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43-1503/G4 国内刊号
  • 1674-893X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创新、科学经纬、理论研究、企业家簇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理论研究
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1-7

摘要:通过对2014年度教育部认定的4个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进行案例分析,挖掘了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建设成效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构建多方参与、科学有效的组织架构,不断拓宽协同的广度;构建良性循环、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协同的深度;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切实强化协同的效度。

创新发展战略中的地方高校专业发展路径的实践探索8-1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专业数量迅速增长,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的背景之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专业发展问题。一方面要适度控制专业总量,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配套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分类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生涯应变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基于甘肃703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12-16

摘要:生涯应变力是个体应对生涯发展中可预测的任务和角色以及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的变化的准备状态,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能力。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703名大学生生涯应变力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涯应变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对大学生生涯应变力没有显著影响;年级和专业对大学生生涯应变力有显著影响;职业生涯教育对生涯应变力没有显著影响。对此,高校生涯教育要以重视生涯应变能力培养为目标定位,设计以培养生涯应变能力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依托实践教育并营造多方位的生涯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生涯应变力。

基于整合课程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创业大赛研究17-22

摘要: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是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领跑者,我国的MBA课程设置基本框架与欧美MBA课程体系相同。国内MBA教育中针对特定经营管理范围如战略管理的课程体系已经较为完备,但却没有很好的课程形式来有效整合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的经营管理知识,整合课程便是为解决此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课程设计的努力。MBA教育常见的三种整合课程形式包括沙盘模拟、创业大赛与企业调研实训,研究发现创业大赛这一整合课程形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整合课程理论,发现国外顶级创业大赛的竞赛流程与组织结构,对创业大赛整合课程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基于AHP-FCE模型的设计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23-29

摘要: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具有天然优势。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为构建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育成果、创业扶持四个维度构建了设计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天津市某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创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科研能力并着力培养学生专利意识。

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30-35

摘要:为了解决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科教育中创业意识淡薄、实践滞后以及高校与社会创新创业资源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在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面资源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设机制和实施对策,构建了以产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大学生创业服务环境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表明,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平台建设,将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创业实践有效的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智慧及创造力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产力,达到了培养出符合现代双创型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我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以金融专业为例36-40

摘要:自1991年教育部设置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位以来,我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尚不成熟,导致分类培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以金融专业为例,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师资力量不足、研究生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等。基于上述认识,认为今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完善双导师制、改革考核评估方式等。

面向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教育需求分析41-45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金融教育需求展开调研,利用凯利方格技术对金融教育需求进行元素构建,并对影响金融教育需求的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对涉及资金运作的金融教育需求最为强烈,而影响金融教育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创业者对自身的考量和外部环境政策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教育现状提出建议,期望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教育建设起一定指导作用。

统筹推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中三个关系的思考46-50

摘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在高校普遍受到重视。新形势下,各高校在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处理好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也要科学处理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理清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和实现途径;还要善于把握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之间的关系,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助力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下创业赛事成效分析——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赛事为例51-55

摘要:创业赛事是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创业赛事有效促进了创业课程建设,推动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加入师资队伍,同时紧密联系了技术转移服务部门等政府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为例,借助probit计量模型,发现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和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初创项目持续运营的关键因素。最后,围绕上述三个关键因素,分析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赛事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成效,并提出创业赛事应转变资助方式、构建教育体系、完善配套政策等改进建议。

自媒体视域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56-59

摘要:自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出来,如今日头条、百度百家、UC云观、企鹅媒体平台、一点资讯等,都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创业,也会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创业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自媒体平台创新创业的方式主要有:平台补贴、广告分成、个人品牌变现、社群自媒体商业变现。高校应顺势而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自媒体创新创业,增强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创造条件引导和推动大学生投入自媒体创新创业的实践和探索。

“大创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满意度研究——基于天津师范大学师生的调查问卷60-64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近5年的项目管理实践,天津师范大学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项目过程管理体系。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对师生展开项目管理满意度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师生对项目管理制度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学生群体对项目的管理需求存在差异,学术氛围营造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充分考虑师生的切身体会,加强供给侧制度亲和力,有效整合学校资源,让更多的学子收益。

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65-68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上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与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价值上相互融合,教育形式与内容上相互贯通等共通点,为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将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为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类精英起到重要作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百色学院为例69-71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良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抓住时机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百色学院自升本伊始就结合百色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多年不懈探索,成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逐步向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同时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财商教育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72-75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高校必需顺应振兴国家的战略需要,全方位展开创新创业教育。而在市场经济下,拥有必要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正是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财商也是生产力,财商教育正是对这种生产力的解放、开发和培养。将财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76-79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源泉,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对行业特色类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的调研比较80-84

摘要:行业特色类院校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校内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也更具有自身特点。通过问卷调研、SPSS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行业特色类院校和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社团进行差异检验、比较。结果显示,行业特色类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社团在资源和活动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与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相比,行业特色类院校创新创业社团在师资、硬件方面配备较充足,活动的创新创业相关性和延续性也相对较高;在经费配给、成员创新创业相关竞赛参与比例、项目培育方面仍有所欠缺。建议行业特色类院校可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加大项目孵化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85-88

摘要: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的31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DeNoble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数据,探讨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在机会识别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风险承担维度上得分最低。针对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最低的情况,创业教育要努力提升大学生风险承担效能感,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帮扶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