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材料导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terials Review

  • 50-1078/TB 国内刊号
  • 1005-023X 国际刊号
  • 0.9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材料导报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材料导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材料导报 2009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双偏压辅助HF—PECVD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工艺参数的AFM分析1-4

摘要:采用双偏压辅助热丝-等离子增强化学沉积系统制备了纳米金刚石薄膜。采用AFM、SEM、Raman等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金刚石薄膜形貌、粗糙度、内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丝温度降低,所形成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薄膜表面高低起伏较大,粗糙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射频输出功率的增大,等离子体轰击基底的能力增强,但过大的功率会使构成薄膜的晶粒变大;随着偏压的不断增大,氢离子体对薄膜表面的刻蚀程度逐渐增大,从而有利于形成纳米金刚石薄膜。

有损耗左手介质平板波导的研究5-7

摘要:采用微扰法分析了光在芯层为左手介质的有损耗平板波导中的传播情况,推导出有效折射率和振幅衰减系数的解析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同时与右手介质平板波导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左手介质波导的衰减系数总是随波导厚度与波长比值(b/λ)的增加而急剧单调递减,不同模式衰减曲线所对应的b/λ取值区间相差较大,并且衰减曲线区间对应的b/λ比值较右手介质波导要小得多。最后讨论了这些特性在器件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蓝光波段左手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8-10

摘要:采用双模板辅助化学电沉积法,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初级模板,二维ZnO有序多孔薄膜为二级模板,制备了银树枝状结构阵列,研究了沉积电压对ZnO有序多孔薄膜质量和银树枝形貌的影响,实现了蓝光波段的左手效应。可见光透射和平板聚焦实验表明,当沉积电压为0.5V、聚乙二醇-20000浓度为3mmol/L、沉积时间为8min时,所制备的银树枝状结构阵列具有规则的分形结构,可以在蓝光波段480nm处实现左手效应。

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硅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11-14

摘要:采用浸渍共沉积法,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钴盐、铝盐或钛盐为改性剂,顺次经水玻璃、酸性盐溶液,制得了金属离子掺杂硅胶吸附剂。探讨了盐含量、温度、pH值等对改性硅胶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测试及多孔介质表面分析表明:经金属离子掺杂改性,可以使硅胶吸附性能明显增强,BET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明显增大;饱和吸附量及BET比表面积按铝掺杂硅胶、钛掺杂硅胶、钴掺杂硅胶及硅胶的顺序减少;前期吸附速率(1000s)、平均孔径及其热稳定性按钴掺杂硅胶、铝掺杂硅胶、钛掺杂硅胶及硅胶的顺序递减。饱和吸附量与BET比表面积相关性分析显示,掺杂改性硅胶仍以物理吸附为主。

SrZnO2:Eu^3+红色荧光体的SHS合成及荧光性能15-17

摘要: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SrZnO2:Eu^3+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成功掺入SrZnO2基质中,在基质中主要占据Sr^2+不对称性格位,发射来源于^5D0→F2 613nm为主的红光,同时产生了较高能级激发态^5D1→FJ(J=0~2)的发射。

水热均匀沉淀-熔盐煅烧法制备YAG:Ce^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18-21

摘要:以Na2SO4-KzSO4为熔盐,采用水热均匀沉淀一熔盐煅烧法制备了YAG:Ce^3+黄色荧光粉,应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熔盐辅助煅烧对粉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经Na2SO4-KzSO4姒熔盐辅助煅烧,900℃时已完全转变为YAG相,与固相法相比,YAG相的完全转变温度降低了600℃,与前躯体直接煅烧相比,YAG相的完全转变温度降低了300℃,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提高了2.4倍。

纳米镍粉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22-24

摘要: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氯化镍为原料,在水和乙醇混合介质中,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金属镍纳米粉。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纯镍纳米粉,没有杂相存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的粒径均匀。纳米镍粉及纳米镍粉与微米镍粉混合的电磁屏蔽涂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测量结果表明,纳米镍粉的加入,虽然会降低电磁屏蔽效能,但却能提高吸收损耗,原因是增大了磁损耗角正切,减少了电磁波对环境、设备造成的破坏及人类健康的危害。

P对Fe基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磁性能的影响25-28

摘要:采用XRD、DSC、SEM、TEM和VSM等检测方法研究了Fe(73.65-x)Ni1Al5Ga2PxB9.6Si3C5.75(x=6.65、7.65、8.65、9.65)系列合金的微观结构、玻璃形成能力及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x=8.65时,样品为非晶结构,并深入分析了此时结构中的原子团簇结构;当x=7.65时,合金为在非晶基体上析出的纳米晶结构;当x=6.65时,在非晶基体上出现了大量的晶态相复合组织。热力学分析显示,用参数7能更合理地表征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为C1〉C2〉A4。当P含量为7.65%(原子分数)时合金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其矫顽力为6.0Oe,饱和磁化强度为149.4emu/g。

纳米WS2粉末在发动机模拟台架中的实验研究29-32

摘要:采用多能场复合作用下的湿式粉碎法制备出纳米WS2粉末,并加入到发动机润滑油中制备成纳米WS2润滑剂。在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上考察了该润滑剂在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纳米WS2粉末对发动机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其在减少发动机内部磨损和降低发动机油耗方面的效果,最后对比分析了全配方纳米WS2汽机油与2种国外品牌汽机油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WS2粉末可以显著延长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换油周期,并能使发动机活塞环的磨损量减少27.6%,发动机油耗降低13%~28%;同时,全配方纳米WS2汽机油在摩擦学性能、减少活塞环磨损以及降低发动机油耗方面均优于国外品牌汽机油。

金属基复合材料减磨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33-35

摘要:阐述了50#钢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主要成分为50#钢及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论述了这种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了摩擦、摩损及冲击试验,并分别用相同尺寸的50#钢及表面附着普通涂料的50#钢作对比试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高于50#钢的摩擦系数,稳定摩擦出现较早;相同时间内,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远低于50#钢。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比对比材料高18%~27%。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α-Al2O3细粉含量对MgO系铸钛包埋材料性能的影响36-38

摘要:在MgO系铸钛包埋料中加入α-Al2O3细粉,经1100℃热处理后,MgO和α-Al2O3可原位生成镁铝尖晶石,导致试样体积膨胀,显气孔率明显增加,耐压强度明显降低。当加入的α-Al2O3细粉为10%、20%(质量分数)时,α-Al2O3细粉几乎全部与MgO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试样体积膨胀最明显,热膨胀率最大,可以很好地弥补钛铸件的冷却收缩。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血小板黏附的抑制作用39-42

摘要: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将官能化碳纳米管引入聚氨酯中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U/MWNTs),并对其物理学性能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拉伸性能测试对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了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PU/MWNTs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升高、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碳纳米管(CNTs)的加入使复合材料显示出与聚氨酯基体材料不同的血小板吸附行为,尽管MWNTs的增加明显促进了纤维蛋白原的吸附,但PU/MWNTs表现出对血小板黏附和活化有抑制作用。

含新型发色团的非线性光学聚合物体系的热性能研究43-46

摘要:分别对掺杂了新型发色团分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纯的PMMA进行了热重分析,得到了2种体系在不同质量损失下的温度并计算了积分程序分解温度(IPDT)。结果表明,掺杂后聚合物体系的热稳定性好于纯的PMMA。采用Achar方法和Coats—Redfern方法对2种体系热降解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对应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

《材料导报》研究简报征稿46-46

摘要:《材料导报》创刊于1987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改性没食子酸对Cu^2+和Pb^2+吸附沉淀性能的研究47-49

摘要:以含单宁量98.50%的没食子酸为原料,通过磺化-胺甲基化反应制得改性没食子酸,研究了改性没食子酸对金属Cu^2+和Pb^2+的吸附沉淀,以及初始溶液pH值、金属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平衡吸附温度对Cu^2+和Pb^2+吸附沉淀容量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吸附沉淀剂对Cu^2+、Pb^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沉淀量的影响最显著。综合认为改性没食子酸对Cu^2+、Pb^2+的吸附沉淀机理基本一致。

AB-8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的研究50-53

摘要: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过氧化氢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了其最优固定化条件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吸附温度35℃,pH值7.0,吸附时间6h,加酶量每克载体970U,戊二醛体积分数0.2%,交联时间2h。固定化过氧化氢酶的最高酶活收率达到45.2%。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了一定的提高,重复使用10次,酶活仍能稳定保持在初始酶活的60%以上,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氮气中环化热处理对聚丙烯腈纤维不熔化的影响54-56

摘要:在聚丙烯腈(PAN)纤维不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热作用,分子链沿纤维轴向发生热收缩,分子解取向。在不熔化过程中抑制纤维的收缩,使分子保持较高的取向度,有利于得到具有较高微晶取向度的碳纤维。研究了聚丙烯腈纤维在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的化学结构变化,考察了氮气处理对纤维热收缩性的抑制。

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常用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57-60

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电阻法和应用负载法对热处理后的NiTi记忆合金丝试样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探讨了3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一致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电阻法和应用负载法测得的相变温度相近,而DSC测得的相变温度与它们相差超过20℃。同时,测试次数对前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而负载大小和形变模式与应用负载法的测量结果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