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材料导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terials Review

  • 50-1078/TB 国内刊号
  • 1005-023X 国际刊号
  • 0.9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材料导报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材料导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材料导报 2010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超材料吸波体吸波特性研究1-3

摘要:设计了一个强谐振超材料吸波体,它由电谐环振器(Electric ring resonator)和短导线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法,在8-12GHz波段提取了这种超材料的s参数,并计算了其吸波率。单层超材料吸波体在10.2GHz处达到吸收峰,吸波率达91.3%。多层组合吸波体在9.72GHz处峰值吸波率接近100%。与传统吸波材料不同的是,该超材料吸波体完全由金属结构组成,通过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灵活调节,经优化设计即可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高吸收。另外,通过尺寸变化的多层组合结构,利用不同吸波频段的叠加效应,实现了对吸波频带的拓宽。

气氛烧结锂掺杂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4-6

摘要:在工业氮气(N2)气氛条件下制备了锂掺杂铌酸钾钠(NKLN)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i掺杂量对陶瓷相结构、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KLN陶瓷具有钙钛矿结构,随Li含量的增加,陶瓷在室温下出现了从斜方相到四方相的转变;当Li含量为7%(摩尔分数)时,陶瓷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p)和剩余极化强度(Pr)分别为223pC/N、38.2%和12.11μC/cm^2;陶瓷的居里温度L随着Li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Li含量为6%(摩尔分数)时为420℃,Li含量为8%(摩尔分数)时为480℃。

真空烧结对SrTiO3功能陶瓷性能的影响7-9

摘要:采用真空烧结替代气氛烧结制备SrTiO3陶瓷材料,获得了既具有电容效应又具有良好压敏效应性能的SrTiO3复合功能陶瓷元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b2O5和La2O3作为单、双施主掺杂对SrTiO3功能陶瓷半导化、电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施主掺杂不仅可以促进SrTiO3功能陶瓷半导化,而且对显微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在x(Nb2O5):x(La2O2)=0.6:0.2时可获得性能较好的半导体材料。相比于气氛烧结工艺,真空烧结同样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SrTiO3功能陶瓷材料。

磁控共溅射Al-Pb合金薄膜中固溶度的扩展10-13

摘要:利用磁控共溅射法在液氮冷却的衬底(LNCs)上制备了Al-Pb合金薄膜,运用EDX、XRD、TEM和SEM对薄膜成分、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Pb薄膜在Pb含量为7.38%~2.73%(原子分数,下同)的宽范围内,均存在Al在Pb中的fccPb(A1)亚稳过饱和置换固溶体,固溶度与膜成分相关,随薄膜Pb含量的变化,固溶度在3.03%~5.31%Al之间变化,Al-48.9%Pb膜扩展固溶度最大(5.31%Al),薄膜Pb含量降低或升高时,fccPb(Al)固溶体的固溶度下降。此结果与Miedema理论计算的Al—Pb系混合焓随P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低温衬底下Pb的体扩散弱化并导致相分离倾向降低是固溶延展的动力学原因。

InGaN合金的微结构光学特征及其Stokes偏移研究14-18

摘要:研究了生长在GaN/Al2O3模板层上的InGaN合金的微结构形态,并通过Raman光谱测定了InGaN合金的晶相,采用分光镜椭圆测量对InGaN合金的光学带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InGaN合金带隙产生Stokes偏移的本质及原因。AFM显微图表明生长在GaN/Al2O3模板层上的InGaN合金的微结构晶体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In—GaN合金的Raman光谱曲线非常微弱,与GaN/Al2O3的Raman光谱曲线几乎完全重叠。通过分光镜椭圆测量可知,InGaN合金的光学带隙E随着In含量的增加而减少。InGaN合金在红外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光致发光峰,随着Ga含量的增加,光致发光峰表现出较大的蓝移即Stokes偏移。在InGaN合金的中间In组分附近Stokes偏移达到最大值。产生Stokes偏移的主要原因是InN在GaN中具有较低的混溶性。Stokes偏移也可归结为InGaN合金中存在局域态,InGaN合金中载流子的局域化程度越高,Stokes偏移就越大。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阳极氧化法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研究19-22

摘要:采用阳极氧化法在氢氟酸、冰醋酸、聚乙二醇水溶液恒压处理钛箔,制备了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氧化时间对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绘制并分析了电流-时间曲线。对纳米管阵列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纳米管的形成经历了4个关键阶段,分别是致密膜的生成、微孔的出现、纳米管的融合和管长稳定生长至最长。

短切碳纤维含量对Csf/Al2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3-25

摘要: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短切碳纤维-氧化铝(Csf/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可以获得高致密度、高硬度的Csf/Al2O3复合材料。碳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氧化铝基体的抗弯强度,但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抗弯强度有增大的趋势,Csf/Al2O3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也显著提高。

烷氧羰基硫脲树脂与Ag^+的螯合机理26-28

摘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烷氧羰基硫脲树脂PDTU-I与Ag^+的螯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TU—I树脂的烷氧羰基具有较强的给出电子和接受过渡金属离子反馈电子的能力,是贵金属离子的优良配体;PDTU-I吸附Ag^+后,树脂中烷氧羰基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发生了改变,S2p、N1s和O1s轨道的电子结合能升高,Ag3d3/2和Ag3d5/2轨道的电子结合能降低,说明PDTU-I的烷氧羰基与A矿发生了配位。综合分析认为,树脂与A矿的配位机理可能是树脂硫羰基S原子、羰基O原子与Ag^+按1:1的比例配位,形成了六元螯舍环。

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的研究29-32

摘要: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氮气流量以及离子源功率,在低温(150℃)条件下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了氮化钛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硬度计、球盘式摩擦磨损仪、压痕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硬度、耐磨性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法在150℃低温条件下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特性的金黄色的氮化钛薄膜。当氮气流量为20sccm、离子源功率为300W时,制备的薄膜硬度达到2039HV,且薄膜的耐磨性与结合强度最佳。离子的轰击作用使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共聚型马来酸酐系减水剂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的研究33-36

摘要:研究了共聚型马酸酐系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以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经酯化制得酯化物单体;并测定其酯化率,用IR表征了酯化物的结构。以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共聚反应制得减水剂,讨论了共聚反应中影响减水剂净浆流动度的因素,并用GPC表征了共聚物减水剂的分子量及分布。将减水剂添加到水泥浆中制得水泥石样品,通过SEM分析了水泥的早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n(酯化物):n(MAA):n(AMPS)=1:3:1.5时所得减水剂净浆流动度为265mm,GPC分析表明减水剂平均分子量Mn=12562,分散系数Mw/Mn=2.1361,SEM分析表明减水剂使水泥石大孔减少,生成了更多较小的孔,结晶生长更密实。

6FAPE基含氟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研究37-39

摘要:利用含氟二胺单体4,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二苯醚(6FAPE),分别与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进行低温缩聚反应,经热酰亚胺化制备出5种聚酰亚胺(PI)薄膜,考察了其光学透明性和热性能,研究了聚酰亚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CBDA基含氟PI薄膜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700nm)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450nm处的透光率为84.6%,且5种含氟PI薄膜在光通讯波段(1.30μm和1.55gm)均无明显吸收;除CBDA外,含氟PI薄膜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超过530℃;5种含氟PI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在200℃以上,且CBDA基含氟PI薄膜的Tg最高,达到265.5℃。

碳酸氢铵和聚乙烯醇复合造孔制备多孔陶瓷及其性能研究40-43

摘要:以羟基磷灰石(HA)为基体,采用添加NH4HCO3晶粒并加热去除的方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制备过程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生物玻璃来增加其强度,添加一定量的聚乙烯醇(PVA)来提高其结合性能和改善贯通性。对制备的多孔生物陶瓷试样进行硬度和抗压强度试验,讨论不同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对多孔陶瓷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HCO3含量的增加,多孔生物陶瓷试样的孔隙率和硬度增加,抗压强度下降,孔径约为200-300μm;随着PVA含量的增加,试样孔隙率增大,贯通性增强,孔道长度约为1~3mm,孔径在100μm以下;随着生物玻璃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收缩明显,微孔增多。

纳米SiC改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44-46

摘要:在一定条件下于氰酸酯树脂中掺入纳米SiC,并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实验发现,纳米SiC对氰酸酯树脂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的增韧效果明显,冲击强度提高了123.62%,弯曲强度提高了140.29%。透射电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C与氰酸酯树脂结合紧密,并以纳米尺寸分散于树脂网络中。改性后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在原树脂基础上升高了12℃,并保持了原树脂良好的耐热性能。

Sr对AM5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47-49

摘要:研究了不同含量Sr对AM50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r后,AM50合金铸体组织β-Mg17Al12变得细小,晶粒明显细化;Sr基本上与Al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稳定的Al4Sr相,能够强化晶界并阻碍位错滑移,从而强化合金。适量的Sr明显提高了室温下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而且不影响合金的延伸率,而过量的Sr会导致AM50延伸率和轻度的降低。含0.5%Sr的铸态合金可得到最高抗拉强度233MPa,屈服强度90MPa,延伸率16.3%的性能。

深过冷Fe85B15亚共晶合金晶粒的细化机制50-52

摘要:采用熔融玻璃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使Fe85B15合金熔体获得了320K的大过冷度,并在共晶组织中获得了晶粒尺寸为100-200nm的共晶相。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熔体的大过冷为晶粒细化提供了驱动力,而形核率和晶粒生长速度随过冷度的变化决定了晶粒的细化。实验结果为通过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制备块体纳米晶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的实验依据。

Fe_74Al_4Ga_2P_12B_4Si_4块体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及软磁性能研究53-55

摘要: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厚2mm的Fe74Al4Ga2P1284Si4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SC)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其晶化行为和软磁性能。结果表明,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为457.35℃,晶化开始温度Tx为497.65℃。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Tx达到40.30℃,表明合金具有较大的玻璃形成能力。Fe74Al4Ga2P1284Si4合金的晶化是二级晶化过程。经520℃等温退火后析出a-Fe相,其晶粒尺寸为15.9nm;而经550℃等温退火后析出α-Fe相及微量的Al0.3Si0.7Fe3和Fe3B相,其中α-Fe相的晶粒尺寸为17.4nm。非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08.816emu/g、矫顽力Hc为574.97Oe;经520℃等温退火后,纳米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06.875emu/g、矫顽力Hc为94.16Oe。退火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晶化对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材料的矫顽力。

O2结构LixMn0.7Co0.3O2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56-60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Na/(Mn+Co)投料比,合成了层状P2结构的NaxMn0.7Co0.3O2;以NaxMn0.7Co0.3O2为前驱体,经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层状02结构LixMn0.7Co0.3O2,锂含量x达到0.9。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锂含量的增加,可逆比容量逐渐增大,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也明显增大,其中以Li0.9Mn0.7Co0.3O2的可逆比容量及首次不可逆比容量最高,且保持了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材料导报》特邀稿征稿60-60

摘要:《材料导报》是以综述性、动态性为特色的综合性材料科技期刊,自1987年9月创刊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材料界较有影响的期刊,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材料导报》始终坚持综述性、导向性的办刊宗旨,并紧跟国内外材料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报道方向,力争更快、更准确、更深入地反映材料科技发展动态和国家宏观政策;跟踪原创性国际科研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