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草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草业论坛、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农业、草地畜牧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1001-0629
  • 国内刊号:62-1069/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51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3
  • 综合影响因子:1.61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草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专论

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必须突破效益制约

摘要:我国南方草地资源面积较大,蕴藏着巨大的畜牧业发展潜力,长期以来,各地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草地畜牧业发展。近几年,为减少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南方一些地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把种草养畜作为统筹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草地畜牧业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回顾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现状,不难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看,
1913-1916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NDVI格局与梯度变化

摘要:黄河源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随气候环境因子梯度变化值得重视,本研究利用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随水热梯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12年来黄河源区草地NDVI平均值为0.5578。NDVI最高的地区为久治和甘德县,其次为达日和玛沁县,玛多、称多和曲麻莱县NDVI最低。扎陵湖和鄂陵湖以北的高寒草原地区为研究区内NDVI低值区。近12年来,草地NDVI年变化速率均值为0.0024,变异系数均值为0.0767,变化幅度较小。该区从东南至西北NDVI变化速率和变异系数上升,该格局是气候变化、草地现实载畜量下降和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三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黄河源区气候环境因子自西北向东南存在梯度变化,形成水热梯度,从而导致草地NDVI、NDVI变化率和NDVI变异系数存在梯度变化。年平均气温与NDVI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NDVI变化率和NDVI变异系数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年降水量和湿润指数与NDVI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NDVI变化率和NDVI变异系数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海拔与NDVI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NDVI变化率和NDVI变异系数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
1917-1925

短期放牧对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摘要: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在昭苏草句草原上研究了短期放牧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土壤颗粒组分比例、土壤轻组组分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期放牧地可以降低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增加0-10cm的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颗粒组分比例。放牧强度对土壤易氧化碳分配比例、颗粒组分比例的影响波动性较大,而对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与轻组组分比例的影响不显著(P〉0.05);初步认为10—20cm土层易氧化碳、易氧化碳分配比例与颗粒组分比例,尤其是易氧化碳分配比例,可作为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
1926-1932

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

摘要:利用距离取样法对新疆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群落在不同旅游地段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及曲线拟合分析研究物种、功能群及群落3个尺度植物多样性一生产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距离旅游景点越近的地段,属、种的数量显著减少;伴人植物逐渐成为群落优势种,而山地草甸原有的优势种逐渐变为伴生种甚至消失;多年生莎草、多年生豆科植物和多年生根茎禾草受到抑制,而一、二年生草本则受益;物种、功能群和群落多样性及其生产力均降低,群落结构简化,群落稳定性降低。随着植物多样性尺度的扩大,旅游干扰的效应有所减缓。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高,土壤容重、紧实度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低,而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适中,会使3个尺度的植物多样性及生产力提高。反之,则会使山地草甸原有的优势种及功能群生长受到抑制,而有利于伴人植物生长,并使群落生物量与草地品质下降。因此,外界的旅游干扰因素和土壤因素均可影响物种、功能群及群落3个尺度的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生产力水平。
1933-1943

小兴安岭3种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摘要: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对小兴安岭3种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吸光值(AWCD)在春季表现为,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红松林〉椴树(Tiliaamurensis)红松林〉白桦(Betulaplatyphylla)人工林;夏季,蒙古栎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白桦人工林;秋季,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白桦人工林;冬季,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白桦人工林。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土层深度变化表现为:物种丰富度指数(sw)、物种优势度指数(SP)和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McIntosh)均以蒙古栎红松林最高,且显著高于白桦人工林。由此可见,原始阔叶红松林较人工林土壤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1944-1947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摘要:本研究用黄芪(Astragalasmongholicus)一年龄种苗为材料,从恶霉灵、甲基托布津、高巧+瑞苗清3种药剂中筛选出防治黄芪根腐病的最有效药剂。结果表明,高巧+瑞苗清药剂组合(22512+24012g·hm-2)防治效果最佳,为32.21%,其次为甲基托布津药剂处理(502.5g·hm-2),而恶霉灵处理(700.5g·hm-2)防治效果最差,为-0.07%。虽然3种供试药剂对黄芪根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防治效果均不明显。
1948-1952

杂交狗牙根内生固氮菌的接种效果

摘要:本研究从野生狗牙根中分离出的内生固氮菌中,选择固氮酶活性最高、中等及最低3种类型的内生固氮菌,采用3种接种方法,即菌液浸泡、菌液浸泡+浇灌菌液6次及菌液浸泡+浇灌菌液12次,给天堂419杂交狗牙根(Cynodondactylon×C.transvaalensisCV.Tif-419)接种,并进行施尿素处理和不施尿素对照盆栽试验,探讨内生固氮菌的接种方法及效果。结果表明,固氮酶活性中等的菌液对杂交狗牙根地上部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其它接种菌液和对照;菌液浸泡的接种方法对天堂419杂交狗牙根地上部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大于菌液浸泡+浇灌菌液6次和菌液浸泡+浇灌菌液12次接种方法以及对照。菌液浸泡方法适用于植物内生固氮菌的接种,但接种方法对菌群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尿素处理对接种杂交狗牙根地上部内生固氮茵固氮酶活性及菌群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1953-1959

新疆白三叶的形态特征及坪用性状

摘要:新疆野生白三叶(Trifoliumrepens)资源丰富且抗逆性强,试验通过分析白三叶的分枝数、叶片特征、花序数等形态指标及坪用性指标,对白三叶的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材料具有抗性强,开花早,花色鲜艳,花期、绿期持续时间长和观赏性强等特点。其中,呼图壁的材料均具有返青早、草层低矮(17.1~21.3cm)、花期(150~154d)和绿期(221~225d)较长等优点,适宜作为观赏性草坪草;天池的材料E(24.30cm)和昌吉的材料F(26.10cm)草层较高,适宜作为饲用牧草;特克斯的材料H叶量大(0.335个·cm-2)且花(0.216个·cm-2)多,适宜作为蜜源植物。
1960-1967

高羊茅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摘要: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系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冷季型草,具有耐热性强、耐践踏能力强、成坪后常绿、适应土壤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种植。本文就近30年来高羊茅遗传转化、基因工程及逆境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综述,分析了目前高羊茅抗逆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968-1972
草业科学杂志草人诗记

意马心猿

摘要:老来方知世事艰,扁舟湍流更险滩。山穷水复终有路,世道人心竞无鉴①。胸次丘壑委霾雾,头上日月阅大千②。踯躅双足难逾矩,且将意马驭心猿③。
1973-1973
草业科学杂志植物生产层

不同激素配比对“ABBY”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摘要:以结实率高的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品种“ABBY”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利用MS基本培养基为介质,探索不同浓度2,4~D和6-BA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mg·L。2,4-D+0.2mg·L-16-BAN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迭54.74%;Ms+1.0mg·L-12,4-D+0.4mg·L-1 6-BA的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稍低,为45.81%,但愈伤组织质量最好。愈伤组织分化2~3代后,Ms+3mg·L-16-BA+0.2mg·L-1NAA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100%,且分化率明显受愈伤组织培养时间及培养环境的影响。
1974-1979

草地早熟禾胚胎结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初探

摘要:为了掌握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胚胎结构,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胚胎为材料,探讨了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环节的不足和改良措施,分析比较了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在番红-固绿和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两种双重染色剂及不同染色时间组合条件下所产生的效果。具体改良措施:在常规的石蜡脱水程序上将95%的酒精换为95%的伊红溶液,在透明过程中采用多梯度透明法,在浸蜡过程中采用逐级浸蜡逐级加温,在展片过程中采用40℃的温水展片捞片。结果表明,在这些改良措施的基础上,染色过程中使用埃利希氏(Ehrlich’s)苏木精-伊红双重染色30min、自来水返蓝30min,可获得染色效果较好的石蜡切片。
1980-1986

夏天无的试管苗诱导

摘要:采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不同切取部位及不同温度对夏天无(Corydalisdecumbens)块茎出芽,芽增殖及试管苗生根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16℃下,夏天无块茎出芽,芽增殖及试管苗形成效果最好;夏天无块茎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2.5mg·L1-16-BA+0.1mg·L-1NAA+0.5mg·LGA3+3%蔗糖+0.75%琼脂,芽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3.5mg·L-16-BA+0.1mg·L-1NAA+0.5mg·L-GA3+3%蔗糖十0.75%琼脂;连同块茎表皮一同切取的芽增殖效果较好,平均单芽增殖数为3.71,丛生芽生长健壮,后期易成苗;试管苗在未加任何激素的1/2MS基本培养基上幼苗生长和生根效果最好。
1987-1994

俄罗斯杂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为实现对俄罗斯杂花苜蓿(Medicagosativasubsp.varia)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从而为苜蓿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本研究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俄罗斯杂花苜蓿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种类与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为建立其再生体系作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俄罗斯杂花苜蓿的下胚轴比子叶更适合诱导愈伤组织,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L0mg·L-12,4-D+0.5nag·L-16-BA+0.5mg·LKT;而以子叶为外植体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12,4-D+1.0mg·-116-BA+1.0mg·L-1NA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1KT+0.3mg·L-1NAA,下胚轴和子叶愈伤分化率分别为83.3%和91.1%;生根成苗培养基为1/2Ms+1.0mg·L-1IBA,生根率达96.7%。
1995-2000

野生东北百合生物量及主要营养元素的分配

摘要:对野生东北百合(Liliumdistichum)的生物量和N、P、K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生长期内,东北百合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大,叶的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分配逐渐增加,生殖构件与叶呈显著负相关;生殖构件N、P、K的分配高于营养构件各元素的分配,营养构件中P的分配差异不大。
2001-2004

钠盐胁迫对白花草木樨种子发芽的影响

摘要:采用纸上培养法,对白花草木樨(Melilotusalbus)种子在4种钠盐(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不同浓度(0%、0.2%、0.4%、0.6%、0.8%、1.0%、1.2%、1.4%、1.6%和1.8%)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钠盐对白花草木樨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根长度及耐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钠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草木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耐盐指数均逐渐降低,种子发芽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幼根生长逐渐受到抑制。低浓度NaCl和Na2SO4能够促进草木樨种子发芽。草木樨种子对4种钠盐的耐盐强弱顺序为Na2SO4〉NaCl〉NaHCO3〉Na2CO3。
2005-2010

宁夏中部干旱带苜蓿碳同位素分辨率的替代指标

摘要:为了研究苜蓿(Medicagosativa)节水品种筛选碳同位素分辨率替代指标的可行性,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采用喷灌方法,设置3种水分处理,即,严重水分胁迫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中等水分胁迫(灌溉302mm)和充分灌水(562mm),对10个品种苜蓿材料始花期和盛花期的整株和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13C)与灰分含量、比叶重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分处理对叶片及整株△13C、叶片灰分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整株△13C与比叶重呈负相关;严重水分胁迫及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叶片△13C及整株△13C呈显著正相关;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及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整株灰分含量均与整株△13C呈显著负相关;在中度水分胁迫处理下,叶片△13C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宁夏半干旱地区有限供水的条件下,苜蓿的叶片比叶重、相对含水量和整株灰分含量可以作为叶片△13C的替代指标来预测苜蓿的蒸腾效率。
2011-2017

高温胁迫下百脉根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摘要:以8个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温胁迫下,测定分析了各种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6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种质间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增强,百脉根各种质的相对电导率、MDA和Pro含量增加,CAT和POD酶活性(除B01种质外)呈升高趋势,S0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从测定的6个单项指标中抽取出两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5.41%。综合3个温度梯度下8个百脉根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D)值,可以推测出各种质耐热性顺序为B08〉B04〉B05〉B18〉B03〉B12〉B02〉B01。
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