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财经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公共经济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 国际刊号:1001-9952
  • 国内刊号:31-1012/F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31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97
  • 综合影响因子:3.3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财经研究 2010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货币错配下的央行行为选择:一个多重均衡模型

摘要:根据资产负债表表现形式的不同,货币错配可分为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和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研究者大多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后一种形式的货币错配风险,但现有模型却多数集中在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多重均衡模型,试图揭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如何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银行和企业进而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使经济稳定在"坏"的均衡点上。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坏"的均衡点上,央行应该采取的对策。
-

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

摘要:文章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居民所特有的消费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最优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后,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倒V字形影响;(2)政府民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3)投资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转移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空巢化”转变及相机选择——来自1978-2007年的证据

摘要:城市偏向政策分化了中国的城乡,反过来为了消除城乡失衡及城乡差别还得依靠农村的发展壮大。文章分析指出"当前"是相机选择强农村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同时借助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土地的产出和收入增长弹性不显著,反过来可以推知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有巨大空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分别存在倒U形和U形关系,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重要的"相机选择"参照指标。
-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动态响应的区域异质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区域性市场。文章通过建立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测度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价格动态影响的异同。实证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受数量型工具冲击后向稳态收敛的速度慢于中部;数量型工具对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累积效应最为显著,价格型工具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累积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上主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M0,西部地区则以信贷为主导型政策工具。
-

蒸汽机为什么没有推动晚清的经济增长——基于外生技术冲击与利益集团阻碍的探讨

摘要:为什么近代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够利用西方的工业革命技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文章在一个标准的GPT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一般用途技术)框架内分析了这一问题。首先,中国需要为工业革命做必要的准备;其次,晚清洋务派在引入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自身又成为新的利益集团,阻碍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引入和扩散。利益集团阻碍新技术的引入是中国迟迟不能够转向西方工业革命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金融深化对个体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在无限期不确定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经济参数对利率、个体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会导致该国预防性储蓄的增加和消费波动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该国利率的降低和个体福利的减少。
-

仿射模型在银行间国债市场的价格预测研究

摘要:文章对两因子仿射模型在银行间国债市场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于3-4个月内剩余期限在7年期以下的品种预测误差较小,可信度较高。利用该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极大似然框架的预测效果指标,证实了模型参数的稳定性较好。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又构建了自适应的模型预测误差修正方法,这一方法对于预测期在4个月以上的中短期国债的预测误差修正效果最为显著。
-

技术吸收、企业家注意力配置与服务业生产率地区差异——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为例

摘要:服务业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成本病,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服务业产出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计算"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伴随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文章以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为自变量构建了一个服务业产出效率的理论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个地区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越高,则该地区的服务业产出效率就越高;清除影响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的制度壁垒,提高企业家技术吸收能力,仍然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产出效率的重要战略选择。
-

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绩效研究

摘要:创业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过程中结成了以信任和互利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投资网络。文章使用社会网络方法,对我国创业投资网络及其投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我国创业投资产业高度嵌入关系网以及创投机构网络位置的改变会显著影响投资绩效;程度中心性和入度中心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创业投资退出率,出度中心性的提高反而降低退出率;关系稳定性对退出率有正向影响;从业时间有助于增强网络中心性对退出率的正向影响,投资规模有助于削弱网络中心性对退出率的正向影响;外资机构的投资绩效好于本土机构。
-

稳健会计政策、投资机会与企业投资效率

摘要: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利于限制企业的过度投资,但也使得会计数字表现出系统性的低估,从而影响企业未来融资能力,可能导致企业投资不足。文章研究发现:稳健会计政策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投资规模,但是对于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不足。而且,在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下,资本投资和无效投资对下降的投资机会的敏感度更高。
-

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

摘要:2007年我国对企业所得税率进行了大幅调整。文章研究了在所得税率变动之际,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显示,预期税率变动的公司均有显著的盈余管理,但预期税率变动方向不同,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预期税率上升的公司,主要进行真实活动操控的向上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的公司,主要进行应计项目操控的向下盈余管理。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也对税收政策的改革及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私人消费影响的动态分析——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支出结构需要调整的经验证据

摘要:人们对政府财政支出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的合理性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章通过考察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建立代表性消费者的跨期迭论模型,同时利用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挤出作用,政府的社会文教费用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补贴性的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拉动作用。另外,基础经济建设支出的动态变化显示,短期内能促进GDP、私人消费以及就业率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私人消费、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