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传媒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Media Review

  • 33-1387/G2 国内刊号
  • 2095-7823 国际刊号
  • 0.1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传媒评论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学术期刊。传媒评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封面_深度融合 激发基层新闻生产力、我和党媒的情缘、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观察、我与县级融媒体、实践、广电

传媒评论 201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传媒评论杂志速览_速览/国内
速览/国内4-5

摘要:400余位专家齐聚宁夏研讨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新华网8月13日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12日在宁夏银川市举行,来自全国对外传播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自2009年以来,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高端理论研讨会,是理论研究服务对外传播实践的重要交流平台。

传媒评论杂志默认
速览/国际5-6

摘要:“青椒计划”启动推进短视频青少年教育中国教育报8月6日载:短视频在走向“众创”知识的过程中,也逐步构建起了数字时代的新教育模式。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抖音青少年网络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旨在推动短视频青少年教育的"青椒计划",并国内首份青少年短视频教育研究报告《成长的百科全书——短视频社交与青少年教育研究报告》。

传媒评论杂志速览_速览/数字
速览/数字6-6

摘要:13.1亿户新华网8月14日讯:国家统计局昨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70年来我国通信业发展突飞猛进,通信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末,移动宽带用户总数由2014年末的5.8亿户增至2018年末的13.1亿户,年均增长22.4%O光纤接入用户达3.68亿户;4G用户总数达7亿户。用户规模发展壮大,电信业务总量高速增长。统计显示,2018年末全国电话用户规模达17.5亿户,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

传媒评论杂志速览_速览/博客
速览/博客7-7

摘要:@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作为主流媒体,挺进移动互联网是深化媒体融合的必答题。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能力,要既不失语又不误语,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当前,移动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新闻舆论的主战场。提升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性,触发是情感、是基础,表述语态是手段,强化互动是关键,形成合力是保障。把握“管得住是硬道理”内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导向为魂这个核心。

传媒评论杂志聚焦
拥抱时代守正创新 建设一流传媒集团8-11

摘要:走进新时代,浙报集团始终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拥抱时代、守正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时代一流传媒集团。

传媒评论杂志热点
视频报道唱主角 媒体融合显成效——浙报集团抗击“利奇马”台风报道有新意12-14

摘要:8月10日凌晨1时45分登陆温岭的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风力超强、雨量超大、范围超广、时间超长、破坏力超大,是1956年以来登陆浙江综合致灾强度最高的台风。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精神和全省防台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浙报集团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密实施、前后联动,把做好防台防灾宣传报道工作作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验浙报集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一场硬仗来打。

传媒评论杂志封面
提升精品意识 留下时代足音——今年改版以来人民日报深度报道的创新探索15-18

摘要:翻开人民日报,一批批坚守初心、笔耕不辍的人民日报记者创作了大量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精品报道,推动了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守护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到《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再到《历史将记住这一天》,一篇篇人民日报深度报道见证了历史发展、时代变迁。今年伊始,人民日报推出新一轮改版。改版后的人民日报进一步明确精品意识、强化报道理念、保证采编质量,政府部门和地方的工作性报道明显减少,舆论监督、调查报道等来自基层一线、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报道深度和可读性大大增强。

大时代的“听风者”——以“经贸摩擦下的浙企变身记”策划谈深度报道实践19-21

摘要:加强深度报道,是党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扬长避短、错位竞争的必然选项。近年来,一些传统媒体在成本压力、人才流失等困境之下,不得不选择裁撤深度报道部门,优秀的深度报道日渐成为稀缺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日报“始终把优质内容作为党报核心竞争力”,敢于做“逆行者”,于今年成立全媒体深度报道部,以期培养出一支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的特攻队,出品更有影响力的深度作品。

深度报道的“味道”从哪里来一一从《两个“世界冠军”的握手》一文的得失说起22-24

摘要:饭菜有味道,人生有味道,语言也有味道。就新闻而言,什么样的深度报道是有味道的?好稿子的味道又是从哪里来的?今年2月,我和同事合作采写的《从陆地接轨到海上接轨,浙沪再度携手开发小洋山(肩)两个“世界冠军”的握手(主)》一文,对上海浙江合作开发小洋山北侧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独家深入解读,文章发表后收获了一些好评。特别是,有读者评价,此文有“浙报味”“像浙江日报做的报道”,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在浙江日报庆祝创刊70周年座谈会上,会场背景板也选择了这篇文章的版面图。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25-27

摘要:对突发热点事件的报道,近年来都市报、周报、周刊乃至一些自媒体已日渐形成较大优势。而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传播环境下继续实现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在广受关注的热点选题上不失语、不乱语,发挥权威性优势,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这也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的职责所系。

党报深度报道的非典型化转型28-30

摘要:从去年夏季的“调查记者之死”开始,读者对新闻“回归内容”的呼吁日渐增长,进入2019年后,越来越多主流媒体开始加码深度报道。但在新媒体“短频快”的大环境中,长篇报道的“流量”如何保证?《冰点周刊》原主编李大同曾在《漫话“冰点”》一文中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个极简的概括:“—个专门刊登长篇报道的栏目,要做到使读者愿意读并持续读下去,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选题得当,二是与所选题材相称的内容和最佳的表现手段。”

传媒评论杂志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
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31-36

摘要:再过几个月,2020后将要出生了。有一个70后朋友跟我说:“以后2020后看我们1970后,就有点像我们看1920后。”正好都是50年间隔。科学、技术的跳跃,常是这样的,经历时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感知,但是在时间的纵深中,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让人惊悚。科学报道,对普通读者来讲,在当下看起来不一定对生活有用。为什么在一个信息洪流的时代,我还要坚持在一个地方媒体的平台上,做基础科研的报道?我想,这是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编辑到记者,一种思维的转型37-39

摘要: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从社交媒体到新媒体平台的逐步铺设,信息的传播总是在不断革新。这仿佛就是媒体革命进程的正解,所以我的事业进程在很多人眼里,就像是在“倒退”。毕竟当大部分传统媒体人都在纷纷尝试媒体融合,跳出传统媒体的框架时,我却从新媒体走到了传统媒体的岗位。

传媒评论杂志观察
新闻现场,先救人还是先报道?——一场关于新闻伦理的最新对话40-42

摘要:夏德元:非常高兴请到两位青年才俊参加今天的讨论。新闻伦理或者靳闻道德是自新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话题,关于这方面的学术著作出过不少,本人最近也曾引用过英国学者卡伦·桑德斯《道德与新闻》一书中提到的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案例,说明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之严峻。近期,围绕杭州女童章子欣被害事件的报道,受到了社会舆论的重重拷问,其中涉及到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深思。

媒体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43-46

摘要:当《在章子欣家守了几天之后:替没有被看见的痛苦辩护》一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赢得一片赞誉之时,我惊觉原来不只在媒体同行间、也在公众视野中,记者表达悲悯、同情、理解,俨然成了稀缺品。恰如在流量当道、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如果一个演员不轧戏、背台词、读原著,已经值得顶礼膜拜。而在整个章子欣事件发酵传播过程中,一些自媒体吃“人血馒头”、杜撰家属的回应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波及更有操守的传统媒体。于是,在键盘侠的吐槽中,传统媒体正常的事件跟进、疑点剖析、家属采访,都成了吃相难看的“无良媒体”。

传媒评论杂志爆款
《古城夺宝》是如何问世的——“良渚申遗成功”都市快报大型融媒体互动爆款产品诞生记47-49

摘要: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巴库时间7月6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手中的木槌重重落下,标志着中国申报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喜讯传来,万众欢腾。7月7日,都市快报别出心裁开发设计“良渚申遗成功”16个版的特刊,独家推出大型融媒体互动产品《古城夺宝》,成功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一连7天刷屏,各界人士纷纷叫好。

传媒评论杂志专题
巧借外资之眼深度解读聚合融媒之声提振信心——钱江晚报“加码中国”特别报道剖析50-53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敏锐把握热点,积极主动发声,把握新闻报道的时度效,才能展现出主流媒体应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定阶段,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结构性变革中,媒体的经济报道如何把握大局,做好舆论引导,是一个值得摸索和研究的新课题。2018年10月上旬至11月初,钱江晚报推出《他们为何加码中国——浙江新增外资项目探访录》专栏,系列报道刊发16个整版,深入采访报道了一批2018年以来在浙江投资的外资项目,深度剖析了外方投资中国的内在原因,报道经报网端新媒体推送后,总点击量超过170万。

走出浙江的中国环保故事——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专访回顾54-56

摘要: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检验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些先进的经验不仅要及时向外界传播,还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海外受众科学、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