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传媒评论杂志

《传媒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讲座、传、媒管理论坛、研讨与交流、本刊消息、报人春秋等。
  • 主管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2095-7823
  • 国内刊号:33-1387/G2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22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06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传媒评论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传媒评论杂志封面

传媒业“十三五”猜想——传媒要让受众更有获得感

摘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广大代表、委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建言献策。本刊编辑部特邀参会的三位浙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十三五"期间文化传媒业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等话题,谈论各自的感想与体会。
9-10

现代传媒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媒体融合发展

摘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必须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大力建设现代传媒体系。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作为主流媒体加强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必须加快融合发展进程。按照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我的理解和体会,建设现代传媒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11-11

建设主流媒体,党报大有可为

摘要:这次,我赴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认真听取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我认为,党报集团要继续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形成现代化融合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党报集团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在建设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中发挥党报媒体应有的作用。总理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并把这项工作列入今年及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12-12
传媒评论杂志热点

全景看两会——传播领袖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 展示浙江形象 凸显浙报精神——浙报集团全国两会报道总结

摘要: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众瞩目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场内,与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会场外,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大会进展,知晓大会新闻。浙报集团又一次整装出发,全媒体报道团队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全方位、高密度传递全国两会最新动态和大会进展,纸质媒体、网络PC端、移动客户端"三端齐发",抢占动态消息、言论评论、深度报道"三大落点",通过"三圈环流"全媒体矩阵不断提升全国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13-19

两会期间总编辑札记

摘要:在纸媒、网站、手机客户端全景式呈现的两会新闻盛宴中,报纸作为最晚的媒体怎样体现特色个性?怎样体现第三落点?本刊摘选的两会期间浙江日报总编辑札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媒体融合时代,地方党报面对重大战役性报道,如何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努力。
20-22

以话题和人物为切入点做好两会报道

摘要:每年的全国两会,是一个新闻竞争场。作为区域性的都市类媒体,在面对全国两会这样全国性的重大题材时,如何在做好两会重要程序、重要活动报道的同时,又能体现都市报的特色,包括今年的两会报道在内,钱江晚报在历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一直进行探索。一、做足两会热点新闻两会热点新闻,是指在两会上出现的重要活动和新闻,对这类大新闻钱江晚报予以充分重视,在版面报道上充分做大。
23-24

两会报道,跑出加速度

摘要:三月是全国两会的季节,一年一度的两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自然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外记者。这是一场新闻与观点交锋的盛宴,更是各家媒体使出十八般武艺同台竞技的"练兵场"。两会报道,我们记者都习惯用"跑两会"三个字来概括。置身偌大的北京城,作为地方媒体的记者,肩负全国两会的报道任务,确实要带"跑"才能完成。今年全国两会,浙江日报政协前方报道组由4人组成。
25-26

“老两会”的新体验

摘要: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报道的一座富矿,更是媒体记者竞技的一大舞台。能参与全国两会报道,对一个记者来说是莫大的荣光。非常幸运的是,过去5年,我都是浙江日报全国两会报道团的一员,见证了许多重大的时刻,也收获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年,我再次幸运成为报道团成员之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主要参与全国政协会议报道。新阵容、新角色,也让我这个"老两会"有了全新的体验。
27-28

两会报道的“三难三贵”

摘要:毋庸置疑,两会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新闻的战场。整整15天的"新闻大战",即使是第一次亲历两会报道"前线",我也清晰地感受到两会报道已经进入新常态,第一手消息固然重要,但议题的设置、新闻的角度、行文的质量、展现的方式等往往能让新闻有出人意料的传播效果。
29-30

当好“讲故事”的新闻人

摘要:23张、总计834元的出租车发票,是我这次北京之行跑两会的印记。15天,不停奔跑在偌大的北京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同伴们一起,当好讲故事的人。关于讲故事,我们的国家主席同志既是提倡者,又是出色的实践者。在众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他都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把中国的内涵和信息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亦是当下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落实同志48字要求的重要方法。
31-31

放下我的小版面,重新拿起采访本

摘要:"放下我的小版面,重新拿起采访本。"当更新完这条朋友圈,作为浙江日报政治版编辑的我,已处在全国两会首场新闻会的现场,身后是来自全世界媒体的长枪短炮,严阵以待。这场"春天的约会",对记者来说,更是一场战役。是的,在这两周时间里,哪个记者没有风里来雨里去,在如潮的人群里,费尽心思地提问,通宵达旦地写稿,争分夺秒地奔跑在路上……但是,在来年春天,如果再接到"上会"的任务,同行们又会立刻精神抖擞地冲上一线。
32-33

北京之行的获得感

摘要:启程时,犹是萧条时节;归来时,已然繁花满枝。首次赴北京参与全国两会的前方报道,忙碌而紧张,仿佛时间的流逝也开启了快进模式。匆匆,是报道团队众人脸上的神情,是深夜里找寻代表审稿的脚步,也是静谧时光中笔记本键盘噼啪作响的歌声。回顾北京之行的报道经历,"获得感"是新闻采写中最主要的关键词。它源于稿件中的宏大主题、当下热点,它源于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和表达,它也源于众多代表委员们的观点给予我的思考和启迪。
36-37

新媒体:呈现2016全国两会“新闻大餐”

摘要: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主流媒体都选拔报道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全媒体报道编辑记者,成立了融媒体报道团队,展现各自的采编实力、传播能力,为网民精心制作全视角、零距离、面对面的"两会大餐",提供多维立体、全方位全覆盖融媒体时代的两会盛况,开启新媒体报道新模式。【看点1】虚拟图文网络直播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报道新亮点,VR技术、全景相机为网民提供全新虚拟网络全景直播。
38-39
传媒评论杂志专题

中国新闻奖是怎么炼成的——什么样的作品更有机会获奖——25、24、23届中国新闻奖纸媒获奖作品简析

摘要: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的是新闻媒体的最高业务水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面对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什么是主流媒体应该追求的新闻价值?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本期,我们邀约第25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者,聊一聊他们的获奖作品是怎么炼成的。
40-44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 2006-2015十年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文本分析

摘要:从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作品纳入评奖范围至今,已评出十届。这十年来,网络新闻已从最开始的摸索阶段,逐渐呈现出自有地位,且这种重要性还在不断加强。事实上,中国新闻奖代表着全国新闻最高水平,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其奖项设置与获奖作品始终体现着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动态。因此,本文主要以2006至2015年十年间200多件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为样本,试图从奖项、题材、策划、表现手段等方面分析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一、基本情况1、评选项目增多。
45-48

做新闻为民的践行者 《佳友民情快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2015年11月2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在北京揭晓,浙江日报新闻专栏《佳友民情快车》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奖)。中国新闻奖评委评价:以全国新闻战线重大人物典型俞佳友担纲的一支优秀团队,搭建起党报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桥梁,关注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是"走转改"活动中的典范,同时,采取融视频、图文、微博、微信为一体的报道方式,也是媒体融合实践的典范。
49-51

全媒体在社会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杭州7.5公交爆燃致30人受伤》为例

摘要:面对高关注度、影响广泛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如何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第一时间权威播报,抢占舆论高地,是网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面临的一大挑战。2014年7月5日17点03分,杭州闹市一辆公交车突发大火,造成30人受伤。事发后,过往路人、爱心市民自发奋力救人,杭城多方力量倾力救援。接到线索后,浙江在线立即启动全网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急预案,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52-55

团队的力量 《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列》采写体会

摘要: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我采写的消息《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列》有幸获得二等奖。为了采写这篇800多字的消息,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偷偷"准备了一个多月;为了追寻"义新欧"的脚步,在金报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只身远赴西班牙实地采访。回顾这篇作品的采写经过,从前期准备到出国采访,再到最后的稿件撰写,处处体现了团队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就不会有这篇获奖作品。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