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草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ataculturalScience

  • 62-1069/S 国内刊号
  • 1001-0629 国际刊号
  • 1.9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草业科学是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草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草业琐谈、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业界信息、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

草业科学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堆肥混合添加对土壤改良的影响1-9

摘要:以北京市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将污泥与园林废弃物堆肥按不同体积配比(1∶0,1∶3,1∶1和0∶1)混合后作为改良基质,设置不同施加量(无混合物、25%混合物、50%混合物、75%混合物、100%混合物),比较其对种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后盆栽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与园林废弃物堆肥1∶1混合后土壤p H相比对照有明显降低(P〈0.05),加入改良基质后与对照相比电导率均有提高,但4个月后电导率降低至正常范围(0.5~1.5 ms·cm-1);加入改良基质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且土壤速效磷成倍增加。本盆栽试验所用土壤重金属Cr、Pb含量较高,加入改良基质并种植高羊茅后4种重金属浓度均降低;重金属向高羊茅体内的迁移能力以Pb最强,Zn、Cr次之,Cu最弱;高羊茅的发芽与重金属Cr含量关系密切,而其生长则主要与土壤中氮的含量相关紧密。本研究表明,高羊茅作为常见草坪草,对重金属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可以用来改良被污染的土地;污泥与园林废弃物堆肥混合之后,虽然对重金属的总量无明显影响,但可能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更有利于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并降解。

围封年限对西藏高寒草甸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影响10-17

摘要:围栏禁牧是高寒草地恢复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学术界对适宜的围栏年限还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腹地的高寒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退化高寒草甸自由放牧、围封5年、围封7年和围封11年后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相比自由放牧草地,不同年限围封显著提高了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盖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不同围封年限之间,围封7年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但与围封5年和围封11年无显著差异(P〉0.05)。围封5年的地上生物量最高,且与围封11年存在显著差异(P〈0.05)。2)围封降低了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容重,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相比自由放牧草地,不同年限围封提高了高寒草甸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不同围封年限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围封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磷无显著变化(P〉0.05)。3)总体而言,围封有效恢复了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与土壤。不同围封年限下,围封5年和7年更有利于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恢复。

牦牛放牧强度对甘南高寒草甸群落特征与牧草品质的影响18-26

摘要:为探究长期牦牛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地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植物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以及牧草营养品质等。结果表明,1)牦牛放牧强度对牧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在放牧压力为零的对照区牧草地上生物量最大,约418.15 g·m-2;在高强度(6.5牦牛·hm-2)放牧下,牧草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2)高强度放牧干扰降低了植被物种丰富度,但对植被群落密度、可食与不可食牧草生物量比重影响不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表层土壤(0-10 cm)含水量和地表温度(0-10 cm)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地表温度呈递增趋势;3)放牧强度对牧草品质也有一定影响,但各放牧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适宜强度的牦牛放牧可能会促进牧草地下生物量生长,潜在影响不同经济类群的比重,维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

不同年限封育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地上植被的影响27-35

摘要:为了揭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变化规律,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限封育(0、5、15、23和32年)对草地植被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演替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枯落物量和厚度呈递增趋势,群落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群落密度呈递减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禾草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封育23年草地达到了峰值。不同年限的封育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地上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封育15年达到峰值。地上植被群落封育演替的一般模式为杂类草生长阶段→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逐渐占优势阶段→本氏针茅稳定发展阶段。

水氮耦合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36-45

摘要:为了研究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处理及0(N0)、30(N30)、50(N50)和100 kg·(hm2·a)-1(N100)4个氮素(NH4NO3)水平(其中不包括大气氮沉降),进行水氮交互试验。结果表明,1)CK×N和R×N处理下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随着施氮量增加,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30水平达到最大,W×N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2)对比W×N0处理,CK×N0和R×N0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水氮交互作用下,随着施氮量增加,CK×N和W×N处理有助于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R×N处理地上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水氮交互作用对一、二年生植物有显著影响(P〈0.05),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W×N)〉(CK×N)〉(R×N)。3)不同水氮交互作用下,地下生物量随土层增加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W×N处理可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在CK×N和R×N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荒漠草原物种地下生物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N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地下总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4)CK×N30和R×N30处理下,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与水分及养分有密切关系。

三江源区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46-53

摘要: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 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气候变化,牧草抽穗、开花、成熟和枯黄期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牧草抽穗期、枯黄和全生育期的土壤湿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两种暖季型草坪草优良品种耐践踏性评价54-62

摘要:采用模拟践踏处理的方法对8个狗牙根(Cynodon)品种和4个结缕草(Zoysia)品种的耐践踏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践踏处理对各参试品种的坪用价值指标造成了显著影响(P〈0.05),践踏处理之后各材料叶片变窄变薄,密度、盖度、均一性下降,叶色变浅,反弹率升高,践踏处理1~2个月对参试材料直立生长影响较小,而处理3个月后草层高度显著下降。不同材料的耐践踏性存在较大差异,在短期践踏条件下,8个狗牙根品种中阳江狗牙根和C29100M1的坪用价值显著优于其他材料,而在长期践踏处理下,苏植2号杂交狗牙根坪用价值最高。4个结缕草品种中,苏植1号杂交结缕草作为运动草坪的综合坪用质量最高。该研究为这些新品种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建植方式对兰引3号结缕草无土草皮质量的影响63-68

摘要:采用撒茎覆盖法、开沟植茎法、栽植法和撒茎镇压法4种方式建植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yin No.Ⅲ’)无土草皮,通过观测草皮生长过程中坪用性状,分析不同建植方式对草皮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兰引3号结缕草无土草皮生产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撒茎覆盖法的盖度为93.67%、密度为9 844株·m-2、均一性8.17、色泽7.6、生长速度4.63 mm·d-1、草屑生物量38.91 g·m-2均高于其余3种建植方式,且整体表现为撒茎覆盖法〉栽植法〉撒茎镇压法〉开沟植茎法。综合分析认为,撒茎覆盖法适合兰引3号结缕草无土草皮生产,而开沟植茎法成坪慢、盖度低,均一性较差,不适合作为兰引3号结缕草无土草皮的建植方式。

9种除草剂对狗牙根草坪中鸡眼草的防除效果69-75

摘要:为研究除草剂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草坪内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的防除效果,用72%2,4-D丁酯乳油、40%苞米兴悬浮剂、36%苄·二氯可溶性粉剂、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40%磺草灵水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阔草净水剂、暖草能可溶性粉剂、恶阔净乳油共9种除草剂对鸡眼草进行防除,在施药后3、6、12、20、30 d分别观察记载鸡眼草的外观状态,并计算药效指数、株防效,施药后30 d计算鲜重防效,并在施药后3、6、12、20、30、45 d分别观测记载狗牙根生长情况。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均可对鸡眼草实现一定程度的防除。在施药30 d后,9种除草剂中对鸡眼草防除药效指数、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的都是恶阔净乳油和暖草能可溶性粉剂,其药效指数分别为99.07%和98.77%,株防效分别为93.50%和91.50%,鲜重防效分别为86.61%和85.78%;施药后,恶阔净乳油对草坪草狗牙根生长没有影响,其他除草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恶阔净乳油可实际运用于狗牙根草坪鸡眼草的防除。

化学法和生物法制备巨菌草腐植酸的比较76-84

摘要:对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制备巨菌草(Pennisetum sp.)腐植酸和黄腐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硝酸、盐酸、乙酸、草酸、氨水均能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从而生产腐植酸和黄腐酸,其中10.0%氨水提取巨菌草得到的腐植酸含量最高,其次为37.5%硝酸和37.5%盐酸,草酸和乙酸提取得到的腐植酸含量最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毛霉(Mucor)、根霉(Rhizopus)、青霉(Penicillium)在巨菌草腐殖质的形成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根霉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最高,生成总腐植酸的含量最高。根霉发酵制备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是10.0%氨水提取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的1.45倍,毛霉发酵制备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是10.0%氨水提取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的1.29倍,而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发酵制备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比10%氨水提取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低。37.5%硝酸提取得到的黄腐酸含量是毛霉发酵制备得到的黄腐酸含量的1.79倍,22.5%盐酸提取得到的黄腐酸含量是毛霉发酵制备得到的黄腐酸含量的1.98倍。综上可知,生物发酵法制备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比化学法提取得到的总腐植酸含量要高,而化学方法提取得到的黄腐酸含量比生物发酵法制备得到的黄腐酸含量要高。

新疆阿勒泰地区罗布麻锈病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85-92

摘要:由罗布麻栅锈菌(Melampsora apocyni)引致的锈病是影响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16年调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盐湖、红沟两个野生罗布麻和6龄、7龄栽培罗布麻锈病的发生动态,分析了野生和栽培罗布麻锈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和生境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锈病均随罗布麻生长期的延伸而加重,其中盐湖、红沟罗布麻锈病分别在7月18日、8月3日达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86.47%和87.60%,随后发病率逐渐下降,生长末期下降至75.97%和53.78%;6龄、7龄栽培区锈病发病率分别在8月7日、7月23日达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25.52%和31.49%。野生罗布麻锈病病情指数和病害曲线下面积(AUDPC)分别为31.39~46.18和651.74~1 522.31,较栽培罗布麻相应指标高6.51~6.95倍及4.37~9.69倍。野生区罗布麻锈病的发生与降水量和植被总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栽培区罗布麻锈病的发生与罗布麻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P〈0.05)。

除草剂研发及其复混使用的现状与展望93-105

摘要:除草剂又称除莠剂,是可以有效消灭或抑制杂草生长的一类化学或生物药剂。近年来,化学除草剂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除草技术的日趋完善,极大地变革了传统的劳动生产方式。但是,化学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如何降低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并进一步提高除草效率,是目前除草剂领域研究的热点。发展新型绿色环保的除草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生物除草剂以其低污染、无残留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安全、高效地使用除草剂或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来防除和抑制杂草的生长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化学和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使用现状,并对除草剂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药效降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展开阐述,着重讨论不同类型或成分的除草剂或助剂复混使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除草剂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草业科学杂志植物生产层
旱、盐胁迫下黄芪种子萌发及其对水杨酸的响应106-114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以及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最终发芽率的影响,旨在研究两种黄芪种子对PEG和NaCl胁迫响应方式的异同及SA对两种黄芪种子在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保护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PEG和NaCl只能促进膜荚黄芪种子萌发。在-0.5 MPa PEG和-0.7 MPa NaCl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优于膜荚黄芪种子(P〈0.05)。SA浸种能促进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蒙古黄芪种子的耐胁迫性高于膜荚黄芪种子。两种黄芪种子对SA的响应方式有区别。SA浸种处理优于拌种处理。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115-122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防旱、抗旱。本研究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磷和水分对其生物量、株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变化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状况影响不显著,而接种AMF后可大幅度改善紫花苜蓿的抗旱性能。其中,水分充足(即田间持水量75%~80%)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水分降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株高显著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酶活性下降。接种AMF对紫花苜蓿的生长状况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作用。综合接种AMF和磷处理结果显示,施加0.25 mmol·L-1KH2PO4Hogland营养液并接种AMF的试验组抗旱效果最好,说明在干旱胁迫下,一定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可有效地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

低温胁迫对10份鹅观草属野生种质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123-132

摘要:为研究低温胁迫对鹅观草属(Roegneria)野生种质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采集自青海三江源区的鹅观草属6个野生种10个居群的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幼苗在-25~5℃低温胁迫下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供试材料细胞膜透性、Chl含量、MDA含量、SS含量、Pro含量以及CAT、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不同材料间变化幅度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渗出率持续增加,增加幅度为"小-大-小"的"S"曲线;MDA含量先是所有材料一致逐步提高,后是部分材料降低;CAT活性、POD活性、SS含量和Pro含量变化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倒"V"型;9种供试材料的Chl含量持续降低;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鹅观草属各材料的抗寒性能,抗寒性由强到弱顺序为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玛多)〉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铁卜加)〉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兴海)〉肃草(R.stricta)(同仁)〉曲芒异芒草(R.abolinii var.divaricans)(湟源)〉曲芒异芒草(R.abolinii var.divaricans)(泽库)〉短柄鹅观草(R.brevipes)(曲麻莱)〉紫穗鹅观草(R.purpurascens)(麦秀林场)〉短柄鹅观草(R.brevipes)(泽库)〉毛穗鹅观草(R.trichospicula)(泽库)。

育苗方式对甘草种苗质量的影响133-139

摘要:为提高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育苗效率和成苗质量,本研究设置温室穴盘育苗、温室苗床育苗、露地育苗3种育苗方式分析其对甘草种苗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及株高、根长、叶片数、总鲜重等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后20 d时,温室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出苗率分别达到54.8%和53.8%,极显著高于露地出苗率31.4%(P〈0.01);2)播后60 d移栽,温室内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3%和91.1%,而传统露地苗为93.5%,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3)播种后传统露地苗各性状指标都高于温室苗,其中叶片数和总鲜重两指标表现最为明显。传统露地育苗种苗性状指标高,但育苗时间较长(近一年),占用耕地;而温室育苗生物量较低但出苗率较高,育苗时间短(约60d)。生产中可以采用温室苗床育苗绿体移栽技术来提高甘草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时间和土地成本。

2017年12月国际市场主要畜产品与饲料价格分析139-139

摘要:12月国际饲料价格除豆粕持续上涨外,大豆、高粱和菜籽价格出现下跌;畜产品价格除瘦肉猪持续上涨外,其他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一、国际饲料市场平均价格除豆粕持续上涨外,大豆、高粱和菜籽市场价格出现下跌12月份豆粕、玉米、棉籽饼和苜蓿粉市场价格分别为355.54、135.65、260.00和207.39USD·t~(-1),环比分别上涨1.47%、0.36%、3.15%和0.67%。大豆、高粱和菜籽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357.10、143.00和382.29USD·t~(-1),环比分别下跌1.20%、0.33%和3.07%。豆粉平均价格为308.20USD·t~(-1),与11月持平。

菊芋生长后期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140-145

摘要:选择适时种植的当年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产区,根据不同生长期,于块茎收获期(霜降)前第0、14、28、42、56和70天,分6个时间点取样。每次取样根据大田地形和土质,选择5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选取1 m2,收获地上和地下部分。测定植株地上(下1/3,中1/3和上1/3)和块茎(地下)产量,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及生物总能。结果表明,菊芋生长后期,新鲜、风干和绝干物质产量的地上不同部位、地上、地下部分、全株以及地上/地下的比例,都随着生长期发生极显著的变化(P〈0.01)。整个地上生物粗蛋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1)。整个地上生物总能产量霜降前两周最高,地下部分霜降最高,全株分析霜降前两周最高(P〈0.05)。菊芋生物蛋白产量为3 206 kg·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蛋白质产量(3 146 kg·hm-2)高2%。菊芋生物总能为8.33×105MJ·hm-2,比玉米+小麦总生物总能产量(6.06×105MJ·hm-2)高37%。从饲料产量来看,菊芋块茎收获前两周,生物产量最大,是用作饲料用途的适时收获期。菊芋种植生物产量优于玉米和小麦总生物产量。种植菊芋是解决生物能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