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杂志社
分享到:
《城市规划》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城镇化、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国外规划研究、市长之声、观点引介、研究综述、规划书市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329
  • 国内刊号:11-2378/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2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7
  • 综合影响因子:1.60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城市规划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规划杂志展望“十三五”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改革与突破口选择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需要一个统筹城乡的系统性改革框架.目前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提出,在中国主要农民工流入地城市,要尽快推动以“公共服务提供”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但户籍改革的关键应以城中村和城郊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首先,赋予城市郊区的本地农民一定的土地开发权利,使其合法地为外来流动人口建出租房.其次,对利用很不集约的存量工业用地进行重整,将节余土地逐步转化为商、住用地,增加城市住宅用地供给.最后,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应重点推动农地整理,先整理后确权,并试点以“折抵指标”为主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9-15

面向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规划转型的方向

摘要:历史地看,城乡规划具有面向政治统治、面向经济发展和面向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功能类型.本文在分析城乡规划演化阶段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我国城乡规划面向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功能异化与偏离及其问题.结合对党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内涵和要求的解析,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构建面向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把“人-社会-空间”的分析作为主线,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作为规划核心,把社会参与作为规划决策的核心环节,关注家庭等城乡社会基本单元,引入大数据和小微数据相结合的社会研究方法,突出对教育、医疗、养老、弱势群体空间保障和公共空间、人居空间品质营造等事关社会发展质量的内容的规划,促进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
16-21

基于产权重构的土地再开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实践与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增长方式的转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土地再开发已逐步替代新开发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途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及“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转型趋势.从土地产权重构的角度,对土地再开发中的土地发展权和政府角色进行了剖析.然后选择上海、深圳和广州为例,介绍了它们再开发的背景、总体思路和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分析了三地再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土地再开发的趋势和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22-2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背景.本文总结了日韩乡村转型的基本过程,剖析了拉美国家城镇化没有实现城乡协同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进而指出乡村的发展逻辑并非是一个由工业化与城镇化主导语境下所定义的不断追赶城市的“线性发展过程”.结合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情绪的回潮,从尺度和功能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三重价值,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乡村复兴”的框架. “十三五”规划需要在新的思维下进行乡村发展政策的总体设计,随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红利的不断释放,乡村应当成为重要的受益者.建议在规划空间管制、市场要素活化、多元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30-34

特大城市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规划刍议——基于探寻职住平衡调控有效空间载体的视角

摘要:职住失衡成为当前国内特大城市都市区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目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相对欠缺,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难寻有效的空间载体.本研究从理论剖析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可作为我国特大城市追求职住平衡空间调控的抓手,并从观念拓展、空间引导、设施支撑和机制调整四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相关的规划应对策略.
35-40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研究

“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

摘要: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重纵向控制、轻横向衔接的问题,导致同一空间不同规划“打架”现象严重,给城市空间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三种规划,这三种规划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问题的集中体现. “三规合一”工作的重点是解决这三种规划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破解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难题.现阶段,受法律、管理体制的影响, “三规合一”工作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基于城乡空间的规划协调工作.随着“三规合一”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三规合一”及在此基础上扩展的“多规合一”将融入我国空间规划秩序的构建和探索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41-47

浙江“两规”衔接的创新、不足与改进对策

摘要: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由来已久,对城乡建设和“两规”的权威性产生负面影响.浙江省通过将县市域总体规划和“两规”衔接专题报告进行法定化和制度化来推进“两规”的衔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浙江省的“两规”衔接方法存在衔接技术标准有待统一、衔接内容不够完善、衔接成果实施不够顺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对策.
48-52

探索中前行——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的启示

摘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是浙江省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规划体制改革的一个创新.本文通过具体项目案例分析,阐述县(市)域总体规划有别于以往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一系列特点和重要性.作为浙江省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第一次合作,虽然在部门之间的衔接和编制程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了发展空间与用地指标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总体规划编制层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53-56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编制改革——实践探索与改革展望

摘要:在过去30年中,出于改变我国城乡发展和城乡规划“二元”格局的要求,城乡统筹理念贯穿了城乡规划编制探索和改革的整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属于城乡规划编制的初步探索阶段,相关概念被正式提出,理念应用则出现在上海的规划实践中;20世纪90年代进入深入探索阶段,规划实践主要在东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展开,重点围绕部门规划的协调与规划编制内容进行了有效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规划编制内容在持续创新的同时,规划类型、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实施等进入到规划改革序列.城乡规划编制的改革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实现编制体系与内容的多元化,二是要实现技术标准的均衡性,三是要稳步推进规划实施制度的改革,四是要辅以其他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
57-63

空间句法在规划实施空间评价中的运用初探——以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为例

摘要:目前政府主导开发的城市重点地区的规划实施评价相对缺失,且规划评价的空间专题多囿于空间几何属性、特征描述以及布局和量上的此对.本文尝试运用空间句法,从空间本体入手,从理论与案例两方面来探索一种新的规划空间评价的研究范式与方法,通过对空间自组织方式的解读使空间与人们的使用状况相联系,进而评价空间绩效与规划预期的吻合度.以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空间为例,详细讨论了新城中心性及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的契合度,以期为核心区规划实施中期的空间评价提供基于实证的科学支撑.
64-74

容量受限公共设施服务空间的优化组织——以上海市应急避难所为例

摘要:利用基于替换插入机制的设施服务区划分算法,以避难所为例研究了容量受限公共设施服务空间优化划分问题.将交通小区和城市主要公园等分别作为疏散单元和避难服务设施,以道路网络距离测度旅行成本,在设施容量受限、需求空间分布不均和总旅行成本最小等约束条件下划定了避难所服务范围.实验设计了两种情景,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替换插入算法划分的避难所服务范围,能够降低总旅行成本,保证设施实际容量在规定范围以内,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服务范围的空间连续性.
75-80
城市规划杂志年会论坛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

摘要:今年的规划年会进行了改革,专门设置了主题论坛,也就是围绕年会的主题——“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进行讨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更为集中地探讨本次年会的主题.而且今天参加论坛的嘉宾大多都参加了这个主题的策划.因此也就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讨论。
81-88

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

摘要:非常欢迎大家参加这个关于教育和人才的论坛。参加组织这个讨论的有四家机构的代表,城市规划执业资格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斌教授、全国城乡规划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唐子来教授、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彭震伟教授,我的身份是学会的秘书长。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也是终身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继续教育。
89-97

控规面对面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合法性最重要,依据合法总规编制、实施控规,是城乡规划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之一。这里谈谈对控改总问题的看法。
98-104
城市规划杂志国外规划研究

德国的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历程

摘要:对德国的区域规划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完善的整个历程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作为德国区域规划的工具,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初的实验、二战以前的正规化过程、战后初期的制度调整,最终实现了整个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化.区域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在经历了一系列包括制度安排、政治背景、行政结构、规划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迁之后,最终发展成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形式,引导德国在国家、联邦州和区域乃至地方各个层面的综合发展.分析中对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区域规划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特别明确了区域规划乃至空间规划的核心之一就在于致力于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整个规划体系的活力和效率.相关经验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