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社
分享到:
《材料导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等。
  • 主管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主办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5-023X
  • 国内刊号:50-1078/TB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93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1
  • 综合影响因子:0.84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材料导报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利用火焰枪对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局部热处理的初步研究

摘要:构建了基于火焰枪的局部热处理系统,对消除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端部目标部位的超弹性开展了初步实验研究,并结合温度与硬度测试,探讨了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加热方式对超弹性消除效果、处理部位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770℃以上、极短的保温时间内有效消除镍钛SMA弹簧目标部位的超弹性而主体几乎不受影响。热处理温度是目标部位超弹性能否消除的决定性因素,而保温时间的影响不大。灼烧方式比热传导方式更易引起目标部位的颜色变化。
1-5

结构型与自增感型结合的新型光敏聚酰亚胺制备及研究

摘要:将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分别与1-(3-氨基苯基)-3-(4-氨基苯基)2丙烯-1-酮(光敏性二胺Ⅰ)和3,3’,5,5’-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光敏性二胺Ⅱ)经溶液聚合、化学亚胺化,制备了一类新型可溶性的结构型与自增感型结合的光敏聚酰亚胺。该合成方法简便,分子量容易控制,起始原料价廉易得,产品纯度与收率高。TGA、UV、GPC等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树脂曝光波长能与工业'线匹配使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与感光性能。
6-7

载当归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摘要:采用W/O乳液法,在不同条件下,用Ca2+交联和戊二醛交联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SEM结果显示,当m(CMC):m(SA)=1:5、温度为60℃时,球形较好。采用FT-IR分析了复合微球的化学结构。对复合微球的溶胀率、药物包封率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微球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溶胀率达到700%,且溶胀速度快。该复合微球对当归(ASD)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8-11

螺旋碳纤维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摘要:通过酸化、敏化、活化等工艺对石墨基体进行前处理,采用化学镀法在石墨基体表面沉积Ni-Fe-P合金。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镀层的影响情况,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X)、X射线衍射(XRD)对化学镀各处理步骤及施镀效果进行分析表征,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最后采用CVD法,以乙炔为碳源、Ni-Fe-P合金为催化剂、在650℃成功制备出形貌规整的螺旋碳纤维。
12-16

电纺纳米纤维自组装制备含多磁性内核的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

摘要:通过电纺纳米纤维自组装制备了含多磁性内核的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电纺纳米纤维的形貌,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晶体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纳米粒的形貌、粒度分布、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采用电纺纳米纤维自组装制备的Fe3O4@SiO2纳米粒为近似球形的结构,其内含有多个磁性内核;粒径分布在50nm左右,主要物相是无定形的SiO2和晶态的Fe3O4,保持了磁性粒子的超顺磁性,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磁性材料。
17-20

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摘要:据中国政府网1月6日的消息,国务院近日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等目标。
20-20

十八胺改性碳纳米管导电纸的性能研究

摘要: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导电剂,通过十八胺修饰改性,使用常规印刷技术,将经过十八胺修饰后的碳纳米管沉积于纸纤维网络上,制成可运用于电子器件的碳纳米管导电纸,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矢量网络分析仪、红外光谱仪与表面电阻测量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十八胺修饰过的碳纳米管,其分散性能提高,表面电阻率大幅度下降,电磁屏蔽性能大幅提高。
21-23

掺杂Ni2+的六方相ZnTiO3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钛酸锌(ZnTiO3)作为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光致发光材料,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相关报道都是围绕立方相ZnTiO3的发光性能展开论述,没有关于六方相ZnTiO。发光性能的研究。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出掺杂Ni2+的六方相ZnTiO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物相结构做了分析,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纯六方相ZnTiO3的发光性能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600℃制备出的样品主晶相均为纯六方相ZnTiO3,Ni2+的引入并没有改变ZnTiO3的物相结构。Ni2+掺杂量在3.0%以下的样品发射峰强度增大,原因是Ni2+作为能量传递介质,提高了样品的发光效率;但Ni2+掺杂量达到4.0%时,发生了浓度猝灭现象。Ni2+在ZnTiO3中位于原Zn2+的格点位置。
24-27

热蒸发法制备硫化镉(CdS)多晶薄膜及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热蒸发法在50℃、100℃、150℃这3种不同的基底温度下沉积CdS薄膜,且对150℃生长的CdS薄膜取样进行退火处理30min,并对所有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底温度下制备的CdS薄膜均具有(002)择优取向生长的特征,且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002)特征衍射峰强度增加,半高宽变小,相应薄膜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晶粒的生长。最终发现,150℃生长且经过退火处理的薄膜具有较为明显的六方相CdS多晶薄膜结构和较优的光学性能,能满足高效CIGS薄膜电池中缓冲层材料的基本要求。
28-30

氮化硅透明陶瓷光学薄膜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摘要: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在不同工艺下制备微米级厚度的氮化硅薄膜,并利用椭圆偏振仪、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以及红外光谱仪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N2和Ar的流量为1:1时所制备样品为非晶态结构的高折射率富氮氮化硅薄膜;低温热处理对薄膜折射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透过率随溅射气压的增加而升高、随功率的增大而降低;N-Si键的强度随溅射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31-34

芬布芬插层Mg/Fe-NO3-LDHs复合材料的组装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摘要: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Fe-NO3-LDHs前体,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镁铁物质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结构和物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g、Fe物质的量比为3,pH值为9,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再以共沉淀法组装芬布芬-LDHs,利用XRD、FT-IR、UV、TG-DTA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插层量19.6%。测试芬布芬-LDHs在模拟肠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中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其在不同的缓释介质中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芬布芬在LDHs层间的扩散是释放控制步骤。
35-39

模拟体液法快速合成羟基磷灰石纳米针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模拟体液法快速制备羟基磷灰石(HA)纳米针,并研究了HA对牛血清蛋白质(BsA)的吸附性能。采用XRD、TEM、SEAD和FT-IR等分析方法表征样品。结果表明:1min即可快速制备宽约5nm,长为50-80nm且分散良好的HA纳米针,形貌和尺寸与人体中的HA极为相似;反应时间影响合成产物的形貌及物相,短时间内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HA纳米针的生长,但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HA再次反应生成Ca3(PO4)2;同时,快速制备的HA纳米针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40-43

季铵盐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摘要:评价N,N,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及其纳米粒子对质粒DNA(pDNA)的负载及保护能力,考察了其纳米复合物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转染能力。通过复凝聚法制备TMC/pDNA纳米粒子,并采用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粒子形态和粒径;采用凝胶阻滞分析观察其对pDNA的保护情况;采用四噻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毒性;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转染活性;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结果表明负载pDNA的TMC纳米粒子多呈球形,粒径为100-300nm,能有效地包裹和保护基因不被DNaseⅠ酶消化;当TMC与pDNA的质量比为10:1时,在48h达到最高的转染效率。
44-47

三维多肽支架中前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的初步研究

摘要:在多肽EAK16水凝胶支架上接种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l周后,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活性。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作为定性实验研究MC3T3E1向成骨方向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MC3T3-E1细胞在水凝胶支架EAK16上有较好的黏附和增殖能力,诱导培养后细胞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和矿化基质沉积。多肽水凝胶支架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48-51

壳聚糖护肤液保湿和抗菌作用的研究

摘要: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混合后溶于1%(质量分数,下同)稀醋酸中制备壳聚糖护肤液。以15%(质量分数,下同)甘油和佳雪芦荟保湿乳液为}El性对照,以95%(体积分数,下同)酒精为阴性对照,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用干燥器法测定壳聚糖护肤液的保湿率,并用数字皮肤水分检测仪检测壳聚糖护肤液对人体皮肤的保湿性能;以15%甘油和佳雪芦荟保湿乳液为阳性对照,以维生素E和95%酒精为阴性对照,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采用数字皮肤水分检测仪检测壳聚糖护肤液对大鼠背部皮肤的即时和长期保湿性能。以青霉素为阳性对照、未消毒壳聚糖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检测已消毒壳聚糖护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茵圈直径,比较其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护肤液除了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外,还同时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此为一般护肤液所不具备,因而具有独特的潜在应用价值。
52-56

含U形结构单元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摘要:以1,8-萘二甲酸二甲酯为共聚单体,与2,6-萘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共聚,得到U形1,8-萘结构单元含量分别为2%和5%(质量分数)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DSC测试表明,与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相比,含有1,8-萘结构单元共聚物的Tg和Tm略有降低,而1,8-萘U形结构单元的引入可以增加PEN的热结晶速率。采用Avrami模型得到了PEN及共聚物的Avrami指数n、结晶速率常数K以及半结晶时间t1/2。PEN、含2%1,8-萘结构单元共聚物和含5%1,8萘结构单元共聚物的半结晶时间t1/2分别为2.62min、2.09min和1.24min,表明U形1,8-萘结构单元的引入确实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结晶速率。
57-60

紫茎泽兰中纤维素的分离技术研究

摘要:在分析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纤维素、木素和多戊糖等组分含量的基础上,探索了用水煮预处理,再以乙二醇(EG)和水的混合溶剂在硫酸催化下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综纤维素含量达93.60%的纤维素产品,同时还分离出了木素。对EG-水混合溶剂体系的回收再利用研究证实其可高效回收并循环利用。
61-64

聚醚酮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摘要: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了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醚酮(PEK)(B/D/P)改性树脂体系。分析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讨了PEK的含量对B/D/P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PEK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8%(质量分数)PEK的加入可使纯B/D树脂冲击强度增加61.8%,弯曲强度增加51.3%),对树脂的耐热性也有一定提高。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