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43-1503/G4 国内刊号
  • 1674-893X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创新与创业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创新、科学经纬、理论研究、企业家簇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理论研究
创业环境之内涵、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1-4

摘要:作为影响创业活跃程度的关键要素,创业环境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和梳理,发现创业环境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但创业环境的内涵尚无定论;创业环境具体包含哪些子因素也众说纷纭;国内对于创业环境的评价多以国外理论为基础,主要是借鉴GEM模型,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新的方法或模型的出新,缺少大数据的支撑;评价范围局限性强,评价对象多集中在城市,缺乏对农村创业环境的评价.在对各个主题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展望.

创业自我效能感:前创业阶段的核心议题5-12

摘要: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从事创业活动能力的信念,它是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综述介绍了创业效能感的概念、测量,并归纳总结了国外近年来创业效能感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新兴研究视角,包括创业效能感与机会识别、创业激情以及创业效能感的文化差异.同时提出未来创业效能感研究应着眼于前创业阶段,解释其在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动力作用,并进一步考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创业自信理论.

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梳理——基于全国54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3-16

摘要: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对推动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参考了教育部高教司创新创业教育栏目中各高校有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案,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指导服务和保障机制这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54所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以期对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17-20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体现时代特征.借鉴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创业教育哲学,探讨了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和基于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包容性经济增长方式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创新创业教育须强化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且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应遵循市场经济的逻辑.

基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创业教育策略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21-23

摘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群体作为一支独特的创业力量逐渐壮大起来,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江苏省高校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江苏省173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教育不足,创业成功率偏低.针对8所高校的实地访谈,发现高校创业教育缺乏个性化培养措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不足.建议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增加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模块的比重、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模式、培养大学生协同合作能力.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究24-26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指出重理论及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与教育体制是阻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对创新思维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开展思维教学、重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考评体系、创新思维有效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思维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实施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紧迫感与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和创造想象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站"——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一年度项目计划"的探索与实践27-29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支持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4年."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站".在实践中,学校注重建立大一年度项目学习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培训体系,重视发挥学生的项目学习主体作用,并通过政策激励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经过6年的持续深入推进,"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了新路.

略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及建构诉求30-33

摘要:为了厘清创业价值观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机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建构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从创业价值观的概念解释入手,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创业价值观的主体特征、内生机制和建构诉求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创业价值观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同时又具备其独特的内涵.创业价值观来源于创业主体已有的价值体系,是创业主体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诉求表达,创业价值观的形成依存于科学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建构正确的创业价值观,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自觉,最后要做到创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统一.

我国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思考34-37

摘要: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倡教育学生在"做中学".高校发展创客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分析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意义与现状,指出我国高校发展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符合创客教育要求的师资匮乏、创客教育所需的教学氛围缺乏、人才培养计划与创客教育的要求不符、创客空间物理构建与人员设置均有不足等.借鉴美国创客教育的发展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建议.

实践育人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与路径分析38-41

摘要:高等院校正响应"双创"的号召,加大力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理论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为基础,阐释实践育人的哲学依据,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在耦合关系,进一步明确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机制的具体路径.

双师型教师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SECI模型影响分析42-46

摘要:SECI模型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SECI模型视角下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双师型师资人才、资源支撑平台建设不足、与专业教育脱节等深层次障碍.双师型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鲜明的学科优势和专业应用、显著的行业经验和实践基础、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双师型教师助力创新创业教育SECI模型影响分析发现,双师型教师有助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价值,与社会行业实践链接,开启双轨制创业培养模式,融合创业企业资源,改善创业教育体系实践教学,实现智力资源和互补性社会资源相结合.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及评价——基于17所高校的数据分析47-51

摘要:以河南省17所民办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为切入点,从单位数量、作者、发表期刊、发表年份、期刊类型、项目资助、下载次数、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角度分析了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组建符合民办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中心或创业研究基地,加快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有民办高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或创业管理学科建设,将创新创业精神融会贯通至不同专业课程中,加强对外交流,完善创业项目库建设,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和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帮扶等创新实施措施.

创业事件模型视域下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52-56

摘要:在创业事件模型视域下,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村官的个体特征中,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创业意愿没有产生影响;风险偏好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相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共同作用于创业希求性,创业环境和自我效能影响创业可行性,而创业希求性、创业可行性共同影响创业意愿.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平台建设研究57-62

摘要:有关创业教育的关系研究、体系研究和平台研究,可以为创业教育者和研究者们提供更多的量化数据和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创新性、指导性和现实性.调查发现83.9%的学生对创业持肯定态度,8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成正相关,即开展创业教育能正向促进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因此提出改革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网络创业平台的思路与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时间保障;改革课程体系,保障理论素养;改革实践体系,提供技能保障.进而提出自主创业平台、外贸创业平台、内贸创业平台三大平台建设.

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63-65

摘要:大学生创业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还是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创业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未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大学生在创业组织设立前期及经营过程中均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应积极推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立法,高校也应利用各方资源,构建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医学创新人才——以沈阳医学院为例66-69

摘要:实践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并转化为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主体能力和人格素质,从而使大学生始终处于上升、创新的状态中,是教育的实践属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体现,也是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机结合的载体.沈阳医学院通过搭建"开放实验室""校友开讲啦"系列讲座、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基地教育等五个实践育人平台,对培养医学创新人才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保证实践育人工作能够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提出坚持三个原则、成立实践育人指导委员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建议.

"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视角70-73

摘要: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是高等学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系统耦合理论,以天津财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案例,从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优化校企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育机制的创新性改革,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以就业和社会适应性为导向培养建筑学应用型人才74-76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建设趋稳放缓,业界对建筑学人才数量需求必将减少,但对人才质量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对建筑学人才的要求,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提高建筑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对建筑学人才能力要求的深入分析,明确了以就业和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使高等学校建筑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调统一,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