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Urban Mass Transit

  • 31-1749/U 国内刊号
  • 1007-869X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是同济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8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时评、应用技术、信息窗、企业及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发展机场轨道交通的若干问题1-4

摘要:随着机场到市中心距离的延长和机场运量的增长,仅凭道路交通将无法满足大型机场的地面交通需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少等优点,是城市与机场间理想的交通手段。介绍了国外大型机场中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指出借鉴国外大型机场的经验,引入机场轨道交通,是大型机场解决地面交通系统问题的关键。详细分析了进出机场客流的时空特征、构成和流量,定性探讨了利用轨道交通进出机场的客流比例。分析了机场地面交通系统的构成,把机场轨道交通分为进出机场和机场内部两部分,指出在机场内部也可以通过轨道交通进行穿梭运输,解决大型机场内部的旅客和行李穿梭运输。通过介绍机场轨道交通车站与机场航站楼的布局模式,指出在发展机场轨道交通过程中,要具体分析机场客流的特征和流量,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轨道交通形式和不同的车站设置方案。

湖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前期研究5-8

摘要:综合性交通客运枢纽,是集多种交通工具和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客运站,是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转换场所。湖州作为湖嘉(乍)沪铁路、宁杭城际轨道、湖苏沪城际轨道线的交汇点,规划和建设好湖州枢纽站,其前期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湖洲轨道枢纽站规划的原则与思路,还预测和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协调工作中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苏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准8-8

摘要:2月8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苏州成为全国首个被批准建设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地级市。

作业成本法在地铁多线运营中的应用9-11

摘要: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多线建设和运营同步进行,地铁运营线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管理体制也在走向一体化。论述了在多线运营和建设的条件下,应用作业成本法合理地确定多线成本的必要性,它有利于合理划分运营成本和基建成本;有利于顺利地进行建设线路的竣工决算;有利于合理地划分运营各线之间的成本,合理地分摊多条线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合理地确定多条线的盈亏,从而确定补亏的比例。

论上海地铁产业的增值业务12-14

摘要:地铁产业的增值源泉,在于它的网络化生存、信息化服务和体验化需求,即源于同地铁网络相匹配的需求网络、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以及由服务网络形成的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介绍了地铁产业的经营业务: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地铁文化产业、地铁商务服务,其业务运作的路径是三维立体的,其经营方式是错位经营、品牌经营和网络经营。核心在于提供消费者的增值价值的同时为地铁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地铁选线应注重客流吸引以充分发挥效能15-17

摘要:以广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通过增加中山八路和动物园两座车站引起全线总客流量的变化,同时与线路长度增减、工程实施难易、工程投资变化与长期运营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对比,阐述了地铁线路选线客流吸引的重要性和客流对发挥全线效能的作用。

地铁安全中的公众参与18-20

摘要: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各国国内复杂的治安状况,使地铁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这就要求在制定任何地铁安全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公众参与对决策的影响。分析了世界地铁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阐释了公众参与的意义、原则、途径、措施,以及公众参与过程中权利的保护和申诉的渠道、程序。

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轨道检测技术及设备21-23

摘要:随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工务部门检测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目前的人工检测手段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判、漏判,从而给安全运行埋下隐患。通过介绍国内外一些先进检测技术,强调工务部门应着手采用诸如轨检车和探伤车等大型无损检测设备,以便对线路的平顺性、限界及钢材和轨道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伤损进行快速检查。实现工务管理由人工静态型向仪器动态型转变,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准点、平稳运行。

磁浮列车系统故障模型的建立与分析24-28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磁浮列车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系统的故障模型是对系统进行故障预防、故障诊断,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分析了国防科技大学CMS-03A型磁浮列车的结构,阐述了磁悬浮列车中供电、悬浮、牵引/制动三个重要子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故障状态,并由此建立了磁浮列车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模型。结合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模型,在整理和综合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磁浮列车系统故障模型并对故障事件进行等级划分。这是一个开放的模型,可以通过后继的工作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扩展。模型使用动态故障树方法(FTA/DFTA)中的一些常用符号表达逻辑关系,但并不依赖于故障树方法或者其他某种具体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作为今后CMS-03A型磁浮列车故障分析研究的平台。

轨道交通运营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指标体系29-32

摘要: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投入运营的线路共5条,运营管理分属3家运营企业管理。据“十一五”规划,当上海的10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并构成网络化运营时,合理衡量轨道交通运营者之间协同运营的能力对构建网络运营的高效运作管理体系,从而提升轨道交通网的整体效应尤为重要。从运营者战略联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轨道交通运营者运营的协同效应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有利于评价轨道交通运营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并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对上海轨道交通运营联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为提升协同效应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采用减隔震装置的轨道交通槽形梁桥动力性能33-37

摘要:从桥梁减隔震的机理出发,以我国正在建设的某轨道交通槽形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及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综合研究了轨道交通槽形梁桥采用减隔震装置前后的抗震性能和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隔震装置可明显改善轨道交通槽形梁桥的抗震性能,并能确保轨道交通车辆日常行车的要求。

基于VC++的地铁杂散电流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38-41

摘要:介绍了地铁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软硬件构成。用Visual C++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FC类库,利用VC6.0基于对话框的模版,设计了一个迷流实时监测上位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信息、数据存储、数据和曲线实时显示、历时查询、自动报警等功能,实现了上位机导统的迷流监测任务。给出了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各功能模块的设定,阐述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类,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界面和应用模式。

长春规划5条线路组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41-41

摘要:日前记者从长春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得知,2010年至2020年,长春市将建设地铁1、2号线市区段工程,线路总长42km。在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由5条线路组成放射式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其中3条放射线为地铁线路(1、2、5号线)、2条半环线为轻轨线路(3、4号线),线网总长179km。其中地铁1号线北起兰家、经长春站、沿人民大街、人民广场、卫星广场至永春。

基于神经网络数据处理的轮缘踏面检测研究42-45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数据处理技术的轮缘踏面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能自动判断被测轮对轮缘踏面是否因磨耗过限而需要镟修。它通过数码相机采集被测轮对的原始图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和处理,并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相比较,从而自动作出判断。这种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方法与多年来采用的手工测量方法相比较有很大的提高,可判断自动检测的精度在0.2mm范围之内,而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为0.5mm。

杭州地铁1号线计划2011年底通车45-45

摘要:新华社记者日前获悉,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的九堡东站、滨江站、文泽路站以及钱江新城地下空间连接工程等6个站点将于2007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并计划在今年6、8、10月分批开工建设其他站点。预计地铁1号线2010年2月实现隧道贯通,2010年6月轨道铺通,2010年12月全线送电,2011年12月建成通车。收费将采取分段票价,使用“地铁公交一卡通”的方式。

无竖井单线隧道活塞风影响因素分析46-50

摘要:采用非恒定流活塞风计算理论,按列车行驶在单线无竖井隧道中的不同位置,分四种情况(列车部分进入隧道,列车全部进入隧道,列车部分驶出隧道,列车全部驶出隧道后活塞风的衰减过程)建立了简化的活塞风分析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列车经过某区间隧道时的活塞风速度变化情况。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列车长度、列车对隧道的阻塞比以及区间隧道长度对活塞风的影响。本方法可以作为列车以不同速度行驶在各种单线、无竖井隧道内活塞风速度的试用计算工具。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析51-53

摘要:从离散模型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电压及杂散电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钢电阻率对接触电压和杂散电流影响不大,而钢轨电阻率、过渡电阻、机车电流以及供电区间长度等参数均对接触电压和杂散电流有明显影响。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中,关键在于前期对源头的控制,如加强轨道对结构钢的绝缘,合理设计结构钢筋的截面积等。地铁建成后,应重视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护的功能。即“注重维护,加强监测”的防治原则。

弱电系统后备电源整合与智能化计时管理54-56

摘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弱电系统后备电源整合与智能化计时配电管理的设计理念,并在深圳地铁3号线中应用。该系统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可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整合后,可大幅度节省建设投资、降低运营成本、节省能源、而且有利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