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43-1503/G4 国内刊号
  • 1674-893X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创新、科学经纬、理论研究、企业家簇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理论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分析1-5

摘要: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2007—2016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1 052篇SSCI文献进行计量。发现近10年(2007—2016)国际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有企业绩效、创业规划、创业教育的发展沿革及相关因素、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创业教育的组织结构研究,显示出国际学者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开始从创业教育内在的组织结构、创业规划、创业意图等方面向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进行转变。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实践的现状——基于10326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6-10

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对10326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缺乏实操机会、学校对创业实践的支持不够充分等问题。大学生对于创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自信心,但是从事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亲友,放弃创业很多是因为创业项目运营的失败。高校应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主线,以培养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抓手,以建设实战型师资为重点,以实施精准创业指导与扶持为切入点。

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评价框架11-15

摘要:目前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评价以产品为主要评价依据。然而创新项目的效果不仅体现在最终成果的呈现,还体现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最能够集中体现项目效果的是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水平。从培养和评价学生创造力的角度,以创造力测量理论为基础,结合智力三元论、设计理论和公共空间理论,提出创新设计项目评价框架,该框架包括对个体(学生)本身创造性评价、对设计过程创造性评价、对产品本身创造性评价和对项目实施环境的创造性评价。

高校共青团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16-19

摘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服务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借助自身职能优势,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才能突破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不足、扶持力度不够、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23

摘要: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鉴于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不尽相同,其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也应有所取舍。在全面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成的基础之上,提出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分阶段、进阶式的质量评价体系。高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评价观念,重视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考虑本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第三方评价机构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必要组成部分,建议各高校与其长期合作,协同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24-27

摘要:建立专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有助于高校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和管理机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应立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响应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定位,发挥其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研究及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功能。为应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功能缺位的现状,应从深化完善组织机构和学科体系建设、搭建实践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完善服务与保障机制等路径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功能,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参赛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28-30

摘要:创新创业类大赛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160份本科生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参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个人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创新创业类大赛因素、创新因素、其他资源整合因素对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评价分值越高,参加概率越大,相反,影响程度评价分值越低,参加概率越小;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创新创业类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其他资源整合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创新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参与度的建议。

基于任务驱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以“随机过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31-33

摘要: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随机过程”课程展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用“教师牵引、学生主导、任务分配、结合实际”的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合理调节两者关系框架的基础上,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为主体对象,开创“研究式、讨论式、提问式和合作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将自主创新意识融入到科研中来,形成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以培养我国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实践探索34-37

摘要:国内大学的创业教育正处于从初级形态向更为复杂、系统的整体生态系统转型过程中,这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中的各个生态因子,克服系统性不足、支离片面、途径单一、缺乏实践等问题。以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的浙江农林大学,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有启示作用。

高校工程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38-41

摘要: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入不足,为实现高校工程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要抓好工程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建立工程教育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结果用于工程教育专业的持续改进,启动驻校企业家项目,加大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理念全员、全方位渗透到工程教育。

基于电商平台的农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42-44

摘要:电商化经营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农民大学生引来了新的创业商机。电商平台的构建和运营对于助力农民大学生创业具有使生产更加科学化、拓展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等功能。基于电商平台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已成为农民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创业能力。培养农民大学生基于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创业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搭建电商平台的技术路径,可根据自己的实力,采用自建、合作共建、委托代建等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利用农业大数据为自己的创业服务;切实提高网络营销技能;掌握电商融资知识;严密防范各种安全风险及第三方在电商平台的售假行为;提供优质服务。

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45-48

摘要:自2008年国家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以来,大学生村官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现状,探析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发生的原因。认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发生的原因不仅有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尊重需求满足、自身特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面对的困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49-52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模式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之上,概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探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展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以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提供借鉴。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倾向研究综述:维度和关系53-56

摘要:创业是激活社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社会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之下,全民创业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借助创业倾向预测大学生创业行为,创业倾向越高,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在创业倾向诸多影响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倾向。通过厘清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倾向的概念、维度及关系,梳理当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大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创新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思考57-60

摘要:重塑创新文化、重拾文化自信是摆在当前高等教育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创新文化整体“创新氛围”缺失、“个体创新精神”不足等背景下,针对高校创新文化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构建创新文化体系的思考。提出高校有责任致力于推进创新文化中国化建设,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模式探索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以吉首大学“立人教育”为例61-67

摘要:构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吉首大学坚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质,建构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个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校社工专业“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68-72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实践教学不足、就业引导偏差的问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于行业迫切需要一线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价值理念和实务技能的培养,并在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机制及评价方式下,能充分实现社会对社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于动态评估的二语口语课堂模式的构建和实践73-76

摘要:动态评估(Dynamic Assessment,DA)是集教学和评估为一体的教学框架。本研究整合干预式动态评估和互动式动态评估以促进公共英语学生二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干预式DA丰富学习者的口头主题陈述的内容,而互动式DA帮助学习者组织语言和有效陈述。DA式教学过程能推动学习者不断进步和发展,成功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为新一轮DA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