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杂志社
分享到:
《城市规划》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城镇化、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国外规划研究、市长之声、观点引介、研究综述、规划书市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329
  • 国内刊号:11-2378/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2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7
  • 综合影响因子:1.60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城市规划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规划杂志编者絮语

评估

摘要: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总理给内阁部长们每人发了三大本评估报告。这是中国科协等七家单位受国务院委托,完成的七个方面政策落实情况的部分评估成果。他要大家“领回去.各自对号入座,查找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主要部委要对其中的重点问题召开部务会专题研究落实.落实结果要向国务院反馈”!
1-1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信息

高层信息

摘要:国务院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国务院日前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包括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纲要》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5-5

部委动态

摘要: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指导各地加快落实、规范推进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编制工作,立足从规划源头上合理配置停车设施资源,有效引导交通需求.逐步缓解城市停车矛盾。按照《导则〉要求,在城市停车规划编制中,研究制订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在具备条件、存在供需缺口的地区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形成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
5-5

地方信息

摘要:武汉创建控规“一张图”系统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张图“系统.市民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清晰查询地块性质.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一目了然。
5-6

学会工作

摘要:学会在中国科协介绍年会工作经验 中国科协年会改革工作研讨会8月10日在京召开。与会人员就年会定位、顶层规划、品牌打造.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并针对如何提升年会学术水平.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发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用,发挥全国学会在承办过程中的归属性以及把握办会过程中的去行政化现象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研讨。
6-8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研究

社会公平、利益分配与空间规划

摘要: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现阶段公众社会公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未能形成保障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住房制度;环境公平问题突出等。社会公平的实现核心在于利益的合理分配,而走向公共政策的空间规划是公权力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平衡发展时体现效率和公平的一种重要调控手段。它通过资源空间配置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基本公共设施均等化以及住房公平化。
9-15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设计控制思考

摘要:采取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三亚城市设计控制工作的系列项目实践,在城市设计控制改良规划管理、引导开发秩序、辅助公民社会运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新性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将城市设计控制作为优化城乡规划法制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引导市场有序化开发的“系统指引”,公民社会自治理的“辅助手段”,成为搞好“城乡微观空间治理”的技术依托.
16-20

基于城市边缘区判定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综合人口密度和景观紊乱度等分析方法,叠加判定杭州市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杭州市城市边缘区以大尺度的面状形态构成杭州市多中心发展格局的空间本底。由此判断,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是城市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将对多中心的区域城市格局发挥着实质意义的支撑作用。强调城市边缘区对城乡统筹和城市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进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构建研究。
21-26

从“汶川模式”到“芦山模式”——灾后重建的自组织更新方法演进

摘要:分析比较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规划方法,发现在经历了5年的发展和变革之后,灾后重建逐步从单中心的统规统建模式走向多中心的统规自建模式,这种规划方法的转型预示着规划制度从它组织向自组织演进。具体而言,通过对比两次灾后重建的模式,从规划组织途径的转型、规划战略的调整和灾后重建模式多样化三个方面阐述了规划方法向自组织演进的趋势,试图寻找以制度创新来解决传统规划方法失效困境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引起制度变迁的关键要素是村民基层自建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27-32
城市规划杂志住房研究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广州为例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广州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状况作了分析与测度,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度偏低(51.99),其融合的四个维度中“情感适应”最高(68.42),其次为“环境融合”(53.19)和“邻里交往”(50.53),最低为“社区互动”(40.70),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呈现“内卷化”趋势。在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上,户籍制度和工作对“邻里交往”影响显著,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社区互动”、“情感适应”影响显著,而“环境融合”则受户籍和居住时间的影响。文章提出,大规模建设城市保障房的背景下,应更多地关注社区发展,防止保障房社区沦为城市的“贫困孤岛”。
33-39

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

摘要: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的分化动因、分化机理和发展趋势,发现:乡村社会分层和农户居住需求的复杂化使乡村住宅空间系统中各功能空间的性质和边界越来越清晰。住宅空间作为乡村区域空间的最小单元,其分化后的多种空间类型会影响整个乡村的空间形态。因此,基于不同空间结构要素与农户类型相匹配产生的住宅空间模式,针对乡村社区的城镇化特点,将乡村的居住点空间和社区空间进行重构,并提出若干乡村住宅的建设思路,为乡村住宅规划和社区规划的内涵式、服务式发展提出初步的建议。
40-44

空间尺度的意义——邻里中心模式下珠海市住区公共设施规划的思考

摘要:从空间尺度分析的角度入手,追溯我国住区公共设施规划演变,并审视邻里中心模式的内涵:邻里中心是邻里交往、公共生活的中心,而非单纯的公共设施集中布局的用地,其规划不仅仅要关注公共设施功能配置,也要加强对规模尺度及空间布局的重视。以珠海市邻里中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为例,提出调整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的思路和建议:体系上,简化分级,以在邻里住区单元强化生活中心为主,构建层级体系为辅;尺度上,以400~500m半径的步行尺度而非设施尺度构建邻里住区单元;功能上,形成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并重的功能组成;空间上,以组织公共生活为原则构建公共设施布局模式。
45-52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许可制度的转型及其影响

摘要:从行政法角度对《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中规划许可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规划许可制度已经从《城市规划法》的详细规划为导向的“自由裁量”许可体系,转向《城乡规划法》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严格规则”的许可体系,从循序渐进的多次决策转向了以规划条件为核心的一次决策体系。并就受规划许可制度转型影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程序及规划许可作用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53-58

美国法上分区规划变更中“困难规则”的适用

摘要:土地的开发利用应遵循既定的分区规划,若刻板执行分区规划给财产所有人造成实际的困难或不必要的困难时,财产所有人可以申请分区变更。但由财产所有人自己制造的困难、不具有特殊性的困难、财产所有人自身的困难、未实现最大经济效率的困难以及非因适用分区规划产生的困难,均不能构成认定困难规则中的“困难”。美国法上困难规则的司法认定标准,对于完善中国城市规划分区变更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59-63
城市规划杂志城市更新

重建“社会资本”推动城市更新——联涪地区“三旧”改造中协商型发展联盟的构建

摘要:从城市政体理论“政府-社区-市场”三元视角跟踪研究佛山市南海区联涪地区更新过程,发现地方政府是“三旧”改造的主要推动力,必须通过政策供给和财政保障促进“社会资本”的正向积累,通过重建信任才能取得地区的统筹开发权;作为村杜共同体的村集体,因为拥有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与地方政府、开发商的谈判中拥有极强的话语权;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规划供给则提升了土地区位价值,诱导开发资本进入,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协商型发展联盟”。
64-73
城市规划杂志人居环境

生存压力下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地聚落营建——以扁担山地区为例

摘要:农耕时代民众长期处于“水深齐脖”的生存压力中,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面临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先民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要考虑对所面临生存压力进行合理的回应。因此他们选址时综合考察山形、水势与河谷平坝分布;并以河谷平坝为核心要素,通过总体布局与营建形成“山-水-田-林-村”的聚落有机整体。并在随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通过生长、调适、应激、交流等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聚落空间,最终形成美好的山地聚落人居环埔。
74-81
城市规划杂志生态规划

基于丘陵地形“雨足迹”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以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摘要:以湖北省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揭示了Grasshopper建模平台在构建城市生态廊道过程中的技术价值和科学指导作用。具体而言,通过Grasshopper建模可以参数化模拟丘陵地形上的水文过程,还原自然雨水轨迹;其次,根据城市降水强度数据,该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出每个雨足迹的汇水量;再次,在利用该模型矢量化“雨足迹”轨道的基础上,科学构建城乡一体、有机联系的城市复合生态廊道,指导“以水为媒”的城市总体规划。
82-86

生态激励机制下的生态交融区空间规划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摘要:为探索生态激励的核心环节:“生态资源化”的关键技术,结合池州实际,以不损害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城市整体生态格局与现有生态结构的优化,提出“生态交融区”空间优化策略,构建城市与生态双向激励下的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路径与方法,目的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