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特稿、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解读、创域英才、它山之石、学会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93X
  • 国内刊号:43-1503/G4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374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28
  • 综合影响因子:0.256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模式探索

基于胜任能力的MBA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公司与企业对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基于胜任能力的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能够改变固有教育结构,激发MBA学员的学习激情,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也能使MBA学子更好地胜任今后工作岗位。文章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分别从学员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四个方面探索MBA培养模式的创新。
1-2

产业转型期高职电子信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为例

摘要:产业转型期特色人才培养是社会关注的共同点。针对产业转型期,提出了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实现途径与保障措施。开发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混编师资团队,完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制定“三结合一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生考评标准等6个步骤的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3-7

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提升办学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引用到教育范畴,主要指学院办学理念、优质的学院管理、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不形于外的内容。目前众多技师学院仅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类硬实力的发展,对软实力的重视不够。但实际上技师学院的软实力大多有待提高。而要提高技师学院办学软实力,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勇于创新,从优势专业、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社团活动、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创新和提升。并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来发展优势专业,建立各项制度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来创建优良师资队伍,成立学生管理队伍和各类社团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做到外塑形象,内练精神,建设优质的技师学院。
8-10

促进机检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基于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应创新培养理念,融合国际流行的CDIO教育理念,以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实训平台为基础,加强操作型教学环节,改变原有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相互独立的局面,构建一个两者相互促进、环环相交、有机融合、逐步向上、持续深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1-14

“三三制”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南京大学从2009级开始实施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三条发展路径,其中创业就业类人才的培养与创业教育不谋而合。从目前国内高校的创业课程建设现状入手,着重介绍南京大学的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和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以期为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15-17

“五层次、三类型”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探索

摘要:根据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与物流发展趋势,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通过建构“五层次、三类型”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推进实验室开放、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大学生科研训练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的培养。
18-20

高职创新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而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21-23

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广

摘要: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广模式即“在线推广”,是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阵地进行延伸、资源进行整合、内容进行更新、手段进行创新,“在线推广”模式,便于“多点切入、单点延展、点点互动”地进行推广,从而达到创新育人的效果。
24-25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理论研究

构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路与途径

摘要: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补、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融合、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型人才培养并行”的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体系。从创业教育引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创业实践纳入专业实践拓展体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6-28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从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的子系统出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借以对建立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提出相应对策。
29-33

基于区域产业状况变化的高职专业设置优化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越发显著。本文就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等成因分析,基于“依据需求、资源优化、突出特色、持续建设”等原则,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作为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依托高职教育资源,突出高职专业设置的特色,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以使专业设置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匹配性。
34-37

新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制度的重大变革。这种改革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毕业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非智力因素提出了挑战。面对就业新情况,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以期达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8-41

试论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落到实处,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桥梁,有的放矢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不但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且能切实在旅游行业中实践创业,满足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建设一般型创新型创业课程、专业型创新创业课程和附属型创新创业课程,同时,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42-44

生态文明观照下的高校德育创新路径探赜

摘要: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重新厘定和审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空场”关系,促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孕育、发展,并为高校德育由“人际关系”之“单向度”灌输向“生态德育”之互动实践范式的“突围”提供出路。基于此生态文明为理论的出发点,探讨生态文明与高校德育之间的“理论耦合”,指出生态文明之于高校德育优化的“正能量”,并提出构建高校生态德育的创新路径选择,为高校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拓展提供参考。
45-47

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路径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公民素质有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欠缺。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当今公民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公民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水平,为创新后的社会管理体制良性运作提供有力的隐性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加强公民素质培育。所以在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中公民素质的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实现。从教育、环境和实践等三个层面论述实现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48-49
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专题调研

山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以山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基于目前高职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实践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影响高职大学生创业三大问题的对策:分层实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护佑高职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意愿,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完善课程、师资和实践平台建设,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50-52

大学生英语学习模式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通过定量研究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半封闭访谈的形式,对长沙理工大学10级非英语专业的工科本科生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大学生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及其呈现的英语学习模式,并分析学习者人格因素与其英语学习模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人格因素差异性显著,其中六种人格因素与其英语学习模式存在相关关系并达到显著水平,而且这几种典型的人格因素都倾向于某种学习模式。
53-58

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以甘肃某高校为例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受到重视,课程教学团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大学生专业选择随意,在读专业满意度不高;理想信念多变,学习目标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清,自强自立不足;价值取向多元,功利化较为明显。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帮助大学生理性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发挥“三位一体”的协同指导作用、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作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思路。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