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Urban Mass Transit

  • 31-1749/U 国内刊号
  • 1007-869X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是同济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时评、应用技术、信息窗、企业及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特别报道
城市轨道交通新一轮发展的大趋势: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2008上海轨道交通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创刊10周年特别年会”侧记1-4

摘要:2008年5月25—26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铁路局等单位主办的“2008上海轨道交通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创刊10周年特别年会”在江苏太仓锦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有关各方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共21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城市轨道交通新一轮发展的大趋势: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百家化坛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结构形态基本线形和交点计算5-10

摘要:介绍了典型线网的布置原则和评价,即“路径最短,换乘最少”。通过各种线形功能和适用性的特征分析,对构筑线网的基本形态分类、归纳交点计算公式、分析典型线网及线形的适用性和规律性,尤其是在环线的适用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放射形线网是最基本的典型线网;直线棋盘形线网比较吻合棋盘形城市的布局形态;环线形线网应因地制宜,用于放射形线网或棋盘形线网核心层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信息窗
沪宁城际铁路7月开建10-10

摘要:江苏省铁路办有关人士日前披露,沪宁城际铁路将于今年7月份正式开建,争取2010年7月建成通车。目前该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百家化坛
武汉城市交通“一卡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1-13

摘要:“一卡通用、一卡多用”是城市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便民、惠民的实事工程。结合武汉市IC卡应用现状,提出建设“一卡通”的几点建议:解决机制问题,统一技术平台,制定技术规范,加强资金的监管等。由于地铁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符合建设事业的IC卡应用技术标准的系统,并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为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在轨道交通清分中心建设期间由地铁公司详尽研究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为城市“一卡通”提供运营管理平台。

轨道车辆安全性的实施方法和具体操作14-16

摘要:轨道车辆安全性是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特性之一,在车辆的设计、制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实施轨道车辆安全性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在具体操作中引入了车辆的风险概念和可接受原则,说明了所要分析危险事件的范围。介绍了车辆功能分解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初步风险分析和确定安全性关键项目清单;同时介绍了如何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得出车辆故障状态的发生频率。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及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技术17-18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新线的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运营管理相应的由单线运营进入网络化运营。为了提高各线路运营协调性,发挥网络的整体能力、综合效益以及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为例,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中心(COCC)和应急处置中心(ETC),负责各种运营状态下的运营指挥协调。分析了两个中心的职能定位和主要的业务关系,提出建设中应重点解决网络客流分布的分析预警技术、网络运营计划的协调优化技术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

北京市地铁建设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研究19-22

摘要:综合开发地铁建设资源可以为地铁建设筹集资金,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然而地铁建设资源开发却遇到了萤重法律障碍。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地铁建设资源开发配套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建议在地铁地上空间资源方面需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交通用地和经营性土地联合开发、“轨道+土地”运营模式等方面完善法律支持条件。在地下土地空间资源方面,明确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地下空间有偿使用和有限使用的制度;使用权出让引入三维界定方法;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维持管理法规等。在土地增值方面需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和设立专项费用制度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学术专论
地铁车站与周边开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分析23-26

摘要:阐述了地铁设施变形控制标准及共建建筑的差异沉降机理和规律。介绍了沉降计算方法和控制差异沉降的设计方法。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地下车站与大型地下室共建、实施一体化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来探讨地铁车站与开发地块建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表明,选择合理的沉降计算方法及参数对工程差异沉降进行预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将综合工程对地铁车站产生的差异沉降影响控制在地铁设施保护要求范围之内。

大型地下车站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27-30

摘要: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福田站为我国第一座大型的客运专线地下车站。为确保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就基坑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硬化模型(HS模型)和莫尔库伦模型(MC模型)土体本构关系对基坑数值模拟的适应性。在考虑风载的不利因素作用下,分析了车站基坑施工对距离基坑只有12m的香格里拉酒店的影响,为今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中通信传送业务平台的选择31-34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是列车高速密集安全运行的保证,也是正常运营、指挥、管理、服务的必须平台,也是在紧急异常情况下防灾求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为更好地选择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传送平台,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开放式传输网络(OTN)和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的基本原理、特点,并对两种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合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选型,得出OTN技术是目前最佳选择的结论。

杭州市铁路枢纽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35-38

摘要:对综合交通背景下近现代铁路对杭州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铁路枢纽对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铁路枢纽的规划建设应结合城市整体开发,并需要铁路部门及地方政府双方面的支持。枢纽的选址应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必须建立起统一协调机制才能保障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开发。通过铁路枢纽自身的发展、铁路枢纽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新一轮整合、依托铁路枢纽的高效用地开发,铁路将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及技术措施39-42

摘要:成都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的地下段采用了盾构法施工。盾构区间穿越的地层为富水砂卵石地层。对于在该种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穿越建筑物的安全问题成为工程控制的重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物的内力、位移等。对实际掘进采取了盾构机的施工控制以及注浆加固与桩基荷载转移的辅助措施,并实现信息化的施工,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地穿越建筑物。

半盖挖地铁基坑取消支撑梁立柱桩的施工方法研究43-46

摘要:分析半盖挖(部分加盖挖土)地铁基坑施工中,多道支撑梁用立柱桩支承对施工和投资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取消立柱桩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通过对支撑梁的验算,对改进方法进行了论证。计算表明,只要对梁的设计方案略加调整,可以确保梁的使用安全可靠。对改进前后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取消立柱桩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且综合效益明显。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乘客行为分析47-49

摘要: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构成以及对运营产生不良影响的乘客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引入全新的服务理念、提高应变的处置能力、加强对乘客心理、行为模式的研究,加速对重点设施设备的改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与乘客交流互动等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干式润滑技术在钢轨侧面减磨中的效用50-52

摘要:由于地铁列车的频繁碾压而使得部分地段钢轨的侧面磨耗日益加剧,不但造成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严重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钢轨侧面磨耗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选择干式润滑方式对新模范马路-南京站上行线侧磨严重地段,进行为期3个月的减磨、减噪涂覆试验。经过对现场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认为干式润滑技术能有效减少钢轨侧面磨耗及机车轮缘磨耗,降低车辆经过时的噪声,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优化干式润滑剂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以达最大经济效益,加强对钢轨磨耗及轮缘磨耗情况的测量统计,以便于后续线路的维修养护。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时间优化模型研究53-57

摘要:运营组织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行车间隔时间是运营组织的主要参数。提出了以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加权平均值最大为总体目标的行车间隔时间优化模型,并在一条具体的实例线路上演示了计算和分析的过程。本研究思路借鉴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优化的研究方法和部分理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优化研究进行了尝试。

Scharfenberg密接车钩系统58-62

摘要:当列车发生冲击事故时,车钩缓冲系统和车体本身的设计能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保护车底架不损坏。介绍了Scharfenberg车钩的原理和结构。对其连挂原理、多种缓冲吸能装置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说明。Scharfenberg车钩于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地铁1号线上使用后,目前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能满足和适合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要求和运用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信息窗
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启动62-62

摘要:2008年6月9日起,北京地铁在运营的5条线路上将启动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这就意味着北京地铁纸票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今后乘客在北京坐地铁将使用新的电子式单程票卡和原有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卡,进站、出站都需要检票(刷卡)。这样做可以精确记录乘客乘车的起、终点,准确掌握客流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实时统计各条线路及各车站的客流量,为运营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及时调整运力配备,应对客流变化,缓解拥堵。与此同时,“一卡通”卡替代纸质车票,车票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不同线路之间票务清分,为合理制定票价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