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杂志社
分享到:
《城市规划》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城镇化、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国外规划研究、市长之声、观点引介、研究综述、规划书市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329
  • 国内刊号:11-2378/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2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7
  • 综合影响因子:1.60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城市规划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规划杂志编者絮语

选择

摘要:公共管理的有关理论认为,公共利益具有层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共产品的层次性,而后者深受地域空间的层次性和公众需求层次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共行政价值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将此分为三个层次:作为基础性价值的秩序,作为核心价值的效率,以及作为终极价值的正义。规划属于公共事务,涉及的范围很广,即便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也会涉及到诸多领域,比如交通、电力电讯、给水排水等,还会涉及产权、投资、安全、环境等方面。
1-1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信息

规划信息

摘要:高层信息_TOP VOICE中央政治局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5-8
城市规划杂志展望“十三五”

“双新”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摘要:"十二五"规划行将收官之际,国家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应对经济新常态提升到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位置。"双新"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群除了要继续担负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责任外,以城市群引领和优化重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成为其重要职责。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在空间发展阶段梳理、现状及趋势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双新"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协同格局的总体思路与变革方向,以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的城市群空间载体,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发展导向做出初步探索。
9-14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

摘要:近两年,"大数据"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城市规划界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首先从文献的角度,简单介绍当前的学术动向。根据观察、经验和亲身实践,进一步分析、归纳规划领域大数据探索研究、应用中的基本特征,预计大数据可能带来局部突破,但是不太可能给规划带来既是整体性、又是实质性的变化。大数据和常规数据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包括验证和推断、质量检验、现状调查等方向。大数据的推广应用有诸方面的障碍,如大数据本身的来源、常规数据来源、特殊的处理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知识和人才,等等,需多方共同努力来克服。现状调查、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模型验证、和传统模型结合可能是近期较快获得成效的主要方向。
15-18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研究

城市空间开发中的“反增长政治”研究——基于南京“老城南事件”的实证

摘要:以曾广受关注的"南京老城南事件"作为实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开发中的"反增长政治"的参与者、组织和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指出,中国城市开发中"反增长政治"的认同基础较为多元,一方面决定了当前城市"反增长政治"具有广泛的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松散性和碎片化的组织缺陷,从而制约了其实效。不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地方性"的特征,跨层级与超地点的参与者互动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反增长政治"的作用方式。最后,讨论了"反增长政治"兴起对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19-26

山区型县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摘要:为科学系统地揭示山区型县市城镇化发展状况,研究选取湖北省26个样本,基于SPSS及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应用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发现:省域内现状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显著,过半样本城镇化建设负面效应居多。少数县市在特定功能层面处于领先水平,但总体不存在绝对优势样本,各县市相对优势与发展短板同样明显。研究认为:山区型县市城镇化发展面临附属依赖特大城市、空间集聚能力普遍不强、经济活跃程度差异巨大、社会保障进程显著滞后、生态低碳水平难以提升5项共性瓶颈。研究提出,现阶段城镇化质量提升应采取"融圈入群"、"集约紧凑"、"三化三业"、"重量保质"、"轻重并存、劳资结合"并举的策略,以及处于不同阶段层次的山区型县市应采取差异化提升路径。
27-34

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摘要:通过借鉴中医学整体观和生命观的相关理论,从认识城市有机体的生命属性入手,发现并提炼能够产生和传递城市运营所需各种能量的生命要素:廊道和功能体。阐释了其多层级、多性质和多形态的特点,提出了功能体有动力、廊道成系统、敏感点有活力的疏通策略,旨在促进城市各种能量的有机循环,从而维护城市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城市生活的效率与质量。
35-42
城市规划杂志新城区规划

向新城转型背景下的城市开发区空间发展研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摘要: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通过对其空间发展过程、职住分离状况及不同类型通勤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的调研,分析开发区在空间发展上的特征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发区正从一个小型的工业区块向大型的、多组团多功能的城市功能区转变,但是也存在功能难以混合、组团缺乏协调、职住分离严重等问题。指出开发区向新城转型将遇到开发区当初的空间定位、功能定位、政策设计、规划手法等多重障碍,开发区转型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充分注重自身的发展特色,选择合适的转型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43-52

新城区建设的空间尺度问题与改进策略刍议

摘要:当前新城区建设普遍存在空间尺度过大和过度机动化的问题,导致功能使用不方便、土地利用不集约。其原因既有政府主导开发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和机制缺陷,也有规划设计理念上的现代主义城市思维定势和不良设计倾向。本文从规划设计和政策机制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即建立健康的规划导向和良好的设计方法,同时优化当前城市新区开发的体制机制。
53-57

城市空间扩张转型与新区形成时机——西安实证分析与讨论

摘要:以西安为例,在对城市用地、人口、经济等扩张规模特征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空间扩张与新区形成时机的耦合分析,进而对设立城市新区时机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城市空间突变式扩张时机(空间结构转型)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与经济—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当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处于上升增长状态时,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城市新区来缓解压力(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或者减小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并且每次压力反弹的时间不断缩短,强度不断增强,表现为"反波浪"的发展模式。
58-64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新城发展动态分析

摘要:跟踪研究2000-2010年期间上海人口郊区化态势,以及嘉定、松江、青浦、南桥、临港等5个郊区新城的人口集聚状况,发现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模式既有延续性也有新变化。具体而言,单中心扩张的基本模式仍未被打破,但城、郊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缩小,多中心城市结构初露端倪;外来人口郊区化仍然比户籍人口郊区化走得更快、更远,但随着核心城服务业发展,外来人口重新集聚,使得外来人口分布出现"环间塌陷"现象;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城人口增长势头仍不突出,以城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组团式、紧凑式的合理城市空间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
65-70
城市规划杂志城市交通

上海市停车场(库)配建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分析了上海市停车场(库)配建管理机制现状,基于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对停车配建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采用部门调研和类比法分析了停车配建管理体制架构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停车配建标准强制性不足、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停车场(库)多头管理,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停车泊位的审核、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日常监管手段和措施,处罚力度小。提出了停车配建管理基本体制架构的完善方案、具有针对性的停车配建管理策略和保障措施,包括设置配建停车归口管理部门,增加停车配建管理日常监管环节,建立配建停车泊位的数据统计和报表制度,完善相关停车政策与法规等措施方案。
76-81

多层停车楼在城市住区中的应用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近年来,小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住区停车问题日益凸显。多层停车楼作为一种节约、高效利用住区土地、隔离噪声的停车方式,虽然目前采用的还不普遍,但由于其拥有多种比较优势,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鉴于此,以广州市为例,从政策、经济、住区技术经济指标等角度提出广州市适宜建设多层停车楼的住区类型,并针对住区多层停车楼的发展提出建议。
82-89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管理

规划之“和”——论传统和谐理念及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摘要:深入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以及相应的和解制度,并结合当下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传统和谐理念及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90-97

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优化探讨——一种基于规划实施管理的视角

摘要: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是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地上项目实施管理机制的日臻完善,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还存在若干不足。本文从规划实施管理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现行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的两个特征和四个"轻重不均"的问题。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设定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的优化目标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组织、运行和配套三个方向提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机制优化的四个重点内容。
98-104
城市规划杂志研究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研究综述

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土地利用转型视角将城乡建设用地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综合研究途径,合理评判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的时空变化,探寻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互馈机理与动力机制,成为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视角、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研究呈现出了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内容广泛化、研究方法实证化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将城乡建设用地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多种分析尺度下的转型过程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关系的综合性研究。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