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长江学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Yangtze River Academic

  • 42-1754/H 国内刊号
  • 1673-9221 国际刊号
  • 0.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长江学术是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长江学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者与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外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汉语研究、文献·考据_《古音汇纂》研究专题

长江学术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长江学术杂志文学演讲录
“工农兵小说”:通俗外观下的生活隐喻——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说起5-14

摘要:在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中,《小二黑结婚》并不是一部“为政治服务”的样板之作.那些绵密的细节描写,作家对其讽喻色彩浓淡的把握,基层乡土社会人士对社会转型期微妙的感受,以及这感受所包含的生活隐喻,均有别于“工农兵小说”所倡导的政治品格.而赵树理对人物焦点的细致叙述和对写实小说现代含义的深入理解,也造成了理论界对其作品的某种政治误读.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当我们承认理论概念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因果性,并用这些概念来讲述现当代文学史的话,那么叙述就再也无法囊括和解释作品的多元性、差异性与增殖性.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新思考15-20

摘要: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什么缺少众望所归、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得到广大学生认可的具有经典意义的教科书?当代文学史写作如何突出“问题意识”、“文化底蕴”、“文学品格”?如何写出富有智慧性、趣味性的当代文学史?面对“90后”青年学生了解新思潮的迫切需求,当代文学教材是否应该增加“校园文学”、“网络文学”、“80后文学”等新内容?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郑振铎早期的文学功能观与立普斯“移情”理论的关联21-26

摘要:郑振铎五四时期认为文学具有“通人类的情感之邮”的能力.这种文学功能观受到美国社会学家吉丁斯“同类意识”理论的影响,也跟美学家立普斯“移情”理论有关联.后者既让郑振铎坚信人类“同类意识”的存在,又让他认识到文学表现的应为人类的高贵情感,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人道主义倡导者之一.

长江学术杂志古代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
话本小说中的“东京”27-39

摘要:“东京”(开封)是宋元话本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完整呈现都市风貌的城市.在宋元话本小说中,以东京为背景或有关的作品自成系列.东京在话本小说叙事中具有特殊的时空意义:作为背景的东京与一个个特定的时空相联系,这些时空背景有助于小说情节的安排展开与人物的描写.由于不同体式的小说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即使同样以东京为背景的小说,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与史料及文言小说相比,话本小说对东京的描写也有所不足.宋元话本小说共同构成的东京形象,超越了此前小说对任何城市的描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宋元时期文学变迁的进程.随着北宋政权的南迁,东京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经济发展也逊色于东南其他城市,其都市形象才逐渐淡出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都市文化视阈中雅俗两种审美倾向的交汇与融合——以宋元话本中的词为例40-48

摘要:本文以程毅中先生所辑《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为依据,对现存比较可靠的宋元话本中的词进行分类排比,认为词之入“话(本)”,类似于诗歌创作中的“以诗为词”,有开拓境界、提升格调之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雅入俗,以雅化俗.雅俗两种文化倾向在话本中的交汇与融合,正显示了包括士大夫在内的都市文化的多元形态,以及市民阶层对雅文化的崇拜与向往.

宋代城市的演艺场所与文人之参与——从瓦市勾栏、酒楼茶肆谈起49-58

摘要:宋代城市繁荣,演艺场所发达.瓦市勾栏在北宋兴起,酒楼、茶肆日益兴隆.它们在营业环境、观众、经营内容、演出项目等方面各有异同,各自的发展水平也有差畀.而在这些演艺场所中,文人缙绅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他们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对娱乐的风尚有着引导的作用.

长江学术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莎士比亚《奥瑟罗》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观59-64

摘要:通过详尽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剧威尼斯和塞浦路斯岛的地理象征意义,论者发现文艺复兴悲剧中的“悲剧的温床”植根于人面对残酷的世界所产生的孤绝感.威尼斯城邦是“政府、理性、法律和社会和谐”的最高体现,而塞浦路斯则代表着“彼此相食的野蛮部落”的心理状态.因此,镇守塞浦路斯岛的奥瑟罗,远离理智冷静的威尼斯,失去可以傍依的道德框架,陷入彻底孤立的状态,走向自己的对立.借由对奥瑟罗这个悲剧中的人的塑造,莎士比亚背离了希腊悲剧的范式,超越了他的时代所流行的塞内加式悲剧,重新定义了悲剧性.

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理路65-72

摘要:当代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布鲁姆投身浪漫主义诗歌批评,在与T.S.艾略特及其新批评追随者们的抗辩中,坚持并重新阐释浪漫主义传统,强调浪漫主义诗歌创造所倚赖的自我中心主义,初步显露出自己个人化的诗学旨趣;第二阶段,布鲁姆从诗歌批评迈向诗歌理论建构,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影响诗学,深刻阐扬个人与传统之间存在的“影响的焦虑”图式,其中特别强调了自我与时间的对抗;第三阶段,布鲁姆介入时下文学经典论争,展开自己独特的正典批评思路,着重关注“正典形成”问题,将正典的创造阐释为诗人追求自我正典化的审美强力角逐,并流露出自己作为强力批评家的正典身份期许.纵览布鲁姆的文学批评历程,他始终坚持密切追踪文学作者、读者、批评家三者在文本实践中的自我角色发挥,这样一条理路内在地统一了他的文学批评整体.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影射现象72-72

摘要:在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影射是一种重要文学现象。从鲁迅《故事新编》到宗璞的《东藏记》等许多作品都可读出影射的内容。

长江学术杂志文学理论研究
中西接受思想的同质与异趣——“赋诗言志”、“以意逆志”与西方文学接受理论的比较73-78

摘要:中西思想家对读者作用的重视、对本文意义产生机制的思考、对文学美学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强调都体现出文学的共同规律.而中西接受思想在作者与作品关系、本文意义建构方式及理论价值取向等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本文力图在对话关系中揭示两种思想之间的同质性、差异性及其文化渊源.

心灵狂想与独特的气场——电影《陆上行舟》的双重意志叙事79-83

摘要:维纳.赫尔措格拍摄的《陆上行舟》,描述了一段疯狂的梦想的旅程,表现了某种心灵的狂想,由此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延伸.《陆上行舟》的拍摄过程、场面调度与影片主人公菲茨卡拉多欲在秘鲁建一座歌剧院并邀请他喜爱的演员来歌剧院演出而做出的心灵努力之间,形成了某种双重意志.《陆上行舟》的场面调度表现出独特的气场和现场感,塑造了某种“走向震慑人心的影像”,体现出某种强烈的风格化特征.《陆上行舟》以心灵狂想、双重意志叙事、独特的气场与现场感,对电影本质的“电影化存在”做了独特的阐释,由此成为德国新电影的重要代表性作品.

长江学术杂志古汉语研究
语音美学建构刍议84-89

摘要:本文明确提出了“语音美学”这一概念,认为它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对其建立背景、性质、特点和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同时还阐述了该学科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功效,指出它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殷周金文“蔑历”的语法结构和意义90-93

摘要:殷商西周金文中的“蔑历”基本用于被动式,在主动式中则一般为“蔑某历”.“蔑某历”的语法结构是“VP·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而“蔑历”的语法结构是"VP.直接宾语”.“蔑”跟“赐”、“赏”的用法类似,意思是“赏赐”.“历”是一个名词,只能在句中充任宾语,它由“屏”、“甘”二字组成,意思是“佳肴”.因此,“蔑历”的意思就是“赏赐佳肴”.

姚秦译经与同期中土文献疑问词之比较研究94-99

摘要:姚泰译经中疑问词的使用与同期中土文献相比较,既有一致之处,亦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其一致处在于,二者都共同体现出中古语法承旧启新的新风貌.其特性则体现为:承旧方面,译经比之中土文献,更少使用萎缩消亡中的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的使用不如中土文献丰富;启新方面,译经中新兴疑问代词“云何”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中土文献,且语法功能更为完备,由此造成其它“何”系疑问代词受到挤压而较少使用,此外,各疑问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也都高于中土文献.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二:一是译经乃翻译文本,其语言使用受原典与翻译者水平的双重制约;二是译经的口语程度更高.

金代两种诸宫调释词四则100-103

摘要:解释疑难词语是近代汉语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两种诸宫调的词语考释方面,前贤时彦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仍有一些释义未详或欠完备的词语,如“坎”“麻糖”“冒扫”“皱搜”,文中对这四个词的解释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长江学术杂志现代汉语研究
“UGS”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模块式培养模式探索104-109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UGS"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四大板块组成,即“U-储备”板块、“G-政府”板块、“S-海外实践”板块和“T-考核”板块.每一板块又包括不同的模块.“U-储备”板块包括: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技能模块;“G-政府”板块包括:直管模块和非直管模块;“S-海外实践”板块包括:海外实习基地建立模块、出国前培训模块、实习管理制度建立模块和实习评估模块;"T-考核”板块包括:动态考核模块和静态考核模块.这种"UGS”视域下的模块式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国外中小学汉语师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汉语国际教育服务.

汉语方言“没1”类和“没2”类否定词的形式关系110-113

摘要:否定词“没”在普通话里是个兼做副词(“没1”)和动词(“没2”)的兼类词.方言中普遍存在对应于普通话“没1”和“没2”的否定形式——“没1”类词和“没2”类词.本文通过比较,揭示方言中“没1”类词和“没2”类词之间的形式关系.

长江学术杂志文献·考据
《可洪音义》引“说文”考114-120

摘要:《可洪音义》中提到“说文”250次左右,一般认为指的是《说文解字》,并有学者试图据此校正今本《说文》.然而,经过考证,我们发现可洪所引“说文”资料来源多样,具体所指如下:一、《说文解字》;二、其它字韵书释文;三、经文原文;四、经文夹注.此外,还有一些来源不明.