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城市规划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ity Planning Review

  • 11-2378/TU 国内刊号
  • 1002-1329 国际刊号
  • 1.9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城市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城市规划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编者絮语、规划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低碳治理、产业用地规划、历史研究、城市安全、城市设计口述史、继承与创新、遗珠拾粹

城市规划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规划杂志编者絮语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势与任务9-18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领域。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镇)的必然性,对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特点与类型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低碳生态城的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

城市规划杂志住房规划建设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控回顾与思考——基于经济、社会、空间发展的综合视角19-27

摘要: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98年中央做出了"停止实物分房"的重大改革决策之后,住房的市场需求和开发规模快速上升;但此后住房发展中出现种种失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某种程度上,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困惑映射了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中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住房既是一个经济问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和谐;此外,住房还是一个空间问题,必须正视其空间绩效问题。然而以往的研究单一性多、综合性的少,宏观层次的描述多、多层次的分析少,从而影响了对住房问题的系统认识。本文回顾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政策变迁轨迹,反思1998年以来住房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控中的问题,进而探讨完善我国住房制度建设的思路。

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总量控制方法研究——以广州为例28-32

摘要:针对广州过去5年采取的"按照住宅开发面积的6%控制配套设施总面积"的做法,首先解释这一面积比例的计算过程,指出这种总量控制方法对于保障居住配套设施足量配置的积极意义;然后结合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这种控制方法存在的局限;最后提出区分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共有"和"公有"部分,在控规编制中控制"公有"设施用地的建议,在开发项目管理中落实"共有"部分面积的理想模式,以及标准户修正系数、面积转化等两项近期优化建议。

城市规划杂志生态规划管理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框架探讨——基于生态效益的思考33-40

摘要:介绍生态效益的概念、学科基础及若干特点,分析生态效益对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的意义及作用。从城乡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城乡生态效益总体状态及类型评价、城乡生态效益关联性分析(含城乡生态效益关系类型及关系密切度分析、城乡生态效益关联域分析)、城乡生态效益协调性分析、城乡生态效益的共生性分析等方面阐述城乡生态效益的分析内容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规划框架。

基于农民发展权城乡交错带生态保护规划研究41-44

摘要:概述农民发展权的概念,指出空间用地资源是农民发展权的基础与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农民发展权保障的关键区域在于城乡交错带。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各类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科学评价发展限度,积极实施有限发展的生态保护规划策略。以杭州为例,设计生态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展示具体的规划研究内容。以农民发展权为切入点的规划研究,对正视城乡关系、厘清城乡生态保护规划的思路与技术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庆都市区规划编制与管理生态转型策略研究45-51

摘要:针对重庆都市区复杂的山地环境,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型城市目标的引导下,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进行了生态转型:价值观念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策略观念实现不同层次与尺度的全面生态化,技术观念从规划哲学基础、规划思维、环境影响、方法手段等都实施生态范式的革新。从生态空间引导、都市区功能高效组织、都市与自然共生、交通体系生态化、绿地水系生态化等方面形成技术体系生态转型,并落实到规划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指标体系之中,构建了规划的管理体系生态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上海临港新城中心区低碳规划和目标管理52-59

摘要:对上海新建城区——临港新城中心区的CO2排放量用生命周期方法进行评估和预测,确定影响新城碳排放的关键部门,并根据新城的规划目标和建设情况预测CO2排放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低碳规划方法,设定新城的CO2总量减排目标,合理分配到建筑、交通、绿地等各部门。并提供CO2减排的技术和政策路线,建议当地政府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以保证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城市规划杂志规划研究
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60-68

摘要: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以及近年来的新要素和新观点。从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出发,系统梳理了产业集群概念和理论的演进及其对城市政策的指导意义。根据产业集群的理论内涵,文章提出了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城市建设层面将产业集群纳入城市发展中的框架。结合现状,文章指出产业集群建设在经济和空间的统筹、经济互补性、地方化集群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方面存在盲区,是资源浪费、无序扩张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深层原因。最后在经济与空间联系、实施空间尺度、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补性和要素的配合及条件方面提出建议,并指出产业集群潜在的负面影响。

传统聚落成功特质的分析及转换途径的思考——以喀什生土聚落建筑为例69-76

摘要:作为一种真实而有机存在的空间形式,传统聚落总是建立在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文化形态、生活状态之上的。因此,聚落无论是从选址、布局、结构、形态和材料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因材施工、因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它所承载的千百年来营造家园的经验,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与借鉴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聚落已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对其存在的合理性特质进行发掘,并通过合理演化使其得以延续和传承,则可以为今后的老城区改造及其新城区建设和社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易”之形而上的城市辨析77-83

摘要:"易"之形而上的城市本体或概念与西方的差异是结构性和根本性的。因而,对本土城市理论的研究可以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诠释和转化,而不以实践校验得出新的适应性理论为唯一路径。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84-90

摘要:基于主体视角从规划主体、使用主体与供给主体三方面梳理并审视目前国内外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涉及设施规划主体相关标准的演化、设施空间布局模型的理论方法、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内容。然后基于复杂科学范式,重新审视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特征转变,初步构建了"公众本位"思想下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理论框架,阐述了以公平与效率的合理协调为中心、以空间与时间为表现形式、以满意度和需求为评价标准的框架核心内涵。

城市规划师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基于一级学科的视角91-96

摘要:在规划专业教育方面展开研究,阐述了在学科独立的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复合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型。基于第一手资料和教育培养经验,对规划专业学生的深度剖析能力、横向归纳能力、组织负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架构完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图形表达能力等各个类别进行研究,并在学生的复合能力培养途径方面提出"能力结构雷达圈层模型"等教学评价反馈技术,以纵横结合的教学体系、针对性的专题课程、专项训练的独立课题与互动反馈机制相结合为主要培养方法,达到规划师能力培养与规划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

《城市规划》杂志2012年总目次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