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传媒评论杂志

《传媒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讲座、传、媒管理论坛、研讨与交流、本刊消息、报人春秋等。
  • 主管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2095-7823
  • 国内刊号:33-1387/G2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22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06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传媒评论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传媒评论杂志前沿关注

换一口“池塘”:“小鱼”变“大鱼”——关于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数一数二”,就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中,处于前两位的报纸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处于第三位甚至更后的位次往往就很难发展了。
4-7

博客新闻:在报网融合中彰显青春活力

摘要:由平面媒体转化而来的网络媒体当然要想方设法吸引新读者,报网融合运行中重要而紧迫的实践包含读者的网络化迁移。杭州日报利用目前报纸的影响力引导读者转向杭州日报网,就要为读者迁移提供动力,增加推力。博客新闻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媒体“top→down”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方式,使新闻传播更具可信性、亲和力;而且,博客新闻导入主持人制,培养名记者、名博客,打造品牌引领读者迁移。
8-10

网站新闻编辑入选普利策奖委员会

摘要: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日前吸纳了一名新成员——美国政论网站Politico.com的执行主编吉姆·范德海。至此网络媒体开始在决定普利策奖的归属上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10-10
传媒评论杂志本刊特稿

继往开来 多维发展——2009年中国电视热点理论研究

摘要:经历了2008年的风雨洗礼,2009年的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态势。本文通过对2009年出版的电视领域学术著作、国内学术期刊、报纸和网站中的相关学术文章、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近千篇文章进行梳理,总结概括了电视理论研究的四大热点,以期对2009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发展理出清晰的脉络。
11-14

中国报业步入初步成熟期——2009年中国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2009年对中国报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有二:一则在新中国60周年华诞之际,不少报社也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中国报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主流媒体;二则经过改革创新和负重拼搏,中国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行业的稳健发展,取得了应对危机的阶段性成果。
14-16

激荡与融合——2009年新闻热点回眸

摘要:2009年,以不太寻常、猝不及防的方式告别。 原本以为,在汶川地震之后,我们不会有更大的悲恸;在百年奥运梦圆之后,我们不复有更大的喜悦。但是2009年告诉我们,悲喜仍会延续,如同生活正在延续一样:国庆60周年、金融危机持续、甲流蔓延……激情与激荡过后,我们已经尝试着去正视异见,承认分歧,自信的中国正在向世界融合,处于转型期的传媒通过整合危中寻机。
17-18
传媒评论杂志多棱聚焦

超级模仿秀造就了电视节目“套娃”

摘要:套娃工艺品之所以人见人爱,在于它一个可以包含若干个,大的套小的,层层相套,若将其一字排开,面容一模一样,只是大小不同。如若把传媒业的简单模仿之风喻为“套娃现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剖析其得失、症结与贻害,那么,不啻是推进传媒创新的务实之举。
19-21
传媒评论杂志传媒“套娃”

“传媒套娃”:成如容易却艰辛——谈媒体的模仿与创新

摘要:思想是最接近原创的因素。它可以是真性情,是人生感悟,也可以是真道义,是纯粹理性。不管你去“借”什么“壳”、“套”什么“娃”,只要你把握了思想这一关键环节,能给人以思维启迪,给人以心灵洗涤,提供人们在别处不能得到的思想启迪,引导人们将眼光朝向上方和前方,你就具有存在价值。一份致力于提供思想激荡的媒体,必将因其占据的高度而成为“被模仿者”。
22-24

媒体创新之下“套娃现象”之成因——以报纸新闻时评为例

摘要:在技术融合、信息共享的竞争格局下,保持自身的权威性、独特性是一家报纸存在的价值所在。富有权威性、独特性的新闻时评是报纸应对传媒“套娃”现象的有益探索,在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不仅要坚持这一尝试,而且应不断探索将其做得更好,用严密的逻辑力量提高时评的权威性,时评栏目的品牌效应自然会随时评本身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彰显。
25-27

戒除“套娃现象”从要闻版做起

摘要:在党报的新闻改革中,要闻版的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按照传统的主流做法,头版及其后的头几版,常被冠之“要闻”或“综合要闻”的版名。这些版块主要以发表政务新闻或本地新闻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党报是按这种传统的做法去操作的,不仅在稿件取舍上,而且在版面位置上,甚至字体大小,都自下而上地层层套用。这种现象也被业内称之为唯上模仿的“套娃现象”。
27-29
传媒评论杂志记者履痕

山东老年生活报转企改制

摘要:2009年12月4日,老年生活报传媒有限贡任公司合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标志着老年生活报作为山东全省首家实施整体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纸,合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山东省老龄办、山东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将合力打造山东老龄传媒文化产业龙头。
29-29

从“爱新闻”到“造新闻”的轨迹——一个“特约记者”的忏悔与反恩

摘要:他曾经说过,“我极热爱新闻事业”,而为了圆一个记者梦,他又丢掉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他曾多次被省级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却在退出新闻行业后写博客自曝:“两年时间我闭门造车‘采写’了80多篇假新闻。”
33-35

调查显示:互联网新闻若收费80%网民不买账

摘要:据国外媒体报道。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调查结果显示,80%的美国网民不愿意为网上新闻、杂志或其他内容付费。
35-35
传媒评论杂志力丹点评

“反差”出新闻叙事显力量——评通讯《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摘要:一篇报道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不容易,能推动相关法律条款的修订更不容易,而这两点,通讯《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都做到了。此稿在新闻发现和表达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
36-37

大胆履行职责 谨慎点名揭露——评通讯《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

摘要: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于2008年9月11日发表在该报上的通讯《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在当时的国内报道中首次点名揭露了“三鹿”奶粉问题,引发了中国乳品行业地震,间接推动了中国相关的司法介入进程。
38-39

美国《纽约时报》尝对“公众捐助式”新闻报道

摘要: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11月10日在科学版登载的一篇文章,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文章作者在采访等方面的费用并非由报社提供,而是由公众和机构捐助。
39-39
传媒评论杂志图说图话

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摘要:2009年10月24日下午,湖北荆州发生了长江大学3名学生为救援落水少年罹难的事件。在相继跟进的报道中,一开始,有舆论质疑渔民见死不救;接着,关于渔民挟尸要价的事在网络流传;自从一张渔民手牵尸体站在船头的照片出现后,谴责的言论可谓排山倒海。
40-40

微距之美

摘要:新闻摄影中,广角有广角之美,中景有中景之美,特写有特写之美。 有些人常把特写画面与微距画面混淆,认为有些特写画面就是微距摄影。现在的变焦摄影镜头有些都带有微距功能,用这样的镜头拍摄的微距画面,不归入微距摄影似乎不对。但是这样的微距摄影很难体现出微距的真正效果。
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