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传媒评论杂志

《传媒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讲座、传、媒管理论坛、研讨与交流、本刊消息、报人春秋等。
  • 主管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2095-7823
  • 国内刊号:33-1387/G2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22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06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传媒评论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传媒评论杂志封面专题

党报话语权:重在创新理念——党报话语权:重在创新理念

摘要:重塑话语体系、做强做实话语权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把好话语权,才能提升引导力。受单向传播的传统思维影响,不少媒体存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写自看”的话语弊病,主流话语权遭遇边缘化困扰。因此,要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遵循新闻与传播规律,全面深化新闻创新,大力改造和创新传统媒体话语体系,既要生动有效地传达党委和政府声音,解读好重要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又要敢于直面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实现主流舆论场和新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统一。这既是新闻实践中的难点,又是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也是我们组织刊发这组稿件的出发点。
4-7

传统媒体话语权三问

摘要:话语即权力。福柯说,“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所谓话语权,就是人们掌握媒体对文化价值、行为规范进行传播,并影响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权力。话语权的问题,往往和传播介质、传播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制文字、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发现电磁波……每一次重大的传播介质和技术革新。都会重构传播格局,也会决定谁拥有或取得话语权。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及广泛应用,同样对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传播格局造成深远影响。不仅是媒体形态变迁,更重要的是,原本由传统媒体占据的话语权也在经历解构、转移、分散、重塑的过程。
7-9

党报话语权问题初探

摘要:什么是党报的话语权?是党报说话的权利吗?从字面看,似乎是这样。如果认为党报的话语权就是指党报说话的权利,那么党报的话语权就不存在问题,因为党报每天都在用版面“说话”。但实际上。党报的话语权不能简单从字面理解,你说的话,如果没有多少人愿意听,那么实际上你是不具备多少话语权的。换言之。党报的话语权是指其话语的影响力,也可以简称为“话语力”。
10-11

改变文风提升主流媒体话语权

摘要:“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这是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知名专栏作家张国庆在他的新著《媒体话语权》中对“媒体话语权”的一个形象注解。话语权指的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权力与能力。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从理论上来说,它必须能够掌握并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这种隐忧似乎愈加明显。主流媒体如何保持并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实现的途径很多,转变文风无疑是其中应有之义。
12-14

占领新兴媒体阵地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对主流媒体利用新兴媒体增强舆论话语权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乃至人类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既为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新渠道、新载体,也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深远影响和挑战。顺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潮流,大力推动新兴媒体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已成为主流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一、主流媒体利用新兴媒体增强舆论话语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4-16

新闻传播规律的自然回归——传统媒体话语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生态。传媒学者胡泳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它的核心特征就是“众声喧哗”。面对这一“从未如此精彩、从未如此复杂”的媒介环境,传统媒体话语权遭遇前所未有的撼动。传统媒体,应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打造权威声音.重新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笔者认为,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自然回归,仍然是基本原则。一、新舆论格局下媒介话语环境的嬗变
17-19

三次党报改革与新闻话语变迁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新闻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发生在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关键时期,都是在外部条件的引导、主导下新闻媒介不断调节自身的过程,也是党报与时俱进地以改版方式进行变革创新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是被社会结构所构成的,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本文将三次党报改革置于党报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态背景中去,分析“构成社会生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逻辑发展”怎样影响、改变着党报自身发展规律与路径,从而为把握党报时政新闻话语变迁以及当下的党报新闻改革提供历史的参照。
20-22
传媒评论杂志业界论坛

高屋建瓴 持久深入 有效呈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十八大闭幕后报道解析

摘要:每一次特别重大的盛会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新闻报道战役。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以来。全国各主要新闻媒体都在精心策划,集中报道,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解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效新进展,掀起了学习宣传的高潮。本文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十八大闭幕报道为研究节点,以一个月为研究周期,选取2012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央纸媒与省级党报在宣传报道十八大精神中,增加舆论引导能力中的具体操作手法。
23-26

评论自觉:面对十八大钱江晚报评论部试笔重大题材评论的一点体会

摘要:从十八大开幕后,到2012年12月26日,钱江晚报评论版刊发了有关十/\大及十八大后一系列高层动态的评论文章共20篇,本报评论员撰写19篇,只有一篇出自特约评论员之手。无一篇转载自其他媒体。大部分都市报的评论版,平时的时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事一议”式的,题材的重要性与涵盖面,都不可能与十八大同日而语。钱江晚报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力度与密度参与重大事件评论,也远远超过同城其他纸质媒体,在国内都市类报纸当中也是不多的。数量的意义是有限的。作为钱江晚报新闻评论员,参与了十八大评论写作和编辑的全过程,最突出的体会是:如何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提升、体现评论自觉。
26-29

围绕事件母体的新闻提升——言论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多重功能

摘要:突发性新闻、重大主题和重大典型报道,是媒体每年都要面对的。在这些报道中,除了消息、通讯、记者见闻等常规形式外,言论也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如1D-I运用好言论旁征博引、承前启后、提炼概括等诸多功能,从而实现同一新闻的个性凸显,许多媒体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笔者撰写的《“温州精神”,在灾难中升华》的评论,能有幸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是事件的特殊决定了言论的价值,同时也是言论的高度概括,实现了对新闻的“再造”。由此可见,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重大典型报道中,探讨言论的特殊功能和如何发挥好这些功能,回溯过程,仍然可以留下不小的思考空间。
29-31

主题报道的历史眼光和前瞻意识——浙江日报“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报道简析

摘要: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如何宣传好这“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充分激发起全省上下的改革激情和创业创新活力?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对宣传报道的创新进行了多方探索。“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公布的时间有先后,这里,笔者尝试截取每项举措公布后的一个星期,也就是各方反映最强烈的阶段,作为考量的时间轴,对浙江日报的相关报道试作分析。多一点历史眼光
32-33

车祸报道,怎么凸显深度?

摘要:交通安全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当我们迎来“汽车时代”,车祸也像鬼魅一样追随着我们.且不断升级。车在增加,车祸也在增加,媒体的车祸报道也几乎每天可见,但是,车祸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是我们媒体的报道不切实际,还是警示力不够?车祸报道的本意是让人接受教训,但以往的车祸报道,仍有不少仅停留在车祸的现场:一味地放大它的惨烈,惊呼它的不幸,却很少从技术和人的角度去详尽分析车祸的根源,切实地给出一些教训。真正的车祸的教训,并不在车祸现场,而在车祸发生之前。如,酒后驾车引发事故,我们应问,这场酒是怎么喝起来的.他为什么喝了洒还要开车,为什么没有人制止他。甚至还要大胆地坐上他的车?
34-37
传媒评论杂志传播视界

《江南Style》为什么这样红?——用传播学理论解析

摘要:当下最流行的“神曲”莫过于《江南Style》了。这是韩国歌手“鸟叔”朴载相(PSY)的一首单曲,于2012年7月15日,MV上传至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76天后获得3亿点击量,12月22日突破10亿次。成了第一个在YouTube网站上点击次数突破10亿大关的视频。Psy凭借此曲横扫各大音乐奖项,他在许多场合与著名歌手麦当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名人同台亮相,还被受邀出席如美国总统选举等许多国际重大场合。
37-39
传媒评论杂志新闻案例

报道“差别”是如何造成的

摘要:2012年12月1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敦。一名妇女在发生枪击案的桑迪胡克小学外安抚哭泣的孩子。新华社发 案例 2012年12月1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名男子持枪闯入校园,杀死28名小学生,制造了美国史上最惨重的校园枪杀案。几乎同一时间内,在中国河南光山县也发生了一起男子持刀闯入校园砍伤22名小学生的恶性案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公众了解万里之外的美国·渗案,远远比了解中国河南发生的校园惨案详实、透彻。
40-40

重复有时也是一种主动

摘要:2012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新华社发 案例 2012年10月11日,当知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媒体都想第一时间采访莫言,而且最好是专访。,可实际情况是,第一时问只有央视等有特别优势的极少数媒体专访到了奠言,其他媒体都只得到了一次集中采访的机会。但是,一些媒体并没有“坐而待毙”,而是采取了重复以往采访莫言报道的方式,让重复报道倍显新生。例如,绍兴晚报在莫言获奖次日的头版基本重复了2008年笔者专访莫言时的标题(前后两次的标题分别是《莫言:最喜欢雨天的绍兴》和《莫言:到绍兴下雨天才有味道》),以及当时莫言在绍兴高校演讲时的照片,从而大大强化莫言获奖这则新闻与绍兴读者的贴近性。
41-41
传媒评论杂志媒体画外音

“末日预言”不靠谱媒体一定要靠谱

摘要:2012年12月21日早晨,许多人起床时推开窗户时,发现太阳照常升起,地球也一如既往地在转动,传说中“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 刚刚过去的2012年,各种所谓“世界末日”谣言实在有点多:什么玛雅历法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那一天起全世界将黑暗三天;什么“一颗小行星将在12月21日撞上地球,毁灭一切”;什么南北磁极对换致地球毁灭;等等。事实已经证明,2012年12月21日这天太阳照常升起,一切谣言都不攻自破,人类生活一切依旧,所谓“预言”都不靠谱。但是在此之前,这些“预言”给大家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出于对未知灾难的恐惧,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做出各种不理智的举动,如怕“全世界黑暗三天”,一些地方的人就拼命囤蜡烛。
42-42

重视证据与保护“深喉”

摘要:关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48亿巨款下落不明”一事,央视新闻频道在2012年12月15日晚播出一则报道:揭露“儿慈会”资金问题的,是一位名叫“落魄书生周筱赘”的网友,“儿慈会”事件是他众多“揭黑”事件中的一起,爆料来自“深喉”,为此他调查了44天;没想到“儿慈会”竟然以小数点弄错了来搪塞,说什么4.75亿误写为47.5亿元。
42-43

慎言“最牛钉子户”

摘要:作为最新“抗拆”事件的代表,在政府部门的妥善工作下,67岁的温岭老农罗保根同意签约拆迁。和之前诸多“抗拆”人士一样,罗保根被称为“最牛钉子户”。然而此前,看到报纸、网络上“最牛钉子户”的称号,罗保根很不喜欢,他不认为自己是“钉子户”。无独有偶,衢州市区原木材厂片区拆迁地块的一名拆迁户,对于当地媒体上报道他为“钉子户”表示强烈不满,“你们报纸别再叫我‘钉子户’了!”
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