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草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草业论坛、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农业、草地畜牧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1001-0629
  • 国内刊号:62-1069/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51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3
  • 综合影响因子:1.61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草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思考

摘要:<正>一、背景20世纪7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常受到风沙天气的危害,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为了防治风沙,保护农田,林业部提出建立"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市、自治区),计551个县,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这一工程得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的批准,于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委以计字(1978)808号文件正式批准,这一工程成
2195-2197

高寒牧区不同土地覆被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摘要:对祁连山东缘高寒牧区同一海拔带不同土地覆被类型(草地、灌木、裸地)的土壤有机碳、总氮、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有机碳密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层次变化,SOC和TN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在0-60 cm的土层深度内,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40.42 kg·m-2),其次是灌木(32.42kg·m-2),裸地最小(9.33 kg·m-2)。不同土地覆被下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明显并具有层次性,且均表现为草地>灌木林地>裸地。高寒草地由于过度放牧而严重退化为裸地或黑土滩时,SOC、TN、POC、LFOC、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急剧降低,导致土壤和草原生态系统质量恶化。因此,合理放牧、调控人类生产活动是维护高寒草甸草原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98-2204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储量动态

摘要:放牧制度是影响草原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从碳储量角度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土壤碳储量动态特征,对草原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样地、划区轮牧样地和围栏禁牧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个生长季(5-10月)0-3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显著低于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P<0.05),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经过明显的2次碳源过程和1次碳汇过程;划区轮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汇和1次碳源过程;围栏禁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源过程。3)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净增量均表现为碳源,其中自由放牧样地表现为最强碳源,其次为划区轮牧样地,围栏禁牧样地为最弱碳源,分别为-0.75、-0.45和-0.32 kg·m-2。综合分析表明,放牧制度明显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储量积累过程,减少碳释放的放牧制度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围栏禁牧、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
2205-2211

基于GIS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变化分析

摘要:为了定量分析内蒙古荒漠草原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本研究使用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及周边共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平均风速资料,了解荒漠草原基本气候状况,对各要素的年、月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显著上升,西部地区2000年后升温2.7℃,2月平均气温升高4℃左右;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大部分阶段地区年代间变化35 mm左右,北部和中部偏南部分站点冬季降水显著增多,西部春秋季有减少的趋势;年平均风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减弱(0.1~1.4 m·s-1),春季、冬季风速减弱较多。
2212-2220

鲁东南滨海地区观赏草的观赏适应性评价

摘要:对日照市引种的10科20属32种观赏草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和景观特性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分为(Ⅰ~Ⅴ)5个等级。结果显示,Ⅰ级:花叶芦竹(Arundo donax)和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有极高的观赏适应性价值,完全适合在日照地区推广;Ⅱ级:芒类、狼尾草类、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17种材料,有较好的观赏适应性,可以在日照地区推广;Ⅲ级:水葱(Scirpus validus)、鸢尾(Iris tectorum)等8种材料,各项指标的得分都很高,但花序不明显、观赏价值较小或花期短,可以推广;Ⅳ级:苔草(Carex tristachya)、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和灯芯草(Juncus effusus)3种观赏草的引种较少,需要先适量种植,再进一步评价;Ⅴ级: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沿阶草(O.bodiniert),不适宜做观赏植物,建议做地被植物。
2221-2229

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与绝大部分农作物共生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可提高作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耕作、秸秆覆盖、轮作、施肥、农药施用等农业管理措施,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AM真菌多样性、菌丝长度及其侵染率,进而影响AM真菌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其中,免耕、秸秆覆盖、轮作、施有机肥均可以促进AM真菌的侵染,并对AM真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而耕作、单作、化肥、除真菌剂则会降低AM真菌的侵染率,亦可影响AM真菌多样性。本文归纳了上述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的作用及机理,以期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充分利用AM真菌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的功能。
2230-2241

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

摘要: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当前草地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非生物因素、人类活动、生物因素3方面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p H、放牧、开垦、施肥、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外来入侵植物、植物根际等方面具体阐述这些因素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草地对外界因子的响应机制和适应对策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42-2250

人工老化对两种披碱草属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黑紫披碱草(Elymus atratus)和老芒麦(E.sibiricus)作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温(45℃)高湿(相对湿度100%)的人工老化方法对供试种子处理0、1、2、3、4、5、6和7 d。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黑紫披碱草和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老芒麦种子的下降幅度高于黑紫披碱草。丙二醛的含量随种子老化进程缓慢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黑紫披碱草的抗老化能力强于老芒麦。
2251-2256

遮阴对草地早熟禾和紫羊茅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优异(Merit)、新哥来德(Nu Glade)和肯塔基(K.B.G)3个品种和紫羊茅(Festuca rubra)的两个品种宝瑞(Boreal)和梦神(Rubra),共5个品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在人工遮阴控制下,对其耐阴性进行了比较,试验设置的遮阴处理分别是遮阴度22%、45%、66%、83%,以不遮阴的全光照为对照(CK)。结果表明,遮阴显著提高了各试验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P<0.05),并且随遮阴度增加而增加;胚根长随遮阴增加而减小,而胚芽长度随遮阴增加而增长。
2257-2261

《草业科学》2015年征订启事

摘要:<正>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草业科学》1984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
2261-2261

黄花草木樨水浸液中香豆素的含量及其对7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化感物质香豆素在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中的含量,并验证其化感抑草潜力。试验采用液质联用(LC/MS)测定了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的香豆素含量,并采用生物检测测定了不同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Victori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黄花草木樨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香豆素的含量为46.78μg·m L-1,占水浸提液干物质总量的1.152%;香豆素在40μg·m L-1时能显著抑制多花黑麦草、萹蓄、红三叶、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P<0.05),香豆素浓度在80μg·m L-1时,除了对籽粒苋的种子萌发表现出促进作用外,对其余供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黑麦草、萹蓄和红三叶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完全抑制。香豆素在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的含量较高,香豆素对多花黑麦草、稗草、萹蓄、红三叶、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等植物具有很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其对不同植物的化感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有较大差异。
2262-2269

藏北高原不同海拔四川嵩草克隆种群表型和繁殖对策

摘要: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海拔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克隆种群相关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显著影响四川嵩草克隆种群的特征参数、生物量及分配和种子萌发率(P<0.05);藏北草甸四川嵩草的最适分布海拔为4 400 m左右,随海拔的升高,四川嵩草株高、分株数以及生物量积累都呈现下降的趋势;繁殖枝数、穗粒数、萌发率等有性繁殖指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千粒重维持相对稳定;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四川嵩草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至克隆繁殖器官,因此在海拔高度变化的过程中四川嵩草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权衡,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四川嵩草表现出逐步降低有性繁殖投入(穗重比降低)而增加克隆繁殖投入(根状茎重比增加)的策略。
2270-2276

秦王川灌区4个中型狼尾草的大田生产性能比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个中型狼尾草(Pennisetum longissimum var.intermedium)野生驯化新品系在甘肃省永登县秦王川盐渍土区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面积及分蘖数等性状指标的变化特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1号、2号和3号出苗快,成熟早,生育天数147 d左右;品系4号出苗迟,成熟晚,生育天数160 d。1号中型狼尾草生长最快,其株高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材料(P<0.05),在开花期达最高(187.94 cm);品系3号生长较慢,株高最矮(150.51 cm)。生育前中期,参试材料单株叶面积、茎粗逐步增长,抽穗期以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品系1号、2号和4号变化一致且明显高于品系3号。品系2号分蘖能力最强,其次是品系1号、3号和4号。综合评价认为,中型狼尾草品系1号和2号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成熟早,综合生产性能优良,适宜在永登县秦王川盐渍土区推广种植。
2277-2285

追施氮肥对苏丹草光合特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摘要:以新苏2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Xinsu No.2’)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追施氮肥,以揭示施氮对苏丹草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苏丹草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当追肥超过600 kg·hm-2时,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对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随追肥量增加SPAD值随之增大,追肥量超过450 kg·hm-2后,SPAD值增幅较小或不增加。追施氮肥可有效增加种子千粒重、穗粒数,从而使苏丹草种子产量明显增加,然而,追施氮量增加,落粒率升高,产量增幅明显减小,追氮150与300 kg·hm-2时,产量增幅分别达23.7%和32.2%,而追氮750 kg·hm-2时,产量增幅仅为3.9%,追施氮肥600 kg·hm-2时,可获最大种子产量3 815 kg·hm-2。综合苏丹草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认为,追肥量为600 kg·hm-2为最佳,此时光合速率最大,并可获得最大种子产量。
2286-2292

2014年11月国际市场主要饲料与畜产品价格分析

摘要:<正>11月国际饲料价格呈现增长趋势,国际畜产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一.玉米、大豆、豆粕、菜籽、高梁和豆粉市场价格上涨,棉籽饼市场价格下降,苜蓿粉市场价格与10月持平11月份玉米、大豆、豆粕、菜籽、高梁和豆粉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146.91、379.37、383.97、405.10、140.28和407.65美元·t-1,环比分别上涨6.8%、7.0%、11.2%、6.3%、8.6%和11.9%。棉籽饼市场平均价格
2292-2292

放牧方式和施肥梯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摘要:通过比较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及其相关关系对两种放牧方式和4种施肥梯度的响应,分析了放牧方式和施肥梯度对该类草甸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P<0.001),减小了群落生物量,增加了杂类草在生物量中的比重,抑制了禾草类物种的生长,而施肥则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P<0.001),但是增加了群落生物量,抑制了杂类草类的生长,增加了禾草类在生物量中的比重。在全年放牧的所有施肥区,物种丰富度均未呈现显著变化(P>0.05),而在全年封育的所有施肥区,物种的丰富度均显著下降(P<0.001),这表明放牧是主效应,施肥效应被放牧效应所掩盖。在放牧处理或施肥处理下的所有试验小区中,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均呈负相关关系,且这种负相关程度随着施肥水平增加或封育禁牧而显著增强。本研究还发现在该地区牧场中进行适度的氮肥撒施可以既不影响物种的丰富度,又能增加群落的生产力,而且可以提高优质牧草在群落中的比重,这是一种最佳的群落性能,能够承载更多的牲畜进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且不会导致当地草原的退化,适宜在该地区牧场中进行推广。
2293-2300

放牧对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摘要:放牧是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在放牧过程中,牲畜通过采食、排泄和践踏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草地土壤种子库,土壤种子库和植物群落间的关系也因此会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放牧对土壤种子库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种子库和植物群落间的互作关系4个方面做了归纳总结,旨在为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301-2307

优质牧草、绿肥草木樨的研究进展

摘要:草木樨(Melilotus)是一种优质牧草和绿肥作物,具有高产优质、耐盐碱、抗寒等特点,本文从其作为优质牧草的饲用价值、草产量、种子生产等特性和作为优质绿肥作物时对土壤、后茬作物的影响两个大方面,对国内外草木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基础上,就目前我国草木樨研究中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草木樨的研究提供参考。
2308-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