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材料导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terials Review

  • 50-1078/TB 国内刊号
  • 1005-023X 国际刊号
  • 0.9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材料导报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材料导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材料导报 2010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VLS同质外延6H-SiC薄膜生长的研究1-4

摘要: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高温、高频、高功率、光电子及抗辐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以CH4、SiH4为反应气体,H2为载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气-液-固(VLS)生长机理,同质外延6H—SiC薄膜。结果表明,VLS机制能在外延薄膜的表面有效地封闭微管,但是由于n(C)/n(Si)较大,薄膜表面存在大量的台阶。为了进一步改善薄膜表面形貌,采用“两步法”工艺外延SiC薄膜,在封闭微管的同时提高了表面平整度,得到了质量较好的6H—SiC外延薄膜。

分步反应法制备SiC掺杂MgB2超导线材的研究5-7

摘要:以干燥的B粉和Mg粉为原料,采用分步反应法制备了SiC(40~45μm)掺杂的MgBe/Nb/Cu超导线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在650℃热处理温度下不同掺杂量对所制备样品的相组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标准四引线法测定了样品的电阻温度曲线,结果表明,当该工艺第二步热处理温度为650℃时,反应不完全,应适当升高温度;同时高SiC掺杂量有利于在MgB2线材中引入更多B位C掺杂,表现为Tc略有降低,从而提高了其磁通钉扎特性。

镧系元素(Eu,Ho和Er)掺杂对BiFeO3粉末晶格结构的影响8-10

摘要:采用Sol—gel法制备出Bi1-xLnxFeO3(BLnF;x=0、0.05、0.10、0.15、0.20;Ln=Eu,Ho和Er)系列粉末,利用XRD分析了其晶格结构。结合容忍因子的变化分析了3种元素掺杂对BiFeO3晶格结构的影响规律,以及掺杂离子半径变化对BiFeO3晶格结构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450-550℃烧结可以得到纯相的BiFeO3粉末,烧结温度过高,容易形成Bi2Fe4O3杂相;掺杂量增加,晶格参数减小;掺杂离子半径减小,晶格参数减小;Eu、Ho和Er元素掺杂量低于0.10时,可以得到纯相的BLnF,掺杂量超过0.10后,晶格结构的稳定性变差,容易形成杂相。

第三组元(C、B)添加对Fe83Ga17合金相结构和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11-14

摘要:为了研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Fe83Ga17)100-xMx(x=0、0.5、1、1.5;M—C、B)合金的相组成及其磁致伸缩性能,采用吹铸的方式制备了(Fe83Ga17)100-xMx(x=0、0.5、1、1.5;M—C、B)合金,结果表明,合金保持了A2(bcc-Fe(Ga))相结构。C、B元素对合金微观组织产生了很大影响,C完全固溶于bcc-Fe中,B于晶界处大量富集,晶粒形状呈区域定向排列。添加C、B均对Fe83Ga17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产生了抑制作用。添加C增大了弹性模量,当x=1时磁致伸缩值最大;添加B对合金组织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B含量的增加形成了明显的铸造织构,并且生成了富含Fe2B的相,x=1.5时磁致伸缩值最大。

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9年版)14-14

电极材料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15-18

摘要:利用基于传输矩阵(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的光学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电极材料(Ag、Al、Au)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传统铟锡化合物(Indiumtinoxide,ITO)透明电极相比,以合适厚度的金属Ag膜作透明电极,可提高活性层对入射光子的吸收效率;同时,以Ag膜作背电极时,其相应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优于以Al或者Au为背电极的电池的效率。

退火条件对Sn量子点生长和红外光学性质的影响19-21

摘要:首次采用固相外延生长技术在Si(001)表面直接生长Sn量子点,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和同步辐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退火条件对量子点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晶性和红外光学性质的影响。AFM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量子点的平均尺寸变大,面密度减小。XRD结果显示,外延得到的Sn量子点为四方结构的β-Sn,与衬底的相对取向为Sn(110)//Si(001)。由于β-Sn量子点的尺寸仍较大,同步辐射FTIR谱中没有观察到量子点的特征吸收峰。

多壁碳纳米管在硫酸溶液中的γ辐射剪切22-25

摘要:在硫酸溶液中系统地研究了γ辐射法剪切多壁碳纳米管,以及影响碳管长度的反应条件,详细讨论了多壁碳纳米管的剪切机理。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Raman光谱对短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浓度与其对UV270nm吸光度的关系,得出了多壁碳纳米管质量浓度与其对UV270nm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γ辐射和硫酸氧化作用在剪切多壁碳纳米管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随着辐射剂量和酸浓度的增加,剪切后的碳管长度不断缩短。当辐射剂量增加到200kGy、酸浓度为5mol/L时,短多壁碳纳米管长度为200-300nm。辐射剪切的方法在碳纳米管外侧及末端引进C-OH、-COOH等官能团,从而对MWNTs的石墨型结构造成微弱损伤。另外,制备的短多壁碳管在水中可以均匀分散2周而不出现沉淀。

碳纳米管/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26-28

摘要:考察了碳纳米管的介电常数、磁导率以及碳纳米管/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电磁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介电常数值远大于磁导率值,且电损耗远大于磁损耗,说明碳纳米管是一种电损耗型吸波介质。通过弓形法测定了碳纳米管/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在2~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5~18GHz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新型聚苯胺/聚己内酰胺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9-32

摘要:以聚苯胺(PANI)为导电成分、聚己内酰胺(PA6)纤维为基体纤维,针对传统涂覆法中导电涂覆易脱落的缺陷,提出用溶解-涂覆方法制备具有导电耐久性的PANI/PA6涂覆型导电纤维。讨论了溶剂浓度、卷绕转数等对PA6基体纤维溶解行为、PANI/PA6纤维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所得PANI/PA6纤维的导电耐久性。结果表明,75%甲酸和100r/min转数为较优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4.3×10^1Ω·cm,且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耐久性。

紫外光辐照对羊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33-36

摘要:运用紫外光辐照的方法对羊毛纤维表面进行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力学性能和色差。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羊毛纤维的失重严重,表面刻蚀、糙化程度增大,结晶度和力学性能下降,泛黄加重。

N-(苯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37-40

摘要:含苯并环丁烯(BCB)功能基团的单体N-(苯并环丁烯-4-基)丙烯酰胺(NBCBAA)与丙烯酰胺(AM)在溶剂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固化后形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系列实验对凝胶的溶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共聚比例对凝胶的溶胀速率以及平衡溶胀比有影响,该凝胶具有良好的重复吸水性、一定的温敏性和pH敏感性。

双氧水氧化煤对煤基聚苯胺性能的影响41-44

摘要:以H2O2氧化煤和煤抽提物为模板制备煤基聚苯胺,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制煤基聚苯胺进行导电性、溶解性和成膜性测定,研究苯胺与煤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H2O2氧化增加了煤中酸性基含量,其中酸性含量最好的氧化煤对应溶胀度最低,OCPANI、H2O2-OCEX-PANI和SFCEX-PANI的导电率均低于SFC-PANI,H2O2氧化煤抽提物聚合的聚苯胺溶解性明显改善,但成模性较差,主要原因是H2O2氧化破坏了煤的大分子结构。

PLGA/HA骨支架材料的降解特性45-47

摘要:采用有机泡沫法获得了HA多孔骨架,运用溶胶浇铸法将PLGA溶胶填充入多孔骨架中,制备出骨组织工程用PLGA/HA复合支架材料,并考察了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通过SEM观察了其表面组织形貌。结果表明,随浆料中HA含量的增加,材料降解后质量损失增大,且随降解时间的延长,PLGA/HA骨支架材料表面粘附的磷灰石相增多,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新型可生物降解两性pH敏感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8-51

摘要:以乙二胺四乙酸酐(EDTAD)和丁二胺(BDA)为原料,通过酸酐的N-酰化开环反应得到侧链只含羧基的直链共聚物PEB-COO)H,然后用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活化PEB-COOH中的羧基,以重均分子量为500的氨基封端聚乙二醇(ATPEG500)为交联剂,制得单体间连接全部为酰胺键、侧链只含羧基的交联网络聚合物PEB-ATPEG500-COOH。pH敏感性测试表明,PEB-ATPEG500—000H具有3个pH敏感范围,分别是pH=2~4、pH-6~7和pH:10-11,表现出明显的两性pH敏感性。研究了该水凝胶在37℃条件下分别在pH=2、7、11介质中的溶胀动力学,并对溶胀速率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网络聚合物可望成为一种集完全可降解性、pH敏感性和生物相容性于一身的新型两性pH敏感水凝胶。

Y2O3/WO3光催化降解溴酚蓝染料的研究52-55

摘要:采用光催化剂Y2O3/WO3对含溴酚蓝染料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光催化刑作用机理,讨论了光催化剜组成、用量、试液pH值、光照时间与溴酚蓝染料溶液脱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W(Y2O3)-1.5%、50mL时试液的起始质量浓度为20mg/L,催化剂用量为0.400g,pH=7.0,光照6h时溴酚蓝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6.8%。

HRB500高强度抗震钢筋伸长率偏低原因分析及控制56-59

摘要:针对国内某钢厂采用Nb微合金化和控冷工艺生产HRB500高强度抗震钢筋出现的伸长率偏低情况,取样进行了金相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夹杂物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RR500钢筋伸长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钢筋心部显微组织异常,贝氏体含量高(50%)且形态差(大块状),原始奥氏体晶粒粗大(50~60μm);显微组织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轧钢加热温度高(1260℃)、控冷后终止温度偏低(710℃)。针对上述情况,炼钢采取了渣洗工艺、延长吹氩时间(长于200s)、严格控制中包浇铸液面(大于650mm)的措施,轧钢采取了降低加热温度(均热段温度低于1200℃)、升高控冷后终止温度(高于725℃)的措施,HRB500钢筋伸长率偏低得到消除。

纯钛经电化学表面改性后的抗菌活性与生物相容性研究60-62

摘要:在含不同电解质的电解液中利用电化学方法对纯钛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纯钛试样进行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纯钛在含氯化物的电解液中经表面改性后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在非氯化物的电解液中经表面改性后其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则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