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财经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公共经济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 国际刊号:1001-9952
  • 国内刊号:31-1012/F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31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97
  • 综合影响因子:3.3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财经研究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市商业制度环境影响劳动者工资扭曲吗?——基于世界银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摘要: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偏离其边际生产力,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基于城市商业规制的视角,利用世界银行集团提供的中国30个城市营商环境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的商业制度环境对工资扭曲的影响,以揭示这种城市"软环境"条件下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结果表明,各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工资向下扭曲,而良好的商业制度环境能够改善扭曲状况,显著抑制工资偏离。子样本估计表明,商业制度环境对非国有经济部门工资向下扭曲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但对向上扭曲的抑制效果甚微。即便采取不同的工具变量、控制异常样本点以及选择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且稳健。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营商软环境,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对于扭转劳动者报酬失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18

基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视角,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贴现模型,以模型参数设定作为消费文化的技术表达,以文化渗透度和夫妻容忍度作为消费文化的变量,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的影响,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文化渗透度与消费信贷正相关,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夫妻容忍度与消费信贷负相关,消费文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结构来影响消费信贷行为。在我国,消费文化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生理和安全需求,发展需求较少。文章据此从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心理成本的视角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19-30

股市传闻、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散户认知负向偏差——一项实验研究

摘要:散户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和组成部分,他们对股市传闻的认知规律会对资本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负向偏差效应视角,运用实验方法探讨了散户对股市传闻的认知规律。结果表明,散户对股市传闻的认知存在负向偏差效应,而且这种效应随传闻传播渠道权威性的增强和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而减弱;此外,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还有助于抑制传闻传播。文章为理解散户对传闻的认知规律,以及揭示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有助于降低噪音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
31-41

重大风险提示可以降低IPO抑价吗?——基于文本分析法的经验证据

摘要:文章借鉴Hanley和Hoberg(2010)的文本分析法,将重大风险提示信息分为标准风险提示信息与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并利用沪深两市733家企业的IPO数据,从IPO抑价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两类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标准风险提示信息是指后发行企业与已发行企业的风险提示信息中重复或类似的内容,而两者不同的内容则为特有风险提示信息。研究发现,标准风险提示信息对IPO抑价没有影响,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可以降低IPO抑价,但这种影响仅存在于主板上市公司,而不存在于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因此,在招股说明书的开始部分提示重大风险的披露政策并不是完全无用,只是在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作用效果尚不理想,亟须改进。
42-53

基于选择抽样的银行危机先行指标研究

摘要:文章在基于选择的抽样方法下,以前一期的各经济金融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采用Logit模型对银行危机的先行指标进行了经验分析。文章分别采用了加权与非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以下结果:实际GDP增长率、人均实际GDP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会降低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而国内信贷与GDP之比、通货膨胀率以及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比值的上升则会提高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但政府财政盈余与GDP之比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则对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非加权最大似然估计法的适用性比加权最大似然估计法更强,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和预测准确率都表明,模型中统计上显著的以上6个变量是很好的银行危机先行指标。
54-63

市场的逻辑还是逻辑化的市场?——流行市场观的逻辑缺陷

摘要: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有助于从个人逐利行为中实现帕累托改进乃至社会财富最大化,但这种理念建立在逻辑化市场之上,是以原子个体假设和形式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但在真实世界中,市场主体是异质的,行为也嵌入在具体社会关系之中。实际上,真实世界的市场逻辑结论体现为:(1)市场由人类创设而非自然之物;(2)异质性市场主体享有的自由程度不同;(3)市场收入分配往往有利于强势者;(4)市场马太效应会导致社会两极化;(5)市场实现个人收益而非社会效用最大化;(6)市场竞争难以自发导向帕累托优化;(7)自发市场秩序扩展时往往会中断或内卷;(8)掠夺性市场中的获胜者往往是蟑螂性人物。
64-74

出口真的是多多益善吗?——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的再估计

摘要:生产率是一个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出口强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强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形"的关系,即企业生产率随着出口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出口强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发现"倒U形"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是出口强度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100-111

贸易开放对农民工工时的影响研究——来自2007年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课题组2007年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体调查数据,将贸易开放引入工时方程,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农民工工时的影响程度、内在机制以及群体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贸易开放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工时,进一步的计量分析确认了技术吸收能力作为贸易开放技术溢出的中间机制引起农民工工时下降。贸易开放对较高技能农民工工时的负向影响显著高于对低技能农民工的影响,这意味着高劳动强度的低技能农民工反而受到了更少的工时下降影响。文章指出,增强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是发挥贸易开放对农民工工时负向效应的关键。
112-121

企业社会捐赠:政治资本还是成本?

摘要:企业社会捐赠既可能是公司问题加重的体现,也可能是企业的政治资本投资。文章通过分析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数据发现,一方面,企业社会捐赠表现为问题的加重和成本的增加,且在国有企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社会捐赠成为企业的政治投资战略及获取资源的有效方式,非国有企业通过捐赠获取的政治资本更多,且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获取政治资本的能力更强。
1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