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草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草业论坛、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农业、草地畜牧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1001-0629
  • 国内刊号:62-1069/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51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3
  • 综合影响因子:1.61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草业科学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专论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摘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胆用牛羊达到3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1-3

谈普及大学基础学位课程

摘要:本文建议我国学位制度与学历制度脱钩,让现代科学知识摆脱学历制度的禁锢,以大学基础学位课程的形式逐步普及,鼓励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后走从实践中增长才干的路,以很低的成本,改变年轻人一生的命运,为中国经济增添无限的活力。
4-6
草业科学杂志业界信息

任继周院士著《草业琐谈》出版

摘要:任继周院士著《草业琐谈》已于2009年底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任继周院士随笔性杂文集。作者记述了个人从事草地农业半个多世纪所见、所感和亲身经历。全书分纪人篇、纪事篇、纪言篇,正文60篇。
6-6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放牧对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在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的同一草地地境上,按放牧退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并测定每一样地内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地上总生物量与中旱生植物的生物量变化保持一致,均呈降低趋势;中生植物先呈增加趋势,后下降;旱生植物呈增加趋势;群落优势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呈降低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先增加,而后降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优势度指数则相反。
7-10

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

摘要: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Leymus chinensis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及放牧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表现为常年放牧地高于混合放牧地,且差异明显。常年放牧地表现为轻牧〉重牧〉中牧〉围封未放牧地,混合放牧地除“轻牧+割草”与“中牧+割草”在20-30cm土层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以外,各个放牧强度问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土壤全氮在不同的放牧梯度间及不同土层深度间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大体相同,趋势表现为轻牧〉重牧〉中牧〉围封未放牧地,而混合放牧地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相比较常年放牧地,混合放牧地的全氮含量要低。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重牧下有机碳含量要高于中牧,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C4植物增多而引起的。
11-14

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生态旅游发展

摘要:中国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以及保护区内资源有效利用的现状与全国其他行业所属自然保护区相比明显滞后。依托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大、类型多、市场条件佳等优势,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应该遵循的5个原则,即保护优先、科技先行、生态旅游与草原文化相结合、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共同受益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15-19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植被枯落物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通过对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育流域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现存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枯落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布规律。对60个样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与坡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枯落物现存量最小值出现在坡度25.5°的位置;阴坡枯落物现存量比阳坡高25.1%,沟坡枯落物现存量比梁坡高41.7%;地表生物量与枯落物现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土壤含水量与枯落物现存量呈正相关性;土壤含水量与地表生物量两者的共同作用对枯落物现存量影响明显。
20-24

喀拉峻草原纳里橐吾的种群特征

摘要:研究了伊犁喀拉峻草原纳里橐吾Ligularia spp.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过程,对比围栏封育和放牧利用(围栏内外)纳里橐吾种群及有性生殖株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1)天然草地中纳里橐吾重要值的变化与自身生长过程基本一致;2)种群特征(盖度、密度、开花株数和地上生物量)在囤栏内外其差异程度从不显著(P〉0.05)到极显著(P〈0.01)不等;3)纳里橐吾有性生殖株数量特征在围栏内外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4)代表有性繁殖大小的生殖生长比率(花序长/株高)在围栏内外都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个体大小和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纳里橐吾的生长明显受密度大小制约。
25-29
草业科学杂志业界信息

3月国内市场主要畜产品与饲料价格分析

摘要:畜产品肉类平均批发价格,羊肉和牛肉较高,其次是猪肉,鸡肉最低(表1)。羊肉批发价西部分别高于东、中部6.9%、10.0%;牛肉批发价西部分别高于东、中部8.4%、1.9%;猪肉批发价中部分别高于东、西部11.3%、5.5%;鸡肉批发价西部分别高于东、中部10.5%、7.69/5。与2月相比,猪肉、牛肉和鸡蛋批发价分别下降11.6%、1.4%和5.6%;羊肉上涨I.8%;鸡肉和牛奶基本持平。
29-29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中的应用——以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为例

摘要:采用样带法,以毛鸟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一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体大小在4个和6个样地单位时,曲线波动大,干扰了界面的判定。而最小窗体大小为8个时,能很好地进行界面的判定。样带A和样带B在样地20~25都出现了波峰。游动分割窗技术是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和群落划分的有效方法,并在小尺度研究中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界面的边界和宽度。
30-33

用链烷技术研究土壤与植被原生关系

摘要:采用链烷技术研究河北坝上地区退化草地土壤的饱和链烷相对浓度模式,与未退化草地优势种的饱和链烷相对浓度模式对比,探究土壤与植被的原生关系。发现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样地、马蔺Iris lacteal样地、鼠洞样地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样地的土壤链烷相对浓度模式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链烷相对浓度模式相匹配,推测这4种退化草地的原生植被与当前未退化样地植被相似;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样地与羊草的链烷相对浓度模式匹配较差,与冷蒿的链烷相对浓度模式匹配较好,说明土壤的链烷相对浓度模式的变化可以反应出地上植被的变化情况。土壤链烷来自植物的根、枯落物和种子,土壤链烷相对浓度模式的稳定存在,说明相对于植被退化,土壤退化有滞后性。
34-39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研究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准确掌握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对预测土壤碳释放量趋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明确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储量及碳汇/源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围封草地与放牧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法分析了0~30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及其在5—11月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封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递减的变化,放牧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5-11月围封草地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2.8~4.0kg/m^2,变幅为1.2kg/m^2。5—9月放牧地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3.4~4.7kg/m^2,变幅为1.3kg/m^2。围封草地在5—8月为土壤碳源过程,8-9月为土壤碳汇过程,9—11月为土壤碳源过程。放牧地土壤碳库较稳定,无明显的碳汇/源的变化过程。合理的放牧利用有助于土壤碳的积累,减少碳释放。
40-45

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摘要:分析了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土壤全磷的变化幅度较小。退耕还(林)草不同类型栽培草地与其各自对照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在0~10、10-20cm土层上多呈现显著差异(P〈0.05)。总之,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其对照的土壤,并且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46-50

人工种植盐地碱蓬改良吹填土的试验研究

摘要:为解决吹填土基本理化性质差的问题,研究以盐地碱蓬Suaedasalsa为材料,研究了它对吹填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试验分4个小区,完全随机区组排列,1年后分0~5、5~20和20~40cm三层采样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以盐地碱蓬周围裸地土壤为对照。结果表明,种植盐地碱蓬能显著增加各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显著减少各层土壤容重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且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增加的最为明显;显著降低各层土壤盐分,盐地碱蓬种植地从表层、中层到深层脱盐率依次为50.54%、43.74%和27.23%,而对照地各层盐分反而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7.55%、5.03%、20.54%和1.49%;显著增加各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茼的数量,而真菌的数量只中层和深层才显著增加。
51-56
草业科学杂志业界信息

本期出现的植物和动物种名

56-56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口湿地景观变化研究——以垦利县为例

摘要:研究以垦利县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马尔柯夫模型引入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利用1987年和2004年2个时期的卫星影像研究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至2010年,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天然湿地,其中河流水面、苇地、滩涂和滩地,较1987年分别减少了2724.7、19629.1、23737.2和3269.1hm^2。人工湿地总面积也有所减少,但水库水面面积却增加了10213.8hm^2。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天然湿地面积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而人工湿地的面积是研究区总面积的19.17%。
57-63

基于3S技术的景泰县草地资源现状评价

摘要:以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典型区实地样方调查数据,采用3S技术划分了甘肃景泰县天然草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包括4类,5个组,7个型;并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了草地产草量估测模型(y=0.4335e^0.0285x,R^2=0.56);并评价了草地的利用现状,目前景泰县天然草地面积39.18万hm^2,理论载畜量7.38万羊单位,研究结果为景泰县天然草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保护、建设和利用提供依据。
64-68

青海湖地区草地绿期预报模式初步研究

摘要:草地生态景观是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绿期的开始与结束依赖于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紧密关联。为此,利用多年的牧草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界定了青海湖地区草地绿期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建立了绿期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模式,经比较分析,拟舍结果较好,建立的模式能定性的预测出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地绿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该结果可为青海湖地区旅游和草原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利用草地生态旅游资源、安排客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以及实现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