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材料导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terials Review

  • 50-1078/TB 国内刊号
  • 1005-023X 国际刊号
  • 0.9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材料导报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材料导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材料导报 2011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Mn元素在Mg-Zn—Mn合金中演变形式和作用的研究1-5

摘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Mg-6%(质量分数,下同)Zn-1%Mn(ZM61)镁合金中Mn在不同状态下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中大多数Mn固溶于基体中;均匀化处理以后,组织中析出少量细小的α-Mn颗粒;挤压和固溶时大部分Mn以形状规则的α-Mn颗粒的形式析出,主要有3种形态,即规则多边形(以六边形为主)、球状和棒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发现,α-Mn颗粒与α-Mg基体之间存在共格界面关系((1010)α-Mg//(301)α-Mn,[1216]α-Mn//[123]α-Mn)。研究还发现α-Mn颗粒可以作为时效过程中MgZn2相的异质形核核心,但依附α-Mn颗粒形核的MgZn2相都较粗大。根据二维晶格错配度“Bramifit模型”计算得出,当α-Mn颗粒与MgZn之间存在位向关系((200),α-Mn//(1010)MgZ2,[012]α-Mn//[1213]MgZn2)时,二者之间的晶格错配度仅为2.14%,且高分辨显微分析也发现α-Mn颗粒(200)面与MgZn2的(1010)呈共格关系。

可逆光致变色的Ag@TiO2纳米复合膜6-10

摘要:为了防止活性等离子体对下层银膜的破坏,采用多晶TiO2导体烧结靶,使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纯氩等离子气氛中制备了大面积均匀的TiO2、Ag@TiO2薄膜。为了了解其结构与电子和光学特性间的相互作用,对TiO2和TiO2/Ag/TiO2样品的制备参数(如射频功率、总压和直流电压的共同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拉曼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根据其结构调整光学性能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沉积的TiO2薄膜具有与在氩气和氧气混合气氛中沉积所得薄膜相似的形貌、电子和光学特性、能隙带宽和晶相;且所制备的Ag@TiO2薄膜银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特性,可作为智能窗、多波长光存储器和可擦写高密度电子纸使用。

烧结温度对多孔道ITO材料结构的影响11-13

摘要:采用固相法制备多孔道ITO材料,主要研究了ITO粉末成型压力为93MPa的素坯在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的物相、显微组织、体积收缩率及孔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93MPa的素坯在600℃保温1h、1300℃保温3h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ITO材料孔道结构较好,孔径较规则且分布均匀;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ITO材料体积收缩率变大,当温度超过1300℃后,ITO材料颗粒长大明显,导致该材料部分孔道弥合,不利于形成均匀分布的多孔道结构的气敏材料。

NaYF4:Yb,Er—Fe3O4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与表征14-18

摘要:以NaYF4:Yb,Er纳米颗粒作为种晶,选用二氨基十二烷等双官能团配体作为偶联剂,采用直接偶联法制备了NaYF4:Yb,Er-Fe3O4纳米复合颗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对NaYF4:Yb,Er-Fe3O4纳米复合颗粒的结构、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双官能团配体对纳米复合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官能团配体的使用对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配体所具有官能团的种类以及NaYF4:Yb,Er种晶粒径会影响NaYF4:Yb,Er与Fe3O4纳米颗粒之间的偶联作用。

Eu掺杂纤维状Sr2SiO4的合成与发光性能19-22

摘要: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2SiO4: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SEM、PL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结构,呈粒径为0.1~0.3μm、长1μm左右的纤维状小颗粒。在波长394nm的紫外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由位于红光区的5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578nm、590nm、612nm、650nm和700nm,对应Eu^3+的^5D0→^70、^5D0→^7F1、^5D0→^7F2、^5D0→^7F3和。^5D0→^7F4特征跃迁发射,612nm处的发射最强,是一种适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水热合成纳米BiVO4的制备及表征23-26

摘要:以NH4VO3和Bi(NO3)3·5H2O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VO4,考察前驱体pH值、水热反应时间、水热反应温度对BiVO4晶相结构及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优化水热法合成BiVO4的制备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比表面积等表征手段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制备条件可使BiVO4获得理想的单斜晶相,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玻璃微珠-Cu/Cu2O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27-29

摘要:采用化学镀铜和水热氧化法制备了玻璃微珠-Cu/Cu2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日光灯照射下降解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研究其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催化剂用量、pH值和甲基橙初始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中的稳定性。

退火处理对铟锡氧化物粉末的影响30-34

摘要:对两种不同比表面积(BET)的铟锡氧化物(IT0)纳米粉末进行退火处理,研究和比较了温度对两种粉末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并对这两种粉末烧结的靶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800-1500℃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后,在1200℃以上,两种比表面积的ITO粉末粒径增长显著,颗粒之间出现了相互合并和结合长大现象,而高BET粉末的粒径增加幅度比低BET粉末的更大;在1525℃烧结后,用高BET粉末烧成的靶材的晶粒和气孔尺寸更大,气孔数量也更多。

BiFeO3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35-37

摘要:以Bi(NO3)3·5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KOH为矿化剂,聚乙二醇6000为分散剂,水热合成了单相BiFeO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优化了水热合成条件,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了BiFeO3的磁滞回线,并对产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200℃条件下反应6h制备的BiFeO3粉体显顺磁性,紫外光照射4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0%。

Ba0.8Sr0.2Ti0.5Mn0.5O3纳米晶体的合成及气敏性质研究38-40

摘要:采用复合碱媒介法(CHM),在合成BaMnO3和Ba0.5Sr0.5MnO3的基础上,以Sr(NO3)2、BaCO3以及MnO2和TiO2为原料,在200℃、24h的生长条件下,用20%的Sr离子替代20%的Ba离子,用50%的Ti离子替代50%的Mn离子成功合成了Ba0.8Sr0.2Ti0.5Mn0.5O3纳米晶体。采用XRD、SEM及EDS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对Ba0.8Sr0.2Ti0.5Mn0.5O3制作的电极进行了气敏性质的测定。

Au@SnO2核/壳纳米粒子制备及其氧气气敏性能的研究41-43

摘要:在预先制备的Au纳米粒子溶液中还原SnCl2合成AuSn纳米粒子,然后采用阶段性升温氧化获得Au@SnO2核/壳纳米粒子。采用XRD和TEM对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在200℃和300℃分别测量Au@SnOz纳米粒子薄膜电阻随氧压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300℃条件下,当氧压为1.013×10^5Pa时Au@SnO2薄膜电阻是初始状态的13.75倍;200℃条件下,当氧压为1.013×10^5Pa时Au@SnO2薄膜电阻是初始状态的3.67倍。

VEGF功能化二氧化钛纳米管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协同效应研究44-47

摘要: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共价键方式固定在直径为30nto、60nm和100nm的TiO2纳米管表面,探究钛材表面纳米结构和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的协同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EGF有效地固定在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上。接种在VEGF功能化的TiO2纳米管上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活力(p〈0.01);其中,30nm的TiO2纳米管上面VE.钙黏蛋白的表达量和前列环素(PGl2)的分泌量较100nm的TiO2纳米管和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差异性(p〈0.01)。该结果表明VEGF和TiO2纳米管的管径(纳米拓扑结构)协同增效地促进了HUVEC生长及功能表达。

不同有机模板对羟基磷灰石晶须形貌的控制生长48-50

摘要:通过添加不同有机模板,采用水热均相沉淀法制备了晶须状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形貌、长径比以及相组成等。结果表明,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山梨醇为有机模板,均能制备出晶须状羟基磷灰石,其中以EDTA为有机模板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晶须纯度最高,以山梨醇为模板制备的晶须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和均一的形貌。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及抗菌性能研究51-54

摘要:选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分别在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和葡萄糖为还原剂的体系下制备纳米银颗粒,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CMC体系制备的纳米银粉末平均粒径为20-30nm,为多晶结构;用葡萄糖体系制备的纳米银粉末平均粒径为25-35um,为面心结构。利用抑菌圈法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2种体系下制备的纳米银对海洋芽孢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55-57

摘要: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作为主要原料,锌沸石作为载体,铈离子为掺杂离子,采用浸渍法制备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运用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评价,用紫外光谱对比纯纳米TiO2抗菌材料和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硝酸铈的物质的量比为40:1、反应时间为0.5h、焙烧温度为300℃、pH-3条件下抗菌性能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34.63mm。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样品对于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杀效果。

镍氢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58-62

摘要:为了研究镍氢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氢氧化镍,收集目前常用的镍氢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普通型及覆钴型氢氧化镍,制备独有技术产品钙镁掺杂型氢氧化镍。通过对该3大类产品进行高温大电流性能的测试表明,适用于镍氢动力电池的氢氧化镍正极材料为覆钴型及钙镁掺杂型氢氧化镍。再考察不同覆钴量的覆钴型氢氧化镍及不同配比的钙铗型氢氧化镍,对覆钴量及钙镁掺杂量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用于镍氢动力电池的氢氧化镍产品为覆钴量为Co3.5%的覆钴型氢氧化镍及Ca2Mg0.5、Ca1.5Mg0.2、Ca1Mg0.3等3种成分的钙镁型氢氧化镍。

锰酸锂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63-65

摘要:以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na notubes,MWCNTs)为添加相,对锰酸锂进行电化学性能改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发现掺入的多壁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锰酸锂颗粒表面。以改性后的锰酸锂为主要材料制成纽扣电池,采用交流阻抗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掺入1%MWCNTs后LiMn2O4的初始放电容量由改性前的123mAh/g下降到改性后的117mAh/g,在25℃经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明显高于未掺入的91%。与未掺杂的LiMn2O4相比,虽然掺C或掺CNTs都使初始充放电容量有所降低,但是其循环性能明显提高。

梅特勒-托利多荣获2011年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65-65

摘要:由荣格工业传媒有限公司及旗下《国际塑料商情》杂志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评选结果在中国广东深圳隆重揭晓,经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用户企业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委团严格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