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传媒评论杂志

《传媒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讲座、传、媒管理论坛、研讨与交流、本刊消息、报人春秋等。
  • 主管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2095-7823
  • 国内刊号:33-1387/G2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22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06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传媒评论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传媒评论杂志速览

速览/国内

摘要:首届中国应急广播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广播报9月18日报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首届国家应急广播大会——“2014中国应急广播大会”9月16日在北京召开。应急广播是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手段。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应急广播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主要由“三制一案一网”构成,即国家应急广播体制、国家应急广播机制、国家应急广播法制、国家应急广播预案和国家应急信息网。
4-6

速览/国际

摘要:《锡兰华文报》创刊 环球时报9月19日讯:值国家主席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斯里兰卡第一家华文报纸《锡兰华文报》创刊号,于9月15日在斯里兰卡正式发行。《锡兰华文报》版面设计为时政新闻版、中资企业版、华人华侨版、社会人文及旅游版等。创刊号结合国家主席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这一历史契机,编发了《~根拐杖叙说中斯友好一段不平凡动人往事》、《中斯经贸关系迎来黄金腾飞期》等系列通讯、综述,并对多间驻斯中资企业、社团、华人等进行专访,以及深入挖掘了斯里兰卡历史人文故事。
6-6

速监/数字

摘要:80元-300元 中国新闻出版报9月30日报道:记者获悉,国家版权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了《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引人注意的是,原创作品的基本稿酬标准由1999年《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每千字30元-100元提高到80元-300元。《办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6-6

速览/博客

摘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就像一个汽车一样,如果没有刹车,这个汽车的性能再好,一旦上了高速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所以,再好的汽车也要有刹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对互联网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不能因技术发展太快而制止它,也不能任由技术的发展而对网联网安全视而不见。
6-7
传媒评论杂志封面

媒体技术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技术创新

摘要:核心阅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8-12

媒体融合,技术引领?——南方报业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技术可否引领媒体融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我想从南方报业这些年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南方报业的新媒体发展起步不晚,媒体融合意识很早就已萌芽。
13-16

媒介融合插上“技术之翼”——以芝加哥论坛报集团大数据实践为例

摘要:核心阅读: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正在给全球传媒业带来巨大的震荡。2008年12月,芝加哥论坛报集团这家有160余年历史、发行量居全美第二的老牌报业集团也敌不过新媒体浪潮的冲击,申请破产保护。然后,仅4年时间,2012年12月,芝加哥论坛报集团宣布结束破产保护状态,并实现盈利。论坛报集团是如何实现这种神奇“逆袭”的?其关键所在是顺应了移动互联的发展趋势,以用户为导向,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驱动媒介产品转型升级,加强内容建设,创新生产流程、内容呈现方式,让媒介转型成功地插上了“技术之翼”。
17-19

媒体从业人员必须get的新技能

摘要:当一大波新媒体浪潮袭来时,我们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或急或静。急的,主动出击,想去冲浪:静的,边防御边看新媒体的漏洞,想认清大潮下面隐藏着什么。但我想,无论哪种人,最好都能学点新技能,在新媒体浪潮中方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0-22

我们,这样“玩转”新媒体——三位“网络技术达人”的自述——新技术支撑媒体的深度融合

摘要:媒体融合之路,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发展热潮,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过来人,还是新媒体的新手、新面孔,在你、我、他的周围已经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玩家和高手。他们是如何“玩转”新媒体的,他们在冲浪新媒体的探索中有什么心得体会、经验做法?且看三位“网络技术达人”的自述——
23-24

解读手机媒体的“吸粉”奥秘

摘要:手机报是在手机上发行的“报纸”,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媒体”。它依托移动运营商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我所在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于2005年5月17日,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手机报,开创了地方手机报模式,现今读者已突破百万。但在新形势下,浙江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手机报是以彩信形式,每天两期、一早一晚发送,新闻时效性不足;手机报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新闻,全媒体手段缺乏;手机报是收费产品,每月5元,在多种新闻客户端产品竞争下,用户数下降趋势明显。
24-24

微博处理的“删帖”和“拉黑”

摘要:从大学毕业起,我就在萧山日报新媒体部门工作,每天面对日报的官方微博、微信,算起来,已经在新媒体岗位上摸爬滚打了整整三年。微博平台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而微信更像一个订阅博客,用户的选择非常自由。相比较而言,微信更加传统,比较类似报纸,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是生产——阅读的关系,更多的是单向交流。
25-25
传媒评论杂志热点

上海报业集团的涟漪效应——兼论新型媒体集团化路径突破

摘要:核心阅读:2014年上半年我国媒体发生的“两死一生”事件,即北京竟报和上海天天新闻报的休刊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挂牌,分别从“生”与“死”两个方向体现了2013年成立上海报业集团的“涟漪效应”。8月18日,中央关于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决定将进一步放大“涟漪效应”,不少省份因此成为新型媒体集团化战略的探路者。从渐进式改革的角度看,中国媒体未来集团化的路径至少有三种,但最根本的是要以市场为主导的“跨界”路径。
26-29
传媒评论杂志人物

徐永辉:年逾八旬,依然用镜头聚焦历史

摘要:今年国庆前夕,新华社和央视等多批记者专程赶到桂香四溢的杭城,这回他们采访的对象不是浙商大腕、影视明星,而是~位年逾八甸仍活跃在基层一线采访的新闻前辈。 今年6月24日,钱江晚报足足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杭州笕桥镇农民贺来法一家五代人60年来的生活变迁历程。紧接着,浙江日报和钱江晚报又用多个版面连续刊出作者深入贺家,跟踪拍摄数代后人的幕后新闻。故事生动,画面感人,这份一家5代、60年风雨巨变的跟踪摄影作品在国内新闻界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30-33
传媒评论杂志聚焦

创新头版 赢得读者——浙江日报一版改进创新纪事

摘要:核心阅读:党报要办好,关键在一版。如何在上接天线的同时又下接地气?如何进一步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在舆论引导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去年以来,浙江日报认真学习贯彻8.19重要讲话精神,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结合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新媒体迅速兴起的语境,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积极对一版进行了改进创新。
34-36

抓住历史机遇,做好新常态下的新闻报道

摘要:核心阅读:今年5月在河南视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至此,新常态一词开始闻达于中国经济领域。这是我国在“追赶周期”中出现的阶段性新特征,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方式及政策因应等都将进行系统性调整,因而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
37-40
传媒评论杂志融合

新闻APP:媒介融合入口——以“掌上衢州”运作实践为例

摘要:核心阅读: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5亿、74.2%的用户在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今天,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正不断被打破、重建,新闻APP成为移动终端新的平台和入口,被传统媒体寄以转型和融合的厚望,掀起新一轮跑马圈地大战。
41-43

一场关于“微信十条”的讨论

摘要: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这十条《规定》,微信等即时通信将实行“后台实名制”,此外,未经批准的公众账号不得、转载时政类新闻。这十条《规定》被称为“微信十条”,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师生也就此进行了一些讨论。
44-45

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源的影响

摘要:核心阅读:移动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源这一专有名词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交媒体给所有人搭建了一个平等、公开、透明的平台,所有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在此平台上信息和消费信息,传统媒体也包括在内。这就意味着,原来的信息源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源的变化导致新闻传播模式的变化,信息源不再像原来那样在第一时间选择让媒体信息,而是通过社交媒体信息。媒体的角色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者,未来会更多地成为信息的解读者。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