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特稿、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解读、创域英才、它山之石、学会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93X
  • 国内刊号:43-1503/G4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374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28
  • 综合影响因子:0.256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理论研究

论地方性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创新

摘要: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地方性大学所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只有进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创新,才能满足地方性大学升级转型的内在要求、帮助地方性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地方性大学办学活力、促进地方性大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地方性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创新主要包括学校行政部门职能创新、校院两级管理权力结构创新、校院两级学术管理创新,其途径有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
1-6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角色定位及路径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致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分布不均衡而凸显在就业领域的一种现象。高校共青团需结合自身工作,在传递大学生就业观念正能量和服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方面进行角色定位,将着力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扎实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作为有效路径,促进大学生就业。
7-9

创新创业的关键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

摘要:创新创业课程应以“创业基础”课程为前置课程,增加创新相关知识结构,同时要强调课程的实操性,使得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创新创业,而且会“创新创业”。基于创新创业过程模型,指出创新创业关键知识结构包括商机、创新和自我评估、商业模式与商业计划、创新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验证、获得客户跨越死亡鸿沟、建章立制实现规范运营、核心团队的构建与发展等六个部分。创新产品开发与商业模式验证、获得客户跨越死亡鸿沟以及建章立制实现规范运营三个部分是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点,其他部分亦应加强实操性。最后,从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师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0-13

如何形塑创业者——基于后现代主义知识权力观的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在创新创业中被期待理应成为发挥核心作用的力量。创业教育改革的提出具有政治战略意义,创业者培养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的热点和难点。对高等教育界来说,要反思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和方法,从现代性的批判中获得对教育问题的启发。后现代本身是基于现代而提出的,打破现代性的知识权力结构下的整齐划一,满足微观个体的发展多样性。福柯式的后现代知识权力观对创业者培养或创业教育改革有深刻的洞见,对我们如何更好地形塑创业者富于启示。
18-22

建构主义学习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之外,知识由学习者主动建构,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对意义的主动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不只是知识教育更是一种信仰教育,信仰是无法通过教学直接灌输给学习者的,它需要学习者在教育者引导下主动建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病因在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需从师生定位、教学理念、能力本位、途径方法等四方面采取对策。
23-27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

摘要:对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民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阐述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民意识培育的关系。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公民意识的提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公民意识的提升。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了当今公民社会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欠缺,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政府必然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公民社会。公民意识培育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在宏观层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微观层面主要从扩大公民参与渠道、推动学校德育改革、培育有德行公民三个方面入手。
28-30

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对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分析进行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研发和转移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五个方面来构建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制约因素,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1-33

高校贫困学生自主创业三题

摘要:高校贫困学生,他们有着通过自主创业摆脱经济困境、增加社会阅历、体验创业艰辛、实现个人梦想的内在动力,但面临现实、机会、心理、风险、学籍的自主创业的现实困境,应依靠国家的资助政策,学校的教育培训,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梦想。
34-38

完善我国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思考

摘要:中国自古就有“实践出真知”的古训,在卓越人才培养白热化的今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工程师、法律人才、医师培养的实践模式在不同维度的比较发现,在我国新时期实践型卓越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反思当前知行不一、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状,充分认识实践模式探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借鉴国外已有实践模式的闪光点,为完善我国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探索新思路。基于此,可以从这些途径完善与优化我国新时期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①丰富人才培养实践形式;②适当延长实习时间;③贯彻“协同创新”理念。
39-41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层段结合

摘要: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发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递进性不强、筛选性差,亟需从分层教育、分段教育相结合方面进行探索构建。
42-43

大学生群体社会管理的协同创新

摘要:在分析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群体社会管理的基本状态,提出大学生群体社会管理的协同创新发展方式与主要对策,强调建立校、政、企等不同领域的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的治理结构和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顺利进入社会。
44-4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作用、思路与途径

摘要:实践教育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中最薄弱环节。实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要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加深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内实践教育是基础,课外实践教育是核心。实践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46-48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引导

摘要: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典型表现,在社会文化发展繁荣背景下呈现出自发性与建构性、全球化与国家化、生活化与商业化等发展趋势。着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须科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机制。夯实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保障基础、明确引导的主体方略、完善引导的客体措施等是架构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引导机制的重要内容。
49-50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教学革新

试论以培养职业译者为导向的翻译硕士专业笔译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自2007年MTI 专业学位设立以来,围绕其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便层出不穷,而其核心--笔译教学更是如此。MTI 作为专业学位,是适应时展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学术学位培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适时调整。MTI专业学位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本文基于MTI的培养目标及应用性和实践性,从培养职业译者这一导向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如何以培养职业译者为导向来改革和完善当前笔译教学。
51-53

高职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心得——以“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课为例

摘要: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方式,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作者融合多年课程教学经验,以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高职组获奖作品的设计与实施为例,通过实践经验和体会来探讨微课的主要特征、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为我国微课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54-56

基于真实性评价的职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为了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满足国家1000所示范职校建设需要,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计开发了一套与新教材适应的汽车构造与拆装的计算机教学软件。该软件集考试、AJR 实训、中心数据库、知识共享、管理服务于一体,能即时、真实、准确地对学生现场实际操作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57-60

面向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实证教育,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高职生创业的核心和灵魂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本文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在如何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社会调查,探究思政课教学对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面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端正高职生创业观念、增强高职生创业的健康心理,为高职生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61-62

加强英语逻辑教学创新改革的措施分析

摘要:逻辑教学是一种重视思考和思维的教学方式,它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格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将对英语逻辑教学进行概述,然后介绍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而梳理英语逻辑教学创新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