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财经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31-1012/F 国内刊号
  • 1001-9952 国际刊号
  • 2.9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财经研究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财经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讨论·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国际经济研究

财经研究 201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缓解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4-17

摘要: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并未使得该协议完全废除,美国以外的成员国正在谋求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国TPP政策的调整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亟待评估。面对TPP的冲击,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成为缓解TPP负面影响的应对举措呢?文章采用全球多区域CGE模型,对TPP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影响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政策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从实际GDP和居民福利来看,无论美国是否退出TPP,中国都是该战略的重要损害国。(2)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改善,能够大幅缓解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3)"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高耗能行业的出口,钢铁行业、纺织服装业和化工行业的出口扩张效应尤其明显。(4)"一带一路"实施对韩国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韩国若能加入该倡议,将使其获得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文章的研究结论既对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扩张有积极作用,也为化解中国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投入产出分析18-30

摘要: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分工地位一直不高,长期存在被发达国家"俘获"的问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更适合中国的国际分工模式?文章通过对比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14国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沿线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及其趋势。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14国的产业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各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能够帮助双方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2)"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价值链的中高端化和产业升级。(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完成自身价值链优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带一路"区域性分工地位的跃升。文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合作效率提供了借鉴。

育龄延迟、教育回报率极化与生育配套政策31-45

摘要:文章基于扩展的明瑟工资方程,利用2008年和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考察了育龄延迟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育龄延迟对不同学历的教育回报率具有极化效应,提高了高学历职业女性的教育回报,而降低了低学历职业女性的教育回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极化效应源于不同学历女性群体在工作稳定性和职业晋升难易程度方面存在差异。高学历女性集中于稳定性强且更易获得技术职称或干部岗位的工作,而低学历女性则集中于稳定性弱且更难获得技术职称或干部岗位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强、易获得技术职称或领导岗位的女性延迟育龄后收入水平上升;反之,工作稳定性差、难获得技术职称或领导岗位的女性延迟育龄后收入水平下降。鉴此,文章建议针对不同学历群体制定差异化的生育配套政策,来提高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对低学历育龄延迟群体,政策完善应侧重于生育的收入补偿,解决"想生而没能力生"问题;对高学历育龄延迟群体,政策完善应侧重于生育的职业发展补偿,解决"有能力生而不生"问题。

政府主导型低碳农业发展项目补偿标准探索研究46-60

摘要:根据农业温室气体的边际减排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其主导的低碳农业发展项目,对农户因采用"低碳"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引起的"额外"减排量进行补偿。文章通过参数化的方向产出距离函数,估算了1997-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的影子价格即边际减排成本,预判项目运行初期全国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的平均补偿标准应不低于24 148.99元/吨;不同区域的补偿标准差异较大。并探讨和估计了补偿标准与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补偿标准随着农业二氧化碳当量的增加而提高(或减少而降低)。稳健性检验表明,补偿标准随着促进排放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如氮肥施用)应用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或下降而降低),随着促进减排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施肥)应用水平的上升而降低(或下降而提高)。

家庭教育支出存在邻里效应吗?61-73

摘要: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教育支出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OLS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户主和社区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每提高1%,家庭教育支出大约提高0.307%。在利用工具变量解决遗漏变量问题、考虑社区居住的群分效应以及同社区居民面临相同的教育宏观政策等可能性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在农村样本中,中高收入家庭间以及中低收入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家庭的教育支出对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更为敏感,这说明家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是邻里效应在农村样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而在城市样本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以及同社区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趋同都不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文章为理解近几年来中国居民家庭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上市公司为何更名:行为信号理论新解74-87

摘要:在我国P2P热潮中,上市公司多伦股份曾更名为"匹凸匹",这种跟随市场热潮的公司更名现象在国内外时有发生。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更名?文章运用最新的行为信号理论,阐释了该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与传统信号不同,行为信号并不传递基本面信息,而是基于信号传递对象的心理偏差,影响非理性信号接收者的决策。研究发现,将公司名称更改为热点名词激发了投资者"凸显效应"这种心理偏差,公司管理者利用更名来传递行为信号,非理性投资者会根据该行为信号做出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之所以发出这种行为信号,并非源于内部人减持动机,也不是因为公司急于摆脱业绩困境,而是以更名来凸显转型发展的信号;但从业绩来看,更名的公司基本面和长期股价表现均未好转。上述证据说明,跟随潮流的更名并不是与基本面相关的传统信号,行为信号能影响投资者决策,但对公司业绩的长期影响有限。文章将行为信号理论拓展至"凸显效应"这种新型的信号机制,从公司更名角度为行为信号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文章结果为认识和监管公司更名等基于行为信号的市场非理性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高房价会抑制私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吗?88-100

摘要:现有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上涨可以提高企业可抵押房产的价值,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水平。但近年来,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私营企业投资却出现了增速放缓甚至总量下降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价格与私营企业投资规模之间存在某种负向关联呢?文章结合私营企业特点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并利用第十次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较高的房地产价格抑制了私营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显著,这说明,房价带来的成本效应起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扩大再生产和研发创新等实业投资受高房价的负面影响更大,而房地产投资在高房价背景下却有所增加。同时,规模较大、具有政治关联的私营企业更倾向于扩大房地产投资规模,而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本文为理解高房价背景下的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

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01-113

摘要:现有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影响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层面,且忽略了企业的异质性。文章以企业微观融资机制为切入点,利用2000-2013年63个国家(地区)的11 62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有序逻辑回归方法构建了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SA指数,进而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一国(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度越高,越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这种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信贷、商业信用和股权融资三种融资渠道实现的。(2)各国(地区)的资本丰裕程度不同,使得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在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地区)的企业融资约束,而不利于缓解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的企业融资约束。(3)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大企业更容易在资本账户的开放中获得金融信贷、商业信用和股权融资,因此资本账户开放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大企业中更加明显。以上研究结论既丰富了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益理论,也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是否应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政府补助是否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本粘性?114-127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点支持产业,政府的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何影响呢?文章以2007-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探讨政府补助影响成本粘性的原因及其作用机理。借鉴ABJ(2003)模型,分别以营业成本和销管费用衡量成本粘性,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增强了成本粘性。这一关系在融资约束较低条件下尤其明显,而在营业收入连续下降时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政府补助通过管理层问题增强了成本粘性,但没有证据支持调整成本和管理层乐观预期的观点。采用销管费用率和过度投资衡量问题时,中介效应结果支持了"政府补助通过管理层问题增强成本粘性"这一路径。文章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的企业和行业环境下政府补助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通过管理层问题增加成本粘性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此外,相比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过度干预使得政府补助对成本粘性的增强影响在光伏产业中更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合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提供了借鉴。

公司选聘关系型独董仅是任人唯亲吗?——基于商业关系维护视角的分析128-140

摘要:在我国人情交织的商业背景下,许多公司聘请了与高管存在社会关联的独立董事,由此产生了拖累企业治理效果的担忧。然而,企业聘请这类独立董事仅仅是关系作用下任人唯亲的行为吗?文章通过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社会关系数据,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较多地与商业伙伴进行关系型交易的企业更倾向于聘请关系型独董。其原因在于,社会关系带来的信任使关系型独董能够为企业保守交易过程中的商业信息,并且支持企业为稳固商业关系而做出的相关决策。这一现象在企业处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及较差的地区商业环境时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这类企业聘请关系型独董后进行了更多的专有资产投资,并获得了更快的销售增长。文章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关系型独董不仅仅是关系使然,很可能是企业权衡自身特质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独立董事政治关联会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吗?141-152

摘要:独立董事在执业过程中具有"天然"的风险规避效应,而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关注不足。文章选择转轨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关联为切入点,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政治关联是否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具有政治关联的独立董事人数较多时,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较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口特征对上述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表现为学历越高、女性占比越多,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小,但年龄不存在显著影响。此外,企业风险承担在独立董事政治关联影响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将政治关联和人口特征纳入了独立董事如何履职的分析框架中,增进了关于中国情境下独立董事功能发挥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