,促进灌丛化草地的恢复。

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1361-1367

摘要:为了阐明皖北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以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真空慢速湿润法测定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分析了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色狗尾草(Setariag lauc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草灌丛0.5~0.25mm粒径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且具有较小的土壤容重和较高的孔隙度。说明石灰岩山地草灌丛植被的恢复有利于促进中小粒径(〈1mm)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al mean weight,GMD)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金色狗尾草+牡荆草灌丛和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牡荆灌丛,分别为0.47和0.61mm。说明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不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表层土壤团聚体状况的改善程度有所差异。本研究结果为石灰岩山地生态恢复功效及土壤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拮抗草坪蘑菇圈生防菌剂的关键发酵工艺及优化1368-1377

摘要:为获得草坪蘑菇圈病原菌拮抗生防菌剂的优化参数,本研究以拮抗蘑菇圈病原-肉褐麟小伞菌(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P〈01为目的菌,对其分别进行液、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类型及初始pH等条件,对最佳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物料、外源养分、发酵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最佳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条件下,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菌丝体干重含量最高,而在青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CSE)中有效菌数最高,且该发酵液对蘑菇圈病原的抑菌效果最佳,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最佳发酵条件为30℃、5d;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最适发酵培养物料为经浸提法去营养化的青秸秆粉,外源添加养分为料水比1∶50的青秸秆粉浸提液,最适发酵条件为33℃、9d。以上优化参数为草坪蘑菇圈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AMF对土壤压实胁迫下高羊茅生理的影响1378-1384

摘要:在土壤压实胁迫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壤压实梯度下,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高羊茅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不同程度高于未接菌处理,而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EC)较低。同一土壤压实处理下,接种AMF处理的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接种处理能有效地增强高羊茅的抗土壤压实能力,以混合接种处理最优。

砷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1385-1392

摘要:黑麦草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植物修复材料。为探究砷(As)胁迫下黑麦草的根系形态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特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00mg·kg^-1 As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一年生黑麦草(L.multiflorum)的根系形态和营养元素吸收情况,并分别对As吸收与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受抑制程度更加明显,分别降低47.6%和46.8%;多年生黑麦草根系As吸收能力是一年生黑麦草的1.2倍。As胁迫促进两种黑麦草根系对N、P、K、Mn元素的吸收,二者相比,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N、P、K三种大量元素受影响更大,而一年生黑麦草根系吸收微量元素Mn受影响更大。总体上看,多年生黑麦草的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能力对As胁迫更加敏感。

除草剂‘抹绿’对春季交播草坪草的影响1393-1399

摘要:针对湖南地区交播草坪春季平稳转换难的问题,以湖南地区常用的‘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tai No.3’)交播草坪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抹绿’,拟达到抑制一年生黑麦草潘多拉(Lolium multiflorum‘Panterra’)和多年生黑麦草蒙特利(L.perenne‘Monterey’)生长的目的,为‘兰引3号’结缕草的返青生长创造条件,从而顺利完成草相转换。结果表明,施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播草坪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绿色指数均先降低后升高,黑麦草体内丙二醛含量不断积累,相对电导率增大,黑麦草密度下降,‘兰引3号’结缕草密度增加。两个不同的黑麦草品种的交播草坪春季转换时,‘抹绿’最佳施用浓度为3×10^-2 mL·m^-2;在此浓度下,草坪草为‘潘多拉’的交播草坪45d完成转换,草坪草为‘蒙特利’的交播草坪60d完成转换。这表明适宜浓度的‘抹绿’能有效抑制黑麦草生长,促进草相平稳转换。这为草坪过渡气候带地区草坪交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过量表达甘菊CBF1基因提高拟南芥抗旱耐盐能力1400-1408

摘要:CBF是一类植物特异性、具有多种功能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将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的ClCBF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经过抗性筛选和RT-PCR验证,对其中表达量较高的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mmol·L^-1)甘露醇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2.0倍和1.2倍,在150mmol·L^-1 NaCl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1.1倍和1.4倍;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并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P〈0.05)。说明ClCBF1基因在拟南芥受到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低温胁迫对细茎柱花草与TPRC2001-1柱花草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1409-1415

摘要:为了探究柱花草的抗寒性,本研究以细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var.intermedia)和TPRC2001-1柱花草(S.guianensis‘TPRC2001-1’)营养期叶片为材料,分别进行时长为0(对照)、24h和48h的低温处理,然后对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柱花草叶片的抗寒性生理指标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上升。低温处理后,细茎柱花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TPRC2001-1柱花草(P〈0.05),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PRC2001-1柱花草(P〈0.05)。综合各项生理指标可得,两种柱花草的抗寒性强弱为细茎柱花草〉TPRC2001-1柱花草。

长叶红砂RtMY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1416-1424

摘要: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珍稀泌盐盐生植物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中克隆一个MYB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RtMYB1。RtMYB1基因具有780bp的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编码2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RtMYB1能够被盐、冷、高温、紫外照射(UV)和干旱(PEG)5种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这表明RtMYB1基因可能参与长叶红砂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调节途径。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长叶红砂的抗逆机理及发掘优异的抗逆基因奠定了基础。

青稞籽粒饲草性状遗传特征1425-1434

摘要:为了解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 Hook.f.)的饲草性状的遗传特征并选育具有优质饲草品质和高产的青稞新品种,对60份来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青稞籽粒饲草性状进行研究,利用TASSEL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对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关联分析,同时结合分离群体群分离法对影响籽粒饲草性状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青稞品种间存在丰富的籽粒饲草性状变异;群体结构分析显示该群体可以分成3个亚群,群体的分类结果与品种的来源地有密切的相关性;在非条件关联分析中共发现23个SRAP分子标记和籽粒饲草品质性状(包括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灰分含量)显著关联,而在条件关联分析中20和24个SRAP分子标记分别和籽粒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显著关联。同时利用分离群体群分离法,检测到37个SRAP标记与籽粒的饲草性状相关,其中2个影响籽粒粗蛋白含量,4个影响淀粉含量SRAP标记在非条件关联分析中检测到。该研究结果为青稞的籽粒饲草品质性状的改良和高产优质饲草青稞育种提供依据。

两种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435-1442

摘要: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苜蓿萌发对Na_2CO_3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1443-1450

摘要: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在碱性盐Na2CO3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和耐盐性强弱,以10个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2CO3(0、0.1%、0.15%、0.2%、0.3%)处理对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耐盐碱性差异明显;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苜蓿品种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大小不同;根据隶属函数值对供试苜蓿品种耐Na2CO3性由强到弱进行排序:中苜1号〉巨能〉YL702〉皇冠〉中草3号〉龙牧801〉YL80〉驯鹿〉YL604〉阿尔冈金。

过量使用抗倒酯对海滨雀稗草坪生长的影响1451-1458

摘要:抗倒酯(Trinexapac-ethyl,TE)具有抑制草坪垂直生长,减少修剪频率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但常常因为过量使用而造成草坪伤害。为此,本研究分别对3种抗倒酯类产品(P、M、N)设置常规浓度(1mL·L^-1、中高浓度(1.5mL·L^-1、特高浓度(2mL·L^-1、超高浓度(10mL·L^-1,通过比较其对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草坪草屑量、生物量、颜色、密度、生长速度的影响,为抗倒酯产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产品P、M、N在常规浓度下,草屑量分别下降70.0%、78.5%、80.0%,生长速度分别下降66.0%、51.5%、53.6%;超高浓度下,草屑量分别下降82.2%、87.8%、81.3%,生长速度分别下降71.1%、72.2%、83.6%,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处理对生物量影响也不显著。P、M、N这3种产品超高浓度处理使草坪草颜色分别从常规浓度处理的7.9、7.9、8.0分下降到7.3、7.2、7.2分,使草坪草密度分别从常规浓度处理的8.1、8.1、8.2分下降到7.5、7.4、7.4分。综合分析得出,在1 mL·L^-1常规浓度下,产品P对草坪生长速度抑制最强,且对草屑量、草坪颜色和密度影响较小,调控效果最好。过量使用抗倒酯不仅抑制效果不再明显,还会降低草坪质量。

温度和水分对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1459-1464

摘要:利用聚乙二醇(PEG)试剂室内模拟不同干旱(0、-0.10、-0.20、-0.40、-0.80、-1.60 MPa)和温度(10、15、20、25、30℃)环境条件,对西藏班戈县野生型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赖草种子在恒温10~30℃和变温10~30℃均能萌发.恒温25℃处理下,种子萌发达到了最佳响应;恒温15℃和变温20/30℃处理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恒温10和30℃对赖草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5);随着PEG渗透势的增加,赖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芽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而胚根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现象。25℃和蒸馏水处理下,野生赖草种子萌发效果最佳;而在25℃和-0.10~0 MPa渗透势处理下,赖草种子胚根优于胚芽生长。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1465-1471

摘要: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Zea mays)雅玉青贮8号、半紧凑型品种京科青贮516和紧凑型品种黎民518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密度高于籽粒产量的适宜密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刈割青贮时的绿叶片数、单株鲜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折)率、瘤黑粉病病株率逐渐增加;高密度下千粒重降低;青贮生育期略有延长。供试品种中黎民518最耐密植,京科青贮516边行优势强,最不耐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