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Urban Mass Transit

  • 31-1749/U 国内刊号
  • 1007-869X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是同济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时评、应用技术、信息窗、企业及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百家论坛
以信息化助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思考1-6

摘要:揭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架构陈旧,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孤岛严重,基础设施分散,网络资源浪费,安全管控偏弱,运维体系失衡,标准规范缺失,建管统筹乏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架,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市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方案选择刍议7-10

摘要:市域轨道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号系统的选择应遵循市域轨道交通的实际工程特点及运营需求。针对目前国内3种主流信号系统-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点式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2+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阐明了3种系统在市域轨道交通运营需求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信号系统选择的建议。

上海市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发展策略研究11-14

摘要: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舒适度高、低碳环保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对其特征研究和发展必要性分析,提出其在上海市的发展策略及发展规模,以弥补本市公共交通结构缺失,引导新城地区发展,提升其在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中的比例。

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15-19

摘要: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是介于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一种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于苏州市区与各县市区(组团)以及各县市区(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适应苏州多中心、多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特征。结合苏州市城市发展特征,提出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目标。分别从交通需求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对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进行综合匡算。通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点、线、面”要素分析法,构筑了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进而提出较为合理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节拍生产在轨道交通制造业中的实践20-24

摘要:通过轨道交通制造业导入节拍生产的实践,对节拍生产从定义到生产线设置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举例对传统生产线和节拍生产线在生产效率、设备投资、物流设置、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说明了节拍生产在成本改善方面的优势、相关应用和注意事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学术专论
地铁列车振动实测与共振理论分析25-29

摘要:为研究地铁列车的竖向振动机理,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某区间工程为背景,推导了考虑车钩约束的地铁列车运动方程,对车体的自由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地铁车辆的自振特性,据此分析其共振条件,并对地铁运行时引起的列车振动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车速越高,车辆的载客率越高,桥梁周期性不平顺引起的外荷载输入频率越接近于车辆的卓越自振频率,导致车体共振概率越大;车速较低、车辆的载客率较低时,桥梁周期性不平顺引起的外荷载输入频率越小于车辆的卓越自振频率,导致车体共振概率越小。

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不确定性分析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改进模型30-36

摘要:对比分析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量变化与道路交通断面客流量变化具有相似性,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时间序列具备特有的尖峰厚尾特性,其变化的敏感程度依赖时空条件,常用于道路领域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基于此,引入广义误差分布(GED)虚变量,构建改进的GARCH模型,并基于成都地铁1号线下行断面客流时间序列数据,借助EViews和Matlab软件对改进前后的模型效果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虚变量GARCH模型比原始的GARCH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有轨电车与地铁并行段的暗桥设计研究37-40

摘要:针对软土地区某新建有轨电车线下结构部分区段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线路近距离平行的情况,从有轨电车线路的桥式选择,以及桩基施工方法和运营期两者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有轨电车的暗桥设计方案及参数。

浅埋黄土地铁双连拱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特征研究41-46

摘要:以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到航天大道站区间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计算隧道两侧洞室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时备阶段地表沉降,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侧洞室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65%,上导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该阶段总沉降的67%;控制上导洞施工引起的沉降是控制最终沉降的关键。中洞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1.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两侧洞室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当施工到该范围内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加强监测。

围护桩设计参数对明挖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47-49

摘要:北京地铁8号线某区间隧道为明挖法施工,使用钻孔灌注桩和钢支撑支护。通过FLAC如数值模拟软件对围护桩的设计参数进行模拟,得到了较可靠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桩长和桩径,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性、提高基坑稳定性;但是持续增加桩长和桩径对基坑稳定性的增加效果不大,反而会增加经济成本。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优化设计50-53

摘要:以南宁地铁1号线ATO(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为研究对象,以停车精度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ATO制动力和电空制动配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停车精度不准的根本原因。进行了ATO模式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并在实际运营线路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南宁地铁1号线ATO模式下列车停车精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可行,列车停车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660V供电的可行性研究54-57

摘要: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区间供电特点和方案的分析,论证了采用660V供电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证明了660V供电应用于长大区间,可提高线路的输送供电功率,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供电质量,节约了电能和工程建设投资。

多区间多列车动态杂散电流建模分析58-62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多变电所多列车并列运行,线路上所有变电所均有可能向各列车供电。针对多区间多列车杂散电流动态分布,建立了多电源叠加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仿真分析出全线杂散电流、钢轨电位、排流网对地电位等相关参数随时间、位置的变化。所提出的仿真模型及结果可有效应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回流参数动态规律分析。

基于轮轴和雷达传感器的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设计与仿真63-68

摘要:设计了一种轮轴速度传感器和雷达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该系统针对测速轮对空转/滑行造成的轮轴速度传感器测速测距误差问题,建立了空转/滑行检测判断模型和空转/滑行过程中的列车速度和走行距离误差校正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该测速测距仿真系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系统提高了列车测速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

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无人自动折返驾驶功能失效原因及解决方法69-73

摘要:对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无法实现无人自动折返驾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相关控制电路的改造方法,解决了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终点站无法实现无人自动折返驾驶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列车在终点站的折返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综合联调项目研究74-78

摘要:根据在地铁供电系统综合联调项目中的实际经验,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和线路开通试运营专家评审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联调项目及其实现方式,包括电力监控(PSCADA)子系统功能测试、直流牵引供电能力测试、交流降压负荷能力测试、主变电所支援供电能力测试以及牵引网钢轨回路阻抗测试。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归纳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限速与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匹配性设计探讨79-82

摘要: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10号线的设计速度为80km/h,但在运营时部分线路列车实际最高运行速度达不到此设计值。这主要是因为车辆、限界、线路、结构、信号等专业之间未能进行充分的匹配,各自都留有安全余量,使得ATP(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设置过于保守,ATO(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无法达到线路设计速度,降低了线路的运行效率。基于线路ATO速度能达到80km/h的设计目标,提出了3个等级的线路限速值以及与ATP顶篷速度匹配的设计思路,在确保仍能实现信号安全防护的前提下,通过提高ATP顶篷速度,来实现设计速度目标。

地铁列车电压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83-88

摘要:介绍了电阻式和霍尔式电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它们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能检测电阻式和霍尔式两种不周类型的电压传感器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电压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其硬件电路由温度采集电路、AD(模数)采集电路、时钟模块设定电路、键盘设置电路、电机转速控制电路以及加热丝控制电路组成。在软件设计方面,单片机将采集的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和比较运算后传输至PC机,最终实时显示曲线图和后台记录电压信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