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长江学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Yangtze River Academic

  • 42-1754/H 国内刊号
  • 1673-9221 国际刊号
  • 0.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长江学术是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长江学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者与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外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汉语研究、文献·考据_《古音汇纂》研究专题

长江学术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长江学术杂志名家演讲
我的教学、研究、创作与文化工作5-22

摘要:2016年4月22、23日,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李隆献教授启动,同仁叶国良、何泽恒、徐富昌等八位教授筹划,为我举办“曾永义先生学术研究与薪传国际学术研讨会”,荣宠之余,深感僭越与何德何能的愧疚。大会希望开幕时,我能够回顾数十年来教学研究创作与文化工作的情况,我也就冒然以此应命。

长江学术杂志海外中国文学研究
由叙事的观点看中国小说的演变23-34

摘要:中国小说史中包含的叙事作品带有极其多样的形态,这在中国小说史的记述中成为关键问题,亦即选择可包括于所谓小说体裁中的叙事作品,并且更为明确地提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开创出一个普遍的理论。易言之,也可以说是对于“中国小说”体裁的概念性规定。但是因为对于中国小说范畴的讨论,目前仍停留于模糊的状态,欲探索中国小说的演变过程,也许必须选择较为不同的途径。那就是注意到每个时代创作、享有叙事作品的创作主体诸问题以及可能产生该叙事样式的客观社会现实。通过如此的探讨,可深化中国小说史研究中被频繁讨论的小说本身的本质和性格的议论,并期待能提供解释目前为止被模糊定义、或其范畴被偏狭设定的中国小说史的各种问题的线索。

长江学术杂志文学地理学研究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35-45

摘要:两湖文学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西部为“武陵”文学,中部为平原水乡文学,东部为山地文学,武汉、长沙则为都市文学。视两湖为一体,是因为从自然地理、史籍方志、文学文本和民间认同等层面来看,两湖地域一直是一个作为整体存在的“感觉文化区”,其整体“共名”即为“楚”。两湖地域还具有相似的人文环境,官员、学者、作家、艺术家等彼此往来密切,由此形成相似的文化禀赋和传统底色,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和相似的民间习俗。从历史的众数和文化生成发展的时空共性层面,结合两湖人文环境与整体文化认知,两湖文化难分此畛彼域,“两湖是一家”,很有必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研究其文化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释可韵等湖北籍诗人为中心46-51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按照加速度的原理发展,至清代而达到极度繁荣。迄今仍有作品传世的清代诗人,少说也在十万人以上,超过此前历代诗人总和的若干倍。但他们的生卒年,目前能够现成查到的,仅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编纂《全清诗》以及地方诗歌文献之类,这都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从有关原始资料不断补充考察清代诗人生卒年,的确很有必要。现在以释可韵等湖北籍诗人为中心,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部叙述模式及其成因初探52-58

摘要:《事物纪原》是一部探源性的民俗专著,其卷八岁时风俗部的体例、内容、叙述模式都独具特色。这一部分叙述模式可分为三种:“历史源头+现实判断”模式、“谬至于此也”模式、“转述相关文献及与现实对比”模式。其独特的分类及叙述模式也成为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事物纪原》独特的叙述方式也并非无源之水,是宋代特殊社会思想文化浸染的结果也是对前代相关书籍吸收借鉴的结果,且对后代书籍的撰写也有很大影响。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59-65

摘要:复仇母题在古今中外文学中不断演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超越民族和文化差异的人类价值取向和心理架构的共通性。从原始的血亲复仇、种族复仇过渡到现代个性复仇、文化复仇,是个体“人”的凸现和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贡献;从女性复仇的绝望抗争、阶级复仇的政治联盟,再到对暴力复仇与非理性恐惧的终极追问与宗教救赎,则更进一步彰显了现当代作家不断深入的理性批判与审美构建。

从“诗歌下放”到“新诗的道路”——《星星》诗刊1958-1959年间的新诗讨论66-74

摘要:“反右”以后,《星星》诗刊丧失初创期的异议风格,然而在有关“新诗的道路”的论争中仍然为文学坚持了不能后撤的底线。事情起源于“文艺”形势下“群众”读者对于新诗的质疑与挑战。期间,立场纷异的读者、评论家、诗人和政府官员悉数卷入,而新诗作为被守护或被排斥的知识对象,经受了阶级论述、民族主义论述、现代化论述的反复争夺。最后新诗勉强站住“阵脚”。而论争清晰折射了当代文学内在的矛盾与危机。

长江学术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反转:麦克尤恩《甜牙》之魅力、诱惑力及权力75-89

摘要:麦克尤恩的《甜牙》涉及、背叛、醒悟,以及读者在间谍游戏过程中的角色。成败的关键在于操控-或者创造-事实的能力。本文讨论互文性呼应,提出有关间谍行动的本质,托尼·卡宁的故事,小说双面间谍等方面的假设,并分析小说结尾的解读可能性。

长江学术杂志古代汉语研究
“顶呱呱·呱呱叫”考源90-94

摘要:俗语词“顶呱呱”“呱呱叫”何以有“好”义,迄今不明。有些人认为“呱”的本字为“佸、刮”,均牵强难通。本文认为“呱”的本字为“姡”,早见于先秦,其由来十分久远,由此可见俗语词生命力的顽强及其演变的曲折。方言中“乖”有漂亮义,也是来自“姡”。

元代汉语中的平比句和比拟句95-105

摘要:元代汉语中平比句和比拟句的表现形式有不少交叉、重叠之处,如“X+W+如/若/似+Y”、“X+如/似/也似+Y+W”、“X与/和/如/似/同/是/比如Y一般/般”、“X如/如同Y相似”等既可表示平比,也可表示比拟。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和使用频率上也有诸多不同。首先,比拟句表现形式更为丰富,除继承前代已有的表达形式外,还出现了“Y似/也似”“X+如/是/似+Y也似”等新型比拟式。其次,从总体上看,元代汉语中比拟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平比句。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106-112

摘要:文章详细考辨了“分”在上古的音义对应关系、词义滋生过程,并分析了其句法语义特征。发现蓝母去声的“分”有动作及其结果义,指“划分出来,使其经界、范围有定,归属有定”,是由帮母平声表示“分割”的动作义的“分”变调且变声构词而来。名词“分”由监母去声的动词“分”词义构词而来,义为划分完成后的产出物。上古“分”能够带接受者宾语,不受双及物构式限制。“分+NP”存在同形异义的情况。东汉以后“分”的语义、语法特征发生了变化。

长江学术杂志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散文中的列锦及其审美追求113-121

摘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在现代受其他文体的交互影响以及西方文学创作审美意识的影响,创作方法与写作技巧都有了迥异于中国古代散文的方面。仅以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来说,古代的散文创作中几乎没有列锦文本的建构,但现代散文中不仅正文中有列锦文本的建构,而且标题上也有;不仅古代诗词曲中已经有的列锦结构形式在现代散文中有所继承运用,而且现代诗中新创造的列锦新形式也在现代散文中被吸收。因此,现代散文中的列锦文本的建构虽然不是很普遍,但形式却丰富多彩,在审美情趣方面有自己的追求。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122-128

摘要:与英语类中型语文词典相比,汉语类中型语文词典中100核心词的义项精细度过于粗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词典的编纂者乃至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学者忽视了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研究现代汉语100核心词乃至更多常用词的义项分布,从而导致汉语词典中常用词的义项存在收录不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